摆地摊与写博客
文章来源: 蓝山清风2023-06-24 02:23:28

悉尼有个著名的弗莱明顿派迪大市场(Paddy's Market Flemington),从星期五上午开始的整个周末,一个拥有足球场这么大的室内仓库,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小摊小贩,一辆面包车,几张旧门板,几只破萝筐,还有自家多余的东西,开始了他们周末的营生。我刚来悉尼,经常光顾这个周末大集市,一来这里东西品种繁多,有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海鲜、粮油、坚果、花木、服装、玩具、家俱、餐具、电器,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可以说光顾这里一次,一周的生活可以安枕无忧。二来这里的东西特别便宜,尤其临近闭市打烊的时候,有些东西简直是半卖半送(限于蔬果类),所以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刚来的穷学生。

 

集市上的小摊贩成百上千,他们各显神通,在自家摊位上摆满各种各样的商品,到处都能听到他们声嘶力竭的叫卖声"Dollar! Dollar…… ",周末逛集市的人非常多,高峰时段连走路都很困难。第一次来这里,我们就像进入一个纷乱嘈杂的大迷宫,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更别提各式琳琅满目的商品,反正觉得什么东西新鲜,成色不错,价格便宜,自己又需要的,便毫不犹豫掏钱去买,毕竟这里的价格要比超市便宜一大截。然而时间一久,同去的女生渐渐看出了些门道。有些摊贩前门庭若市,连走路的通道都堵得水泄不通,有些摊贩门可罗雀,一副惨淡的样子。热闹的摊位只有依靠我们男生往里挤,买完之后,一看手里的东西真不错,顿时觉得这一进一出所花的力气划得来。买过几次之后,我们便成了常客。这些摊位售卖的蔬菜水果不但新鲜,价格也十分实惠。更重要的是摊主热心诚恳,见到我们一群留学生总是笑容相迎,利让三分。有一次空闲的时候,那里的一位卖菜的大姐告诉我们,她刚来的时候也十分辛苦,推己及人,自然对我们多加照顾,顿时让我们感动万分。

 

当然女孩子总是多留个心眼,她们觉得来这里先要在各处转转,了解一下价格,这样才不会吃亏上当。于是我们提前半个小时到达集市,先在各处巡视一遍,兜里钱少,货比三家,刚来的留学生都这样,但干了几次之后,觉得为了节省几块钱而大费周章去比价一番,费时费力,相当的不值,更主要的是比来比去,也不见得比门庭若市的那些摊位来的价廉物美。有的时候,为了贪图便宜买了一大堆东西回来,却发现货不对板,还徒增不少的烦恼。有一次,我们为了省事,在集市的大门口买了一箱苹果,兴高采烈的搬回家,扒开上面一层光鲜可人的苹果,里面都是些个小的,个烂的,再往下扒还是这样,一箱苹果看得上眼的没几个。买回家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市场上找那个摊主,只能自认倒霉。到了下个星期六,我们-行人又去了那家摊位,同行的女生先挑上一箱苹果,接着把上面几个苹果拿开,还没看到下层是什么东西,就给摊主当头臭骂一顿,几个室友接着跟她论理上周的遭遇,她却顾左右而言它,一副不爱搭理的样子,后来索性不理我们,去招呼别的客人,这无关紧要,旁边摊位的小贩自然代她上阵,结局当然是我们初来乍到的穷学生知难而退。以后去周末集市我们直接就冲着这几个诚实可靠的摊位,三下五除二便把一周的生活所需都搞定,省钱,省事,又省时间。集市就是个小社会,什么样的摊主你都可能会碰上,但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毕竟很少,不知道这些人回家数钱的时候,内心作何感受。

 

这段往事已过去三十四个年头,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前二天,浏览文学城的博客精选,不禁又让我联想起这段往事,眼前的文城博主们同我印象中的那些集市上的摊主混在了一起,这里所指的不是把他们的形象混在一起,而是把他们所扮的角色混为了一体。其实认真想一想,这二者之间还真区别不大,只是推销的东西不同罢了。

 

海外中文平台的写手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虽然每个人写的目的各有不同,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当然我不是去探讨写博的目的,而是剖析一下我自己写博的感受。

 

关于写博我对别人没啥要求,只要写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都行,题材大到宇宙探险,小至种花种菜都能让人受教于博。只是对我自己有几个标准。其一,首先写博是写给自己看的,只有从我开始,从"心"出发,才会认认真真的去写,至于上不上精选,小编认为这篇博文有推广的必要,那是对我的一次褒奖,多了一个与博友们互动交流的机会。没上精选也无妨,看着自己码出来又端不上台面的文章,心里同样开心无比,我喜欢码字的过程,求证思考,遣词造句,琢磨意境,择选相片,最近又迷上了选取音乐,写的不亦乐乎。码字结束,心情像是被载到了云端,"乘化随舒倦,无心任始终"真是自在惬意。

 

其二,我认为写博客纯粹是个人爱好,在纷纷扰扰红尘中,可以渲泻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人过中年,心里有个阀门开关所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除此之外,人老了以后,不想再提笔动脑,还可以拿出来翻看那些带有时间印迹的轻狂文字,那些老不更事的评论,那些没有答案的争论,在时间的流转中显得多么的幼稚可笑。我不认为写博文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个有着基本文字能力的人都可以写作,至于写的怎样,别人是否欣赏?这些都无关宏旨,只要自己喜欢就行。有人太看重自己这个博主的头衔,总以为别人是来拜读我的文章。这么一来便产生一条宾主的界线,界线这边是读者,界线的那边是自以为是的博主,骄横自大的心态表露无疑。其实大家来这个平台图的就是一乐,外加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博友"笑谈家国天下事,共享春花秋月时",相互学习,彼此欣赏,岂不快哉!

 

其三:写博需要认真,这是文城写手们的共识,但如何诠释"认真"二字,大家似乎又有很多的不同。我认为认真并不是为了要完全消灭错字、别字和文理不通的病句,而是要不口出恶言,不口出狂语;不是为了不犯错,不出丑,而是要做到不作假;不是为了不写违反常识的话,而是要做到不说违背良知的话。反过来讲作假,昧着良心说话,心里肯定没有"认真"二字,这样的人所讲的"认真"只是用来塘塞别人质疑的一块挡箭牌,一块遮羞布。一个人年届不惑,"守正为心"应该成为余生的第一要务,而守正的前提恰恰是"认真"二字。

 

在我看来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的都是可读之作,都有学习欣赏的价值,因为真实才会带来美感,在美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又可提升自己的境界。对于相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理解力不一样,当然论述和留言会有不同的角度,见解也有深浅之分。尊重他人,才能分享你的精彩,而懂得分享,就会更多的包容他人。

 

包容大度不是和稀泥,对一些奴性之媚,造假之丑,人性之恶,不应心存大度。大家聚在一起可以风花雪月,但在真假的议题上要用诚实秉笔直书;大家可以一团和气,但在善恶的天平上要让慈悲成为仲裁的法码;大家可以互谦互让,但在美丑的分际上要用良知来固守底线。与假恶丑和稀泥是对"认真"的背叛,更是人生的一大败绩。

 

这人生,这世界,自己有时也难以明辩是非,哪还有余力给别人答疑解惑?所以我的文字都是些自己内心的独白,思考的涟漪,仅供谈助,不作劝世,更不做人生导师,见过很多的人自视过高,守不住这条底线,结果认真写就变成敷衍的写,违心的写,造假的写,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

 

 

逛文城的人与逛集市的人心理上大致差不多,有的人先看文章的标题,对眼合意的点击打开,读上一篇,不合意的则另挑一篇,如同在随意挑选集市里的商品一样。有的人专挑评论多的文章来读,就像是专挑挤破头的摊位买热门货一样,这也是一种选读博文的方法。更多的是找与自己趣味相投,观点相似的博文来欣赏,你还能与那些热心的大哥、大姐、小弟、小妹们聊上几句,混熟了还能问上几句悄悄话,如果遇到什么人生难题,热心献计献策的大有人在,过去人们讲"远亲不如近邻",现在应改写为"远邻胜似近亲","近亲三年无音讯,远邻天天云聊天",这世道真是变得越来越有趣。当然你也会碰到那些造假的博主,洗地的马甲,就像我初来乍到所遇到的经历,但你可以避之若浼的绕着走,甚至还可以回敬她们几句。

 

文城的小编们有点像市场上管理员,她(他)可以决定你的摊位是靠近进出显眼的大门口,还是一个没人光顾的地方随意摆摊,他们有授与你"热门摊主"雅号的权力,像是市府授与"荣誉市民"一样,面对市场上成千上万种的商品,仅凭他们几双火眼金睛根本忙不过来,也确实够辛苦的。

 

最不济的还是我们这些博客写手,一篇博文码字少则上百,多则数千,洋洋洒洒,在题材的选择上更是费尽心思,五花八门的都有。写出来的文章就像集市里挂出来的商品任人挑选,任意评头论足,不仅如此,有些博主还得上茶陪坐,喝茶聊天,面对纷至沓来的留言,好言好语,有问必答,劳心费神,我对于那些谦虚有礼知性优雅的博主们心存由衷的佩服。当然还有很多不走运的博主码字累得个半死,几千字下来却只得了仨瓜两枣,远不如别人一健上千,上万的"批发零售",她们才是博客写手里的"佼佼者",城门一开,立刻闪亮了城头,然而风光的背后,还得赔上名誉的代价。有时我真不明白即然点击率又不能变现,无法充实自己的荷包,又何苦要顶着这个骂名而乐此不疲。大集市里的摊贩们是无利不起早,而造假的博主又图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