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2020最大的"礼物"
文章来源: 蓝山清风2020-11-22 00:49:19

 


如果做一项民意调查,你在2020年收获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假新闻无疑拔得头彩,原因有二:首先,庚子年不太平,多事之秋给了假新闻一个难得的传播平台。世事难料,人们的不安全感增加,也燃起了急欲寻找答案的渴求。假新闻借着社会焦虑和恐惧情绪,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其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公众人物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使得假新闻有了源源不断素材和来源。二者叠加,使得我们每天不得不面对假新闻的滋扰,没有片刻的安宁,除非你远离网络世界,但现代人又有几个有这么大的定力?

什么是假新闻?以利益为目的,用各种方法故意编造、传播不实资讯和虚假故事来误导民众,让子虚乌有的东西来影响民意,这就是假新闻。有些人把他所不喜欢的东西一概斥责为"假新闻",这是对词汇的滥用,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从年初开始,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人类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围绕着病毒起源,防疫措施,治疗方法,疫苗研制的争论如火山般的爆发,有关疫情的假新闻同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每个角落,每天都如影随形地尾随着我们,几乎人人都听过,信过,传过假新闻,其影响和阵势颇为壮观,至今记忆犹新。年未的美国大选,假新闻,阴谋论也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自媒体,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这些海量的假新闻,除了扰乱人心之外,也让美国的民主选举受创,很多人会质疑民主制度本身,而不去追究假新闻的来源,让这些传播者付上代价。

"流言止于智者",这句话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受到挑战,有一顶研究表明,假新闻的传播与人的受教育程度无关。如今,许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也加入制造和传播假新闻的行列,让各科谣言插上飞翔的翅膀,满世界乱飞。追求事情的真相本属人类天性,它与个人成长环境,以及与身俱来的自恋心理有关,但不管什么原因,其结果都是急于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尤其在纷乱的环境中,不管这个答案有多么的谎谬,多么的牵强附会。在新冠疫情的早期阶段,就出现过"病毒会在夏天自然而然的消失"这样不负责任的假新闻,而且是来自国家决策者的口中,许多民众对此深信不疑,虚假资讯从上到下被无限放大,广泛传播,给普通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极大的风险,人们至今还未从这种风险中走出来。11月的美国大选,假新闻,阴谋论又一次大规模出现,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上个星期,有则美军突袭德国法兰克福西班牙软件公司Scytl,并没收了其Dominion服务器,查获了大量选举舞弊的直接证据的假新闻在中文网络盛行,一些自媒体还绘声绘色地描述完美的故事情节。"美军突袭……"这样的标题就十分的惊悚,加上有画面感的故事细节,让人产生极高的"认知流畅度"(Cognitive Fluency)再加上对大选公正性的怀疑,虚假事实与人的认知完全契合,让特定群体的受众深信不疑。事后,美国陆军不得不出面辟谣,Scytl公司发表声明,目前该公司在法兰克福根本没有办事处,也沒有服务器。这则假新闻在事实面前立刻遁形无踪。这是比较大的谣言,各方不得不出面来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但不幸的是没有被辟谣的假新闻多如牛毛,只能靠自己的鉴别能力来判断,人的判断力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决非只发生在信息封闭的古代,它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

大选已经落幕,社交媒体还是热闹非凡,假新闻,阴谋论非但没有减少,更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上次大选的胜者现在沦为败选一方,但二边的人马都没有偃旗息鼓的打算,针锋相对,隔空互呛。今次轮到了左边(反川)的人嘲讽右边(拥川)的人输了沒风度,而右边的人也搬出一系列子虚乌有的指控。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极右冀人士更喜欢转发假新闻,传播阴谋论,此话有没有道理,大家应该有个判断。对大选有争议并不奇怪,令人不解是败选一方到处散布的各类指控,而这些指控在法庭上都不能成为呈堂证供被法官所接纳,显然都是些缺乏证据的虚假之词。民主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有人会在意个人的投票立场,无论你选择左还是右。但是尊重选举过程,尊重选民意愿,尊重大选结果,政权有序转移,是200多年美国民主选举的基石,离开了这一点,民主选举无疑沦为走过场的笑话。

假东西人人痛恨,唯有假新闻许多人颇为喜欢,就像人们喜欢看热闹一样,层出不穷的假新闻会让人乐此不疲。有人深受中国宫廷政治的影响,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用阴谋论的思维去判断事情的真伪,假新闻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有些自媒体唯恐奇闻假的不够彻底,还要添油加醋地加入惊悚的标题,离奇的情节,以达到吸人眼球的目的,提高会员的订阅量,其结果,反而吓跑了许多理性的观众。为了巩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唯有更加努力取宠特定的群体。走入了拉低底线,传播谣言,哗众取宠,赔上信誉的死循环。这一循环与其说是为了一已之私,不如说是在试图动摇美国的民主根基,从这点上来看,散布假消息的自媒体同贩买假商品的街头小贩又有多少区别呢?有些人没有新的假新闻,就把已被揭穿的旧闻重新拿来翻炒一下,反正没有了热闹可看,整天无所寄托地生活,心里也闷的慌。浏览英文的主流媒体,败选者几无翻盘可能,反过来再看中文媒体,感觉明天就能反败为胜,真是南辕北辙,各说各的,是英文媒体"逗你玩"?还是中文媒体愚弄读者?琢磨一下,眼界会宽些。有些网站不仅不去传播真相,反而沦为败选一方的打手;有些自媒体护"主"(严格说并不是他们的主子)心切,眼看大势所趋,还在大力的造谣生事,每天都有新证据,新说法,每天都有翻盘的新希望,眼看选举结果认证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不知他们怎样自圆其说?或许再抛出更为惊悚的阴谋论,在"阴谋论"的掩护之下撤退,反正他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问题,永远错在他人。

不要以为假新闻无关宏旨,这是在漠视它的威胁,低估了它的危害,最终会让整个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试想一下,一个国家如果阶层对立,社会分化,真相被掩盖,谣言满天飞,阴谋论主导话语体系,那么这个社会已经远远偏离了一个正常的社会,说是病入膏肓一点不为过。

语言大师王力在散文《劝菜》一文中讲了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问一个中国人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二十四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真的吗?”那中国人说:"是真的。"那外国人说:"菜太远了,筷子怎么夹得着呢?"那中国说"我们有一种三尺来长的筷子。"那外国说:"用那三尺来长的筷子,夹得着是不成问题了,怎么弯得转来把菜送到嘴里去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是互相帮助,你夹给我吃,我夹给你吃的啊!"中国人的协作精神不但体现在饭桌上,同样也表现在分享网络信息上。你发一篇文章给我,我发一个视频回复你,你来我往的好生热闹,就像饭桌上的食客相互夹菜一般。其实每个人所需要的东西都不同,有人偏爱川菜,也有人喜欢广帮;有人偏重于时事政治,有人更乐意看些生活类的信息。我发给你的视频,你不一定喜欢。你给我的文章,我不一定受用,但有人可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总以为自己所喜欢的,所关注的,别人也该如此,气味相投同样适用于虚拟对象。殊不知,这种強加于人做法,往往使对方不胜其烦,最后拉黑、退群了之。很多网站都是为了寻求共同的观点,固化相同的立场,给特定群体"喂食"假新闻,阴谋论,现在反而是受众越来越少,大家视其毒药,避之若浼。当人整天"进食"假新闻,阴谋论的阴影就会遮住你的视角,只注重叙事,忽略事实的假新闻就会大行其道;当认知充满了个人偏见,很难保证其判断的公正性。

这个社会,精英与精英之间,精英与百姓之间,百姓与百姓之间,大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去解读社会上的人和事,得出的结论南辕北辙一点都不为怪。他们之间贫富差距越悬殊,认知差距越大,越给假新闻一个广泛传播的空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分歧大于共识,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国与国之间对事情的判断、拿捏、立场存在着诸多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而缺乏真相就会为假新闻开启了一扇放便之门。所以还原真相是解决分歧的第一步,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步。我们生活在充满未知的世界里,任何真理都难免渗入杂音,从这点上来说,杜绝假新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眼花缭乱,难以应付,自己身在其中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去核查事情的真伪。发过假消息,传过假新闻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要培养的是接受真相的勇气,这是人生的必备功课。真相不管你相信与否,它总是客观存在的,假装看不见是一种鸵鸟心态;有意掩饰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故意捏造更是一种不齿的行为。拥抱事实是拒绝假新闻的第一步,唯有这一步跨的坚实,多彩的世界会随之呈现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