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是有秘诀的
文章来源: 陪读妈妈de大美生活2020-02-25 03:17:20

在19世纪医学界有两样很重要的发现,一个是麻醉,一个是消毒,而麻醉很快的被普及和应用,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华佗就在研究麻沸散,人们对于如何止疼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消毒的工作在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代价之后才开始被重视,一个意大利的医生对于产妇死亡率高提出了问题出在医生不洗手的习惯上,却被大家当作精神病的言论,为何人们对于麻醉更重视呢,因为麻醉所解决的问题是可见的,而消毒的作用并不是肉眼可见的,逐渐的这些不可见的就会被人们忽略,会形成思想的停滞,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中,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常见,当家长发现自己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产生差距的时候,通常是上学之后,而被忽视的阶段是孩子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时候,看起来孩子之间没有差距的时候,其实距离已经逐渐被拉开了。

《父母的语言》是一本被五千本学术期刊转载的教育学术研究,书中提出孩子三岁之前最大的教养方面的差距不在于态度、物质条件、而在于父母和孩子所说的词汇量。又有多少家庭会重视对如此小的孩子说多少词汇量,更不会意识到父母的语言才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所以,在陪伴教育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忽视很多看不到明显收益但实则非常关键的细节。教育心理学上曾指出,就陪伴来说,质量的重要性要远超于数量。

如果给予了孩子很多陪伴时光,甚至觉得牺牲掉了自己的全部生活,结果孩子性格仍有很大的不良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给予了低质量的陪伴。比如边带孩子边玩手机,或者陪在孩子身边却做着自己的事情。

那么,要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美术宝1对1与您一起探索高质量陪伴的窍门。

哈佛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建议:在以下这些关键时间,父母要放下私事,与孩子好好相处:

1. 在去学校的路上

2. 接孩子放学的时候

3. 孩子从学校回到家的时候

4. 当家长下班回到家时

5. 晚饭时间

6. 睡前时间

这些时光,并不需要每一个都占。但至少,要保证有2-3个关键时刻全身心地与孩子相处。

那么,在这些关键时刻里,家长具体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全身心陪伴呢?

1.在去学校的路上,要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指出,在去学校的路上,大部分孩子都会伴有焦虑的表现,比如他会设想:“今天老师会突击抽查我的课业情况吗?”“在学校能和同学相处融洽吗?”如果此时你总是拿起手机忙个不停,孩子就没有机会向你表达,而且他们会觉得你对他漠不关心,从而更加焦虑和失望。因此,在去学校路上的这段小小时光,父母们应该停下自己的私事,关注孩子的变化,和孩子闲聊一番,帮助他放松情绪。

2.接孩子放学的时候,要关注且耐心倾听

接孩子放学与送孩子上学同理。更关键的是,一天的学校生活,多少发生了一些让他或悲伤或高兴的事情。当他第一眼看到爸爸妈妈时,他是非常希望将所遇到的事情告诉你,并得到你的理解或安慰。所以,接孩子放学后,请将所有的私事按下暂停键,把放学回家的这段小时光留给他。

3.孩子从学校回到家,要让他出去玩

哈佛心理学家斯坦纳•阿黛尔认为,孩子回到家后先吃点零食,然后家长陪着孩子去外面玩、做游戏、散步、运动,是非常高质量的陪伴。

4.当家长下班回到家时,要给予拥抱

一天没见,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回来,内心是十分开心且希望被关注的。所以,这是你拥抱他、亲吻他,可以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和在意。这一个拥抱的动作,可以弥补你这一整天没有陪伴他的缺憾。

5.晚饭时间,听孩子的趣事,也可分享自己的趣事

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Vincent James Strickler,和David A. Dayton博士的家庭教育之道曾提到,和孩子一起共进晚餐是最高效、最有意义的陪伴。期间,一家人其乐融融,互相分享发生在身边的趣事,会让亲子感情流动,让彼此更加了解,也更加相亲相爱。

6.睡觉时间,陪孩子阅读,或聊天

睡前半小时,建议家长们可以陪孩子阅读绘本故事,或者彼此聊天。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分析,孩子在夜晚入睡前,对父母会有一种天然的需求,利用好这个时间段,亲子感情质量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