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兴 Thomas Yee Hing Lau (9)
文章来源: mungji2023-03-02 10:50:17

附件 :覆鬼谷雄风

谢谢长期关注!

先说有关早期华人赌博,这有待日后在早期华人生活系列中陈述。而雪梨唐人街的发展也另有系列说明,这是因为唐人街从岩石区的点开始萌芽,且如拨水般向现在的中央火车站﹑亚历山大成扇形发展,最终仅归于现时的两三条街的小规模,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垂直线中也没能间接反映国内的经济发展,横向线也没有看出它与其它国家华人社区有甚么联系。

关于早期华商,不单是安昌号,甚而其它主要的华商资料要整理成系统,则困难重重。以安昌为例,基本上很难找到他的股东组织,这或许在澳洲政府某个部门的尘封档案中(然仅限于某个时段,而根本反映不出他的变化);至今仍找不到有关安昌经营时的照片,因为可以从照片中大略看到安昌经营物品的范围和销售人员的配置,并从他进口类别和范围,约略计算其年毛利(梅光达的资料略为简单,仍需作进一步的统计和研究)。

要进一步理解雪梨华人社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大的数据库来分析研究。可惜的是我并非学习历史专业的人,搜集早期澳洲华人资料的时间也短。自2004年在国内一些网站(例如“诗梦”)偶然开始笔耕,初时是写一些感悟,并没有在早期澳洲华人资料上下功夫。2007年在海南的一个论坛上写了一篇“反思我的移民路”,被转载的更多的网站后一直在回复并介绍澳洲的情况,这在后来才涉足澳洲的华人历史。之后停笔了一段时间,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就越来越胡涂,极多专着几乎是“政治正确”;偶然机会在纽省图书馆看到早期澳洲的华人报纸PDF版,之后就一发不下收拾,绝大部份的时间都放进去了。

国内大概因维稳的需要,海外能发文的机会越来越少,故而才转到文学城开博。无论之前或以后所写,都是仅希望还原一些早期澳洲华人的历史供有兴趣的网友或研究者参考。

说回您提及的“刘堂欢”,他在雪梨期间似乎不大活泼,无论是各种捐款或华商招股都很难看到他的出现,更不用说参与社团了。假如日后能找到他的资料时再写吧。

想写的东西太多,愿上天能多给我一些时间,不至于留下太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