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作文《月亮女士》
文章来源: 鲁迅九2019-09-14 10:31:42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时节,乾坤朗朗,皓月当空,圆而又大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华各个地方的人们纷纷向四面八方奔走,去看望自己的亲人和父母。这是多么喜庆的时刻!

本来很喜庆的日子,却有人在此刻写文,为这中华的佳节蒙上重重的阴影,搅乱了人们的好心情。此人的文章题为《月亮女士》。

《月亮女士》以一句“中秋节,无秋意.” 开场,我看到这句话,顿感节日气氛全无。中秋节,无秋意,那就是说,中秋的团聚的气氛对《月亮女士》的作者不适合,或许作者在蒙受着某种不幸?我们继续读文,就知道了。

作者接下来就说:“忙乱了一周,下午准备早些下班回家。起身收拾书包,惊见窗外天空如墨。风骤起,枝抖叶颤树弯腰。暴雨落,敲击地面,噼里啪啦。 狂风扫雨,水花飞溅。”

作者提到书包,让我不禁地联想到作者是个学生,那么是个小学,或中学生吗?作者再没有个交代。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断片”了。还不算完,作者又写出了天空乌云压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让大树都弯了腰。这是多少级的飓风?不会是 Dorian又回来吧?大雨随风而下,如倾倒盆水一样,水花四溅。这到底是什么场景?作者想用此景说明什么?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这样的场景都预示着灾难的来临。在中秋时节,写出预示灾难的文笔,实属大逆不道。

接下来,作者说:“秋天了,天公还在闹着夏天的脾气,完全无视人类刻意划分的季节,似乎是在提醒人们,它才是万物之主。天神无情,全然不顾小女子似箭的归心。”

刚刚还是猛烈的风雨交加,现在,作者说起话来,好像是已雨过天晴,风和日丽了。在这个中间变化期间,发生了什么,作者是否经历了不幸,根本没有交代,又断片了。不交代,可以,但是,作者又开始发表主观的谬论,说这季节是人类刻意划分的,有悖于万物之主的意志。这可是胡说八道,该交代的没交代,不该说的满嘴跑火车。

这季节的划分完全是根据天文观测得到的结论,是万物之主定下的规律,而不是人类的刻意划分。

作者说,在这风雨中,她作为一个小女子归心似箭。那么,她要归到哪里呢?作者交代:“紧赶慢赶,终于在度假之前将工作上的一些事安排妥当。先去中国看望母亲,然后迎接女儿回家。周末还要去一趟华人超市,买盒月饼留给女儿。”

读了她的文字,感觉这小女“了得”。她先去中国看母亲,再马上回美国来接女儿,让我感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小女子眼里就相当于一城的城东和城西的关系,瞬间就到,在一日间完成,这速度比火箭还快。我还以为这小女子所写的是科幻风格的哪。

作者又说:“美国生长的孩子对华人节日的兴趣在于美食,中秋是月饼节。嫦娥仙女她们是知道的,中文课本里读过,可是总也记不住她那难写的中文名。于是,月亮女士(The Moon Lady)就成了月宫仙子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这个作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和那些老外是一样的,单纯。中秋不是月饼节,而是用月饼这个甜点象征着圆月,是为了庆祝中秋节日,而不是庆祝月饼大丰收。如果像庆祝丰收的丰收节一样,庆祝月饼的丰收,那才叫月饼节。

她说她女儿记不住“嫦娥”二字,所以,将“嫦娥”改成含有四个字的“月亮女士”,并说这样才能记住。这太奇怪了!如果一个人对一个字记不住,但是,却可以一下记住四个字,甚至一百字,这难道不奇怪吗?

作者接着说:“东方神话中的女子得了个西洋名,少了几分广寒宫的仙气,多了些人间的温情。名称意境的差异,来自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作者把中华文化中的嫦娥给改成了有四个字的名字,这哪是维护中华文化,而纯是在破坏中华文化,这比当年砸孔庙还恶劣。中华发射的月球登陆器就是以“嫦娥”命名的,嫦娥将中华五千年的梦想终于带到了月球上,这是我们的骄傲。“嫦娥”就是中华自盘古开天地以来的奔月梦想的代名词,竟然在此被一个小女子给篡改了,而且改得还是那么地理直气壮,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粉丝前去捧场,这是华人界的悲哀。

作者将嫦娥改成四个字的名字,或许,她还要改成也是四个字的“小鹿纯子”,改成日本人的名字,还说这样可以去除仙气,多点人间温情。请小女子别忘了,当年的文革的破四旧就是打着铲除古代文化的“冷酷”,而要革命的人间火热的结果,意境的差异让这小女子即使来到美国,也是复辟文革之心不死。

作者最后以一段超越正常人的想象和理解力的文字结束文章。作者说:“今夜此地乌云遮天,我心中挂念着故乡的那一轮晧月。很久很久以前,古城的月光下,一个女人轻声慢语地说着嫦娥的故事。她是我的外婆,月亮女士。”

作者在乌云之下,想到了故乡中华的明月,并想起来陈旧的往事。那往事发生在某个中华古城,可能是北京、开封、西安等城。在那里,一个女人给作者讲嫦娥的故事,那是多么美好的童话故事。我很想顺着作者的思绪的文字往下走,但是,很不幸,作者用说明那个说故事的女人的身份结束了文章。作者说那个说故事的女人是她的外婆,是月亮女士。哇!原来作者的外婆是嫦娥!太荒唐!

作者的文字结构松散,逻辑不通,前后矛盾,还搞出笑话,和其热门博主的身份不相配。这还不算完,作者最后还附上moon river 的歌词。虽然歌名中有“月亮”二字,但是,歌词内容和月亮毫无关系,和中秋节更无关系。作者把这歌词附上毫无道理。moon river 歌的内容讲的是人们对美好不懈的追求,而没有讲到月亮。与其附上moon river 的 歌词,不如附上《篱笆、女人和狗》的歌词,这首歌里有月亮。不仅有月亮,还有篱笆、女人和狗。

篱笆女人和狗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
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哟,爹是爹来娘是娘,
麻油灯呵还吱吱地响,点的还是那么丁点亮。
哦,哦,只有那篱笆墙影子咋那么长,
只有那篱笆墙影子咋那么长,
还有那看家的狗叫的叫的叫的叫的咋就这么狂。

星星咋不象那颗星星哟,月亮也不象那个月亮,
河也不是那条河哟,房也不是那座房。
骡子下了个小马驹哟,乌鸡变成了彩凤凰,
麻油灯呵断了油,山村的夜晚咋就这么亮。
哦,哦,只有那篱笆墙影子还那么长,
只有那篱笆墙影子还那么长,
在那墙上边爬满了爬满了豆角秧。

注:引用的《月亮女士》原文用红色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