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的国有化趋势
文章来源: 时不时来看看2023-05-07 20:27:27

美国银行业的国有化趋势

从2023年3月到5月初的短短两个月内,美国排名靠前的三家银行陆续倒闭,他们是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和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在破产之前,这三家银行的总资产加起来近532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25家破产银行的总资产约5260亿美元。这三家银行的倒闭实际上是被国有的联邦储蓄保险集团(FDIC)强制接收的,原因是它们已经无法继续正常营业,也无法提供现金给剩下的储户提现,哪怕金额在FDIC保险规定的25万美元最高限额内。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对银行的信任,FDIC一方面不合常规地宣布即使超过25万美元的储蓄仍然不受影响,另一方面迅速转手把这三家银行的资产贷款和存储余额贱卖给了几家太大而不能倒掉的金融机构,比如最近的第一共和银行贱卖给了JP Morgan Chase(小摩),再由接手的银行提供现金给需要提现的储户。这个做法几乎是FDIC对破产银行的标准操作,比如2008年破产的黎曼兄弟和华盛顿互助银行,乃至2008到2015年间倒闭的超过500个中小规模的区域银行都是这样处理的。

与最近倒闭的这三家银行类似,全美还有数百家地区级的中小银行正在倒闭的路上,根本原因是这些银行过度进行商业地产贷款及购买低利率国债,而直接的导火索加雷管则是2020-2021财政部印刷了近1.6万亿美元发给全美各个家庭及企业,导致通货膨胀急剧攀升,迫使美联储在最近的一年间把利率从接近于0升高到5.25%。这么高的利率使得许多商场关门,商业贷款无法偿还,同时也使得前期的国债赔本,风吹草动让储户耽心存款消失而形成挤兑,导致了这些银行的倒闭或在倒闭的路上。

这些银行的倒闭最受伤的是证券市场持有这些银行股票的投资者,尤其是大机构投资者,他们中不少基金经理用养老金等对这些银行做长线投资。随着这些银行的倒闭,它们股票的市值从2月初的最高约150美元一股(第一共和银行)很快跌到一文不值。其间FDIC明确表示,这些投资者的损失将不会得到任何补偿,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最终只能把因这些银行倒闭而消失的资金转嫁给社会。

另一方面,各个倒闭银行的老板除了不再担任领导职位外,前期高股票价格时搞到手的高额工资及奖金丝毫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他们不对银行的倒闭负重要责任。这个“有功归我有责归FDIC”的不公平游戏规则对各银行的老板而言无疑是包赚不赔的买卖,近十几年来一直大大助长了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银行盈利盈大利,然后给自己加薪加奖金,反正破产了有FDIC接手。他们当中有人甚至在知道银行要破产之前就早早把手上的股票卖掉,确保自己不受大的损失。比如,第一共和银行的老板就涉嫌利用内部消息抛售该银行的股票。

最近巴菲特说的很好:银行本来不应该是高利润的行业。银行最初的确是只赚取存贷差价的,利润很薄,靠长期赚小钱。然而,2000年以来,以黎曼兄弟和华盛顿互助银行为代表的各大金融机构,不但深陷不良次级贷款的泥潭,而且业务也远远地扩展到商品期货交易和做券商等高风险的业务中。虽然2009金融风暴后,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对银行的监管法律,但并未从根本上让银行破产名副其实,首先让老板变得一无所有破掉所有家当,从而杜绝各银行老板尤其是中小规模的区域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业务,这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银行迟早出现排队等破产的尴尬。

由此可见,更多中小银行将倒闭,然后被FDIC没收,再“发给”排名前几名的大银行,从而最终剩下少数几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这实际上是一个美国银行业国有化的过程,尽管破产及并购的过程是由FDIC主导的,名义上那些大银行也仍然私有的。银行业国有化的正名估计也是这次风暴过后的一个大概率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