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好一个人,还是先做好一个中国人? ---- 兼谈爱国
文章来源: 疏影浅斜2020-02-23 05:32:19

拜读了子乔的新博文《中国人和华夏文明的渊源》,了解了这篇博文的写作背景后,我也更加能够理解作者在这篇看似历史论文的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鉴于子乔门前总是熙熙攘攘,我就不锦上添花,在那儿凑热闹了,咱走个后门,在月高风黑之时,潜进自留地来扯两句。

走出国门这二十年来,越发强烈地感到咱们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家国概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仿佛已经镶嵌进了DNA 里。这本不是坏事儿,但同任何事情一样,过于极端化之后就会陷入狭隘的牛角尖,盲目的、极端的粉与黑都是有害无益的。

窃以为我们自诩或者是被冠以华夏子孙之称,其实这已经超越血统概念,更倾向为文化认同的范畴。现实中凡是根植在中原大地的人,不论民族都会一定程度上认同华夏子孙的叫法。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历经迁徙融合,无论是谁主中原,世界东方那片广袤的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还是往往被人认做华夏人、汉人、中国人。当然在严谨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这是不正确的。

撇开中国人与华夏文明的史学定义和探讨不谈,我心里一直想要弄明白的是,生而为人,我们是应该先做好一个无属性的人,还是先做一个隶属于某个家族、民族、国家的人?

爱国主义是教育出来的吗?好像不能说不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不间断地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因而中国人爱国的特别多;好像又不能说是,因为来英国以后,跟着儿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从来没有听说他们有爱国主义教育一说。英国还是君主制国家,也没有听说人们被要求忠君。难道英国人就没人忠君爱国么?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无论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要爱国爱党,要忘我、无我,否则就是个自私的人。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学会首先作为一个“人“来爱自己。这里指的爱自己不完全是如今流行的对自己好一点儿的说法,不只是说要学会自我享受,要比这个意义更广、更深。

作为一个”人“爱自己,首先要做到的是有自由思考的能力。My mind is my philosophy。一个人的思想应该是Ta 主动探索的结果,而不应该是被外界片面灌输的结果。是应该在一个信息开放的、真相不被掩盖的环境中,自我思辨后形成的。当然这个条件可能过于理想化,过于苛刻了,任何社会都会有真相被掩盖的时候。但重要的是人们要有自由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走出国门的华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相同的体会: 在和国内朋友或家人聊天时,他们可以对国内的某些问题发牢骚,但当你以客观的立场指出一些问题时,他们会撂给你一句:别忘了你走到哪都是中国人,要爱国!作为中国人,不论是血缘角度还是技术层面的中国人,我们难道不该做到 “My country, right or wrong; if right, to be kept right; and if wrong, to be set right.” ? 这不才是应有的爱吗? 就如同父母爱孩子,但看到孩子做错了事儿,还一味包容庇护,不劝说管教,那不是坑了孩子吗?

只说好话,只有颂扬,只允许有一种声音就是爱国吗?没有听说过“爱之深,痛之切“么?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因为耳朵已经被同一首声音麻痹;海外华人比任何人都希望祖籍国强大,而且是希望她做一个钢铁巨人而不是纸糊的巨人。

英裔美国思想家、政治家Thomas Paine 在《人的权利》一文中有句话很值得人们思考:“Independence is my happiness, the world is my country and my religion is to do good.” 借此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