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润涛阎,读谢宝瑜的《玫瑰坝》
文章来源: 林向田2020-12-06 06:23:54

读润涛阎回忆他在农村生活的文章,不难看出老阎揭露毛的谎言,鞭笞毛的罪恶,对毛太祖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在普通人眼里就是恨。几天前我写了一篇短文回答网友的问题,“老阎为什么对毛泽东有那么大的仇恨”。在短文里我简单地描述了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农村的不平等和农村的贫穷,润涛阎的青少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从润涛阎对家乡的回忆里可以看出,农村的不平等和贫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润涛阎世界观形成的社会基础。

润涛阎博客的三观,对于在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是不难理解的。农村的50后、60后就不用说了,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50后因为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毛时代的中国农村也有相当的了解。这也是润涛阎的文章最能引起50后、60后共鸣的原因。在60年代后期以后出生的人,对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农村就没有那么了解了,所以会产生疑问:“老阎为什么对毛泽东有那么大的仇恨”?为了了解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农村,我来推荐谢宝瑜的长篇小说《玫瑰坝》。

谢宝瑜1956年生于重庆市牛角沱,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祖父祖母去了现在的四川省越西县。1977参加了高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分数线,因为父亲政治的问题,政审没有过关。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因为获得了凉山州总分第一名才通过了政审。谢宝瑜父亲曾经参加过“志愿军”,去朝鲜打过仗。他在一次战斗中被炸弹炸成重伤,被送到了“后方野战医院”。他在这个“后方野战医院”躺了三天三夜。后来美军反击,“后方野战医院”里面的医生和护士扔下伤病员自己逃命去了。他父亲因为失血和饥渴已经昏迷了整整一天一夜。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在美军的野战医院里,成了美军的伤病员战俘。回国后却被定为叛徒,开除军籍团籍,遣送回重庆。全家都受到了他的这个叛徒父亲的牵连。他祖父也因为受到他的牵连,被发配到越西县去,美其名曰支援边远地区的建设。

谢宝瑜的长篇小说《玫瑰坝》,以真实的手法,描写了西南一个偏远的山村从1950年初到1967年底的巨大变迁,再现了中国革命对农民和农村带来的恩怨祸福。短短的十几年里,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成了革命狂潮中最大的受害者。我是5年前读的《玫瑰坝》。读完了这本书,心情没法平静。在玫瑰壩原本或勤劳富足,或朴实忠厚,或懒散穷困,却都井井有条的生活着的劳动人民,经过土改之后完全变了样。想起这是短短的几十年前发生在千千万万人真实的命运,不禁让人扼腕,中国农村之所以这样落后,中国农民之所以这样穷就是从土改开始的。

谢宝瑜的写法不太像一般的小说,没有太多的景物,心理,煽情描述,节奏比较快,语言简明易懂。在今天的年轻读者看来,这本书描述的那个遥远的乡村,是一个荒诞的、魔幻的世界。但是这本书中的故事是如此真实,真实到党史研究者高华教授(已逝)把这本书推荐给他的年轻同行,作为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文学的杰作。

不管你是否喜欢读小说,不管你是否关注中国当代史,不管你是否经历过土改,镇反,反右,文革,这都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书。喜欢文学的,会发现这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喜欢历史的,会发现书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比历史记载还要真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反映毛泽东时代中国农民命运的小说

 

相关的博客文章>>>     老阎为什么对毛泽东那么大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