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大陆行-去武昌看大学
文章来源: 斯人曰2024-04-23 06:25:01

我独自在汉口江汉路附近住了几天后,便和先生一起到武昌去看看。仔细一琢磨,想去看的大多是大学、研究院,和高科技开发区。

这一点都不奇怪。武汉的大学数量居全国第二,而且多集中在武昌。大学科研必会带动了周边的科技发展。难怪有人说,武昌是武汉的”中关村”。

具体说,武昌的大学多集中在珞狮路和武珞路沿线。两路交叉处的街道口是最便利的交通节点。我们住在街道口地铁站旁的酒店。

武汉的高校能如此发达,得益于武汉大学。1952年,年轻的中国向苏联老大哥的教育模式靠拢。这次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大调整,化综合为专一,变零散为集中。结果,武汉大学下属的若干院系,与外地的其他院系合并,形成了新的独立高校。当年武汉的华中工学院、华中农学院、武汉水利学院等都是这次的作品。

现如今,这些学校已发展得比当年的武大更大更具综合能力。一个发生在2000年的有趣例子是,汉口的同济医科大学被位于武昌的华中科技大学纳入麾下。华科大的前身是华中工学院。同济医大的前身则是从上海迁来的同济医学院。而这两者又都是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诞生的学校。历史再次轮回。

在武昌,我们首先想看的就是武汉大学。看它的变化,赏它的优雅。现在去参观大学,叫作看校区,因为每个大学都有分散在武汉三镇的若干校区。武大也是如此。

车子开在珞狮路和武珞路上时,看街景实为看校景。一个接一个的大学列队在眼前出现,左手边有,右手边也有。每一个都大而气派。每个校门都是一尊建筑艺术雕塑。

这让我想起了几周前在台湾高雄时,去凤山看陆军高校的情形。那日我们想看的陆军军官学校,陆军步兵学校,和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也集中在临近的几条街上,首尾相连。两地相同的是,凤山的军校也很大。三个军校占据了凤山区三分之二的土地。不同的是,凤山的军校不华丽,简单的大门,平实的建筑。虽大仍称为学校。

在武汉看中国大学的发展的影子。武汉的大学真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