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喇嘛的流亡---越写越多西藏记(4.6)
文章来源: 海尾归2015-10-18 16:54:19

西藏记写到了这里,还停留在我们关于达赖逃亡的争论上面.

布达拉顶---金锍

最近有新闻讲,当年达赖喇嘛的流亡,整件事都是他胞弟同美国的FBI一手策划和实施的.在促成西藏的”叛乱”失败之后,仓促逃到印度,成立了流亡政府--以形成对新的中国的牵制.可本人在无法辨别其中的争相之下,却总是对达赖喇嘛的流亡持有负面的看法的.

一个法国的旅友对东亚的历史了解得多,本人也知道法国和蒙古文化的渊源.就拿出内蒙古的情况来比方.

仰面--看众生

当年内蒙古地区的情况比西藏要更”有优势”的.这样讲,首先外蒙已经先于西藏取得了独立,成为了内蒙地区”讨价还价”的”先例”.再有乌兰夫在族人中的厚德和威望,都可以说是”一呼百应”的.但出于对族部的利益考虑也好,(还是自己家族的利益也好),乌兰夫选择了”留下来”,和新中国政府”政治协商”,后来位居人大常委会委员,之后居委员长一职.长期为蒙古族人谋得多少的利益.

相比达赖喇嘛的流亡, 乌兰夫不知道”高明” 了多少倍.现在的西藏,有许多人一听到本人在新西兰和达赖喇嘛有”一面之缘”(在奥克兰大学见过他演讲),几乎个个都会”热泪盈眶”,过来握住我的手说:”这要修多少年才行啊.”真的让人不忍,进尔动容.更加对达赖喇嘛的流亡和一贯言行感到不屑了.你想啊,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头领,在最紧要的关头,抛下自己的子民,”绝尘而去”,这那里有什么”尊严”和形象可言啊.

话说回头,也许当时兵慌马乱的, 达赖喇嘛身边的”谋士”们或许也是一帮的”窝囊废”的,看不见前面的三米地的.历史回头看,和当时慌不择路,完全是不同的概念的了.想来达赖喇嘛现在也是后悔莫及吧.而乌兰夫这里,旁人也未知个中的纠结和妥协,得到的和失去的,要计较也难.

藏区的沙漠

在拉萨的日子里,除了和几个旅友,大家这里那里的去”体验生活”(好听点儿的叫”采风”),回来住处后就又忙着交换心得和笔记,查地图啥的.也认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在这之后,去日喀则也就排上了日程表了.

雅鲁藏布河谷--日喀则还有半日

听藏友讲,去日喀则的沿雅鲁藏布江的公路遇上暴雨,泥石流严重,看来马上要去蛮不安全的.又等了两日,我们几个这才包车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