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没吃过的 乌稔饭 (4)
文章来源: 海尾归2015-09-20 14:56:00

认识琳·卡斯尔(Lyn)女士和她先生让(Ron)是由于共同的爱好. 让是钓鱼的好手,以前个救火服务(Fire Services)中心的指挥长,下辖北悉尼海岸区几十号救火员和志愿队员,退休没多久移居镇上,是个蛮让大家敬佩的”大个子”家伙.太太琳是个善良的很有才华的”工艺”人(没叫她工艺家是因为她不愿意别人这么叫),手工的工锈和”3-D锈”(就是人称的包绣)曾经四处办个展.而我们的交情,实际上是从植物和美食开始的.

老早栽院子里的果树和观赏树木的时候, 买了琳那里的几棵果树.认识之后才发现,她其实是个收集罕见树木和兰花的”狂”(现在叫植物控吧)—只要是罕有的,什么稀罕的东东她都要弄来试试.有的栽成功了,有的是死的七七八八.我的巴西车厘子树就是自她那拿来种的,去年就开始结果了.这巴西车厘子不是普通西人的”樱桃”,是看上去象,有樱桃大小和颜色的,但里面的种子是有三瓣的,象大蒜那样.

后来从交谈中得知,他们25年前资助过一个来自北京的交换生(本科).他们的友谊一直发展至今,前两个月还资助他们在北京买房按揭,和孩子们上学费用.从那以后,我开始从敬佩他们,到成为了他们的朋友.觉得他们是西人里比较”长情”的那种人.当然,这来往一定是two way street的.有次,一个不太熟的巡山员(forest ranger)罚没了不法分子私自在野外采摘的澳大利亚火兰,说是放不回原地的了.于是让我想起了琳(我自己怕照顾不了会死),就转给了她.琳大喜过望,说那是她一直想搜罗的品种.后来,琳也为我搜了一株”宝贝”--就是这乌稔树了.我的这棵还小,下图为资料图.

其实让和琳更让我敬佩的地方,是事实上他们两个都是癌症的”幸存者”.让很年轻就发现皮肤癌变,而琳的白血病也有多年,两人相助相爱,坚持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和心态.让加入患者互助会,琳是到处讲课,到现在已经许多年了.这个周末,老早就告诉他两,和我的一个同事(及他女友),来家里做客.一起品尝我做的饭菜.盼这乌稔饭给大家一个惊喜.

好了,菜单先出来.

鲜笋淡菜蒸白鸡

咸肉双耳(银耳/石耳)配香菇

腐皮素卷

青(辣)椒炒山货

主食: 乌稔饭

这里乌稔饭的做法,其实和原版的是有差别的.乌稔的干叶是经过洗净,水发过夜,再煮汁,过滤,晾凉以后.泡洗净的糯米,再过夜.

之后,上蒸笼蒸熟即成.但由于没有新鲜的乌稔叶的颜色深,所以在其中加入了水发的乌稔果,效果出来颜色更深.不过味道更加棒.

其它的配菜虽然不那么重要,但基本还是选用了福建山区比较普遍的料.象鲜笋, 咸肉,还有笋干也不错,一般都是当地的主菜.还有山菌, 象香菇木耳等.在配色方面,也是力主黑白配,味道本味为主.上次品尝这款饭菜还是75年,这一晃就40年啦,真正的故乡的味道.

这一顿,我们6人吃的不讲,光聊天就到一大晚.反正明天不耽误大家工作就成.

餐后心得:

如果用乌稔的干叶做饭,颜色偏淡,没有乌黑的效果.这可能是西人用它来泡”茶”,所以叶子以嫩的为主,所以颜色淡.除非用新鲜乌稔叶,这在海外收集难度大.加了乌稔果后,颜色理想,但饭的口感有berry味.除了有乌稔叶的香,也增加了果味,特色.如果有朋友要尝试,一定要预留2天时间,原因是手续多,耗时. 乌稔饭用的纯糯米,吃上一点点,就很饱了---俗称”经饿”.

后记:本人的另文---可见畲族乌稔饭(海外版)菜谱,专门写给私房小菜坛的一众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