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择偶的准则是什么?(下)
文章来源: 笨狼2020-01-13 22:35:13
美国择偶的准则是什么?(上)一文里交代了择偶建立在所谓“幸福”基础上是个糊涂概念,不仅仅因为幸福是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得依赖其他准则,一时觉得幸福不是以后,一生幸福,所以幸福本身不是什么准则,其次,没有人知道幸福是什么。有人觉得千篇一律的择偶准则,例如有钱有权等,通常是洗脑宣传的结果,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了解美国择偶的准则,不是分析什么是最好的,应当的,而是看看大家怎么做,大家做得,如果有个说法,那就是准则,所以这不是猜测。
 
我在美国国内对立到了什么层度?一文里说过,今天美国党派情绪激扬,父母对子女娶嫁逆党对象大有异议,如果建立一个新家庭会会拆散另一个就家庭,那就不能要了。
 
再看看这个专家的说法:
 
《大西洋月刊》Masters of Love
Science says lasting relationships come down to—you guessed it—kindness and generosity
 
这种说法的问题就是我上次解释的,没什么人能做到,把幸福寄望于找到一个这样的伴侣是不现实的,你自己做得到吗?
 
按照美国家庭的结构分析,美国人晚婚成风,而且单身的人也不少,你一定听过对美国经济的分析,说到十一二年前的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并没有被排除,得到的是股市资产高涨,而大部分人都陷在泥潭之中,许多年轻人还得寄居于父母家中,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能自足,他们成长过程,他们的选择,他们所在的环境的影响,他们对将来的信心,这些都是择偶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反方面来看,所有的调查研究都表明大专教育是保证少离婚的最关键因素【4,5,6,7】,就业、文化,甚至种族【1】,都属次要,但有一个不可回避的,是宗教信仰。
 
在说择偶准则之前,一定要了解历史,因为这些准则是大潮流,潮流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不久前说个几次(参见:美国才有凝聚力过去几十年美国中产工资到底涨了还是没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美国一个转折点,在享受了战后消费文化的高速发展后,女权、越战和民运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观念。
 
之前:
国社会其实一直很坚实,以前一直有各种不稳因素,但都被有效地压制着,主要原因是压倒性的第一群体是新教基督徒,是白人,其他要么老老实实融入,要么被压得没声音,直到五六十年前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极化
 
之后,不仅仅政府的权威被挑战,开始了漫长的下坡,到今天置信度极低,是被嘲笑的对象,宗教的权威同样也被挑战,而且伴随着这一社会大动荡的是美国的新移民政策,大量的新移民改变了美国社会种族的结构,也让共和党和民主党往今天新教白人和多宗教多种族界限重新分割的转移,这是今天美国极化的起始。
 
1960年代开始的移民潮【2】
 
与此对应的是物质条件的大幅、不断改善,民主自由程度日益增高,世界越来越开阔,知识也越来越普及,在美国这么一个强调自由和责任的国家,在传统和权威失去了其历史性的地位,思想界更是背上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罪孽的沉重包袱,渐渐左倾,美国的分立体制并没有造就成大家所说的“公民意识”(civic duty),甚至苏联这么一个死敌也没起作用,所以大家的态度不仅不是面对挑战,形成新的凝聚力,而是采纳了逃避,这开创了美国一个新的年代:大分离(big sort)。
 
 
最通俗的描述是《大分离(B ig Sort)》(全名:The Big Sort: Why the Clustering of Like-Minded America Is Tearing Us Apart)一书,但这种现象在诸多社会学调研和对社会各种现象的描述中都一一得以验证(如论文【3】),比如说喝什么咖啡,到什么快餐店,开什么车,都能看出你是进步保守,世俗新教,全球派民族主义,这些分割线,也往往代表了两党的分割,如不久前这篇《华尔街日报》报道:
 
Like Wrangler and Levi’s, more and more brands have become associated with Republicans or Democrats
 
 
这种大分离不仅仅是不说话,不搭理,而是真的不想见你,搬走,到自己的“同志”群里去一起住、生活、交流、发展。这一大分离的三大分割线是:种族、宗教、处世态度(进步保守),而这直接影响了各个群体的政治倾向,政治,就是参与公共事务争取权力,自己一派的权力。
 
美国种族教育隔离在1950年代被裁定非法,种族投票、居住隔离在1960年代也被法律正式禁止,但这种隔离并没有马上消失,美国人在那个时代移居郊区自然而然加剧了这一隔离,而城市的土地管理政策更是强化了这一隔离。随着年代的变迁,种族隔离也演化成其他方式的隔离,如美国最激进的城市奥斯丁(Austin)是在居住上贫富阶层在居住区域最隔离的城市,这种现象还有更加极端的:
 
Feeling out of step with the mores of contemporary life, members of a conservative-Catholic group have built a thriving community in rural Kansas. Could their flight from mainstream society be a harbinger for the nation?
 
今天大家体会最深的,是社交媒体上的群体,完全是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的人组成的,外人根本进不来,大家彼此支持,彼此鼓励,我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事实,自己的真理,在现实和虚拟的环境,这一切都实现了,而且不是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充足的,满意的。这种分离的环境就像一个回音室(echo chamber),你的想法总有人同情、支持,不仅仅增加的你的自信,增加你的满足感,也增加了你斗争的精神和毅力,这一现象已被现代心理学验证了,这一来,就是你捡到的今天美国的极化。
 
这大分离,极化的环境是影响择偶、建立家庭的第一重大的因素,第二,是日益激烈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美国的文化是赢者通吃,基督的怜悯只是用在口头上的,个人责任、新教伦理,效率、成功,没有一样不是为了最大的回报,为了赢得最高的利益,得以最大的享受,社区、国家是个属于其次的观念。我在一图看清美国升学就是钱里问大家为什么要爬藤,我说不是为了追求真理,现在很少人这么想了,那是为了什么?
 
为了占据优越地位。没有大专温饱不保,有了大专就是人群中的一个,爬了藤,你就超过了大专的一群,很多人甚至进一步进修,法律医学商业专科学位,博士,为了是更压倒其他竞争者。
 
你别急,也许你觉得你不是如此,你的子女不是如此,那你是好样的,但这甚至不是华裔的问题,所有上层阶层(主要是白人)都这么做,这是为什么美国教育这么乱七八糟的原因。
 
压力这么大,择偶怎么办?
【4】“People are looking for a high-intimacy, high-income marriage where both partners contribute, regardless of income bracket,” he continued. “Unless you have a good economic base and a certain level of personal maturity, it can be very hard.”
 
回到开头提起的大家的质疑,说“择偶选择钱权等,通常洗脑宣传”。不是洗脑,而是真真实实的选择,自愿的选择。一个有钱的的男孩女孩不是事实上不可能选择一个穷的女孩男孩,而是统计上不可能,同样一个藤校毕业的的男孩女孩不是事实上不可能选择一个没读过书的女孩男孩,而是统计上不可能。择偶婚姻建立家庭的基础,肯定不是同情。
 
你大概以为这不算什么,其实这真是算一样东西,诺奖经济学家谢林(Thomas Schelling)在其小书《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就描述了许多个人愿望在合流后会形成社会现象,最好的解释就是网红现象,你以为俗、土,但照样会成潮流,社会上上下下都采纳。
 
门当户对婚姻是幸福的基础,上次是从进化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的,说到这,门当户对从社会学,社会现状来说,也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大家已经采纳了的选择,门当户对,归纳了教育程度,经济能力,生活兴趣,宗教信仰,处世态度(如美国第一还是面向世界,个人消费还是环保、气候保)和政治倾向(强调责任还是讲究平等,维护白人文化还是大同,小政府还是大政府,军事霸权还是世界和平),不能说每个都得满分,甚至有决定性的分量,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么多大话,从具体的角度来说,面对一个人得生活一辈子,大家都有这么一点本事,如果整天吵架,怎么过?
 
这种倾向对于能力越强的阶层在乎得越强烈,因为这个阶层选择的能力最强,选择能力越强,越看重这些方面,这更能让他们占据优越的地位,美国这种大筛选、大分离,加剧了贫富不均的状况。
 
上面提到的几个因素有些是多元的,但这几个是两极的,非彼即此:教育程度,经济能力,处世态度(往往跟政治倾向连在一起),说钱权,也有一番道理。如上所述,种族的观念逐渐淡化,宗教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但教育程度越是高,影响越小。
 
美国当今择偶的准则,都是势利,俗的准则,但很有效。也许大家会觉得择偶不是寻求双方共同的理想?理想的吻合,难道势利,俗?可是,什么是理想?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