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过去回国探望父母时都会背些书回来,一是爱好硬皮书,二是想着随时翻翻也是个乐。愿望是好的,疫情前忙绿活动多多,书摆在书架也就是个摆设,很少去碰,谁想新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闲暇时多,咱倒是开始翻看“藏书”。前两天抽出一本【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孩子】, 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之中的字字句句都刻画的是我们当年的身影..
序言的一段话十分抓心 “.....进取方面,北京的孩不如外地的孩子,婉转点说, 北京孩子较少“于连的性格”, 散漫不经折腾,以至多不成大器...”,咱仔细琢磨一下,有些道理,回望自己的成长道路,感同身受。北京孩子生在皇城根下,要不有着八旗子弟的血脉,要不就是受其遗风的影响,心气高“目空一切”,什么事似控于掌中,工作不卑不亢,能不求人就不求人,生活态度如当年旗人拎着鸟笼般自由自在,散漫洒脱。
小的时候对“北京孩子没多大出息“ 没什么感受,文革期间大家都是如此这般吃“大锅饭”, 该上学上学,该下乡下乡,该进厂进厂, 没有选择与比较。倒是后来改革开放在京城上大学后,与来自全国各地同学济济一堂读书共寝,才发现彼此的不同。北京同学自有身在首都的优越感,逢周末就往家跑,可随时见父母又可改善伙食,毕业不太差亦会留在北京,所以读书学习过的去即可,无欲无求 ,少有野心。反观来自外地的同学绝大多数首次进京,八十年代各地发展差异很大,他们看着首善之地与家乡的差异惊诧不已,努力上尽留在京城就是他们奋斗的动力,从班干部到各级学生会的小头目统统都是他们的身影,也是辅导员班主任身边的影子和贴心人。
出国后发现我们北京人依然“不上进”, 九十年代初来到海外虽然感概这里高物质的生活水平,但很快就适应且心底平和,即来之则安之,自感早晚会是其中一分子而已。咱周边有来自不同省市的访问学者与留学生,他们想法就各有各的奇葩,首先是十足的满足感。我有一个来自东北的 roommate 在国内留校任教,结婚后住着学校分的筒子楼,憋屈的很,看着我们共享的 house, 时时流出喜悦感,周末拿着 coupon 骑车买打折货为老婆到来忙前忙后,后来搞了身份太太也来了,学习打工积极向上,后来居然快毕业时找打工老板担保银行贷款留学生中第一个买了 house。
周边有不少如此努力上进取得成功的非北京人士,看来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早年的“三大差别”及成长的环境造就了人的心气和功利心。当然作者比之外地同学有“于连的性格”及北京人之“不进取”是有些偏颇,但多少白描和漫画了两地人大体的心态和生活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