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游记- 淘金小镇史凯威,观光火车一日游
文章来源: canhe2023-08-14 23:02:10

阿拉斯加游记- 淘金小镇史凯威,观光火车一日游

离开朱诺,邮轮开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八点停靠在史凯威(Skagway),一个在朱诺西北方向九十英里的海港小镇。
  
 
离岸时发现五楼大厅里的布置焕然一新,多了许多挂画。挂画展现了当年淘金热的盛况,邮轮员工打扮成阿拉斯加的宠物宝贝,为上岸的游客们到淘金小镇做热身准备。 
 
 
 
邮轮纷纷靠岸,码头热闹起来了;
 
直升飞机也是小镇的交通工具,邮轮的物流码头也繁忙起来了。
 
 
在史凯威小镇,我们选择了《White Pass-Yukon Route》观光火车一日游。
《White Pass-Yukon Route》中文翻译白隘-育空铁路线。这条铁路线从史凱威攀爬3000英尺高度到加拿大育空山顶,来回路程41英里,相当于差不多66公里,历时3个半小时。史凯威小镇,因着吸引每年数以十万记的游客云集这里而闻名世界。成了世界著名风光铁路观光火车线。
  
火车站就在游轮码头旁边。等车的时候,想给游轮拍个全景,可她太巨大了,想给我们坐的火车留个影吧,它又太长,也只能有头无尾,都太挑战我的摄技了。史凱威的观光火车是绿色老式蒸汽火车。
  
 
 
想着回来时再逛小镇,没想到时间不够了,小镇的风貌就在火车上一带而过了。什么《红洋葱沙龙》啊,克朗代克淘金热国家历史公园啊,博物馆啊,只能在网上画饼充饥了。
火车上抓拍的小镇掠影。
 
 
《红洋葱沙龙》在淘金热时期是当地的最经典的妓院,现在成了怀旧的酒吧和餐厅,感觉就是朱诺《红狗沙龙》的翻版。下面右图是克朗代克淘金热国家历史公园里铁路穿山洞模型,地势险峻,工程复杂宏伟。
  
  
 
史凱威小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淘金热起家繁荣,聚集了一群有发财梦想,有探险精神的 年轻人;他们因淘金热兴建了一条公路一条铁路;也因淘金热兴起了这个小镇。
他们中有商业头脑的人抓住了淘金人们要吃要喝要玩乐要消愁的心理,淘金之路又艰难险阻,就把止步史凯威,创建小镇商业,为淘金者做后勤,也给自己挖到了人生另一桶金。
小镇的人口平时不到一千,旅游旺季会成倍地增多,热闹非凡。
 
我们的列车在对面等bus的人们热情地挥手致意中徐徐启动。
 
穿着淘金年代制服的列车员以传统方式检票,查票;列车长挨车厢向游客了解意见和解答问题;导游一路上介绍景点,不时地让人朝左看,向右看,左前方,右前方地引导人们,可是真的很挑战人的反应度,火车虽然是观光速度开,但要发现正确目标还要抓拍到位,很不容易,至少于我。游客们听着广播里的介绍,透过大玻璃窗观赏沿途不时变幻的景色。
  
 
 
废弃的悬臂长桥(1901-1969),据说当时的名气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齐名;
火车在不同的高度两次穿过山洞,图(上)的隧道在海拔1000英尺的高度,图(下)的隧道675英尺长,1969年建造,同时还建造了取代旧桥的新桥梁。
火车在海拔2865的高处与加拿大边境接壤。上图中的五面旗帜自左到右:美国,阿拉斯加州旗,英属加拿大BC省,育空特区旗和加拿大国旗。
火车的车厢间有个露天小看景台,我出去了两次,车厢里已经温暖如夏,可是一到外面就寒风刺骨地受不了,呆不长。火车全程没让人下来观光拍照,只在回程时停了十分钟左右,说是等徒步登山的人上火车(图中右上)
山上的植物几乎都是同一品种-圣诞节用作圣诞树的衫树,导游说别看他们都小小的,他们都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年龄了。
沿途的景色让图片说话吧。 在船上听景点介绍时和火车上导游都说,坐火车上山会看到憨厚的棕熊,左下图,我放了一张雪上有几个洞的照片,觉得那就是熊出没留下的踪迹。
 
回程的路上希望看到另一边的美景,什么叫做新娘面纱的瀑布啊,死马谷啊,开山烈士纪念墓园啊,结果回程加速度开了,什么都在一闪中消失,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比预期的晚了一小时到站,历时6个小时(包括等车),我们都已经没有精力逛市容了。史凱威小镇就这样匆匆告别。
沿途胡乱拍了有好几百张照片,但是满意的不多,说不清那是哪的很多,就不好意思献丑了。
 
写在后面: 星期天下午(8/13/2023),当我点开微信,家庭群有新消息,点开一看竟是我外甥和外甥女发的慈母-我亲爱二姐的讣告。我的心一下子猛烈跳动了起来,这怎么可能?我放大了看,白纸黑字,真真切切啊!。。。
我的心再也回不到淘金小镇史凯威,回不到阿拉斯加了,满脑子都是我二姐。 今天先把五年前发在微信上的搬过来,把这篇完成。以后我会找时间再来弥补。请来串门看帖的博主朋友们千万谅解。谢谢!
(待续)
 
阿拉斯加游记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