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的冬至节这一天!吃汤圆随想
文章来源: canhe2022-12-23 00:24:49

2022年我的冬至节这一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冬至节,我到今天早晨才收到微信社区华人群里一张冬至节祝福卡。第一个想到的是去热门博主《岁月沈香》家拜读她的兼知性文艺性于一体,图文声色俱佳的节气文,去的早了些,她冬至节气文《最漫长而无助的冬夜· 台湾开始抢药了》还没出炉呢。按原计划拨响了南京姐姐的微信电话。姐姐刚失去姐夫,又不幸中招”羊“了,发热中,甚为惦念。

姐姐因为料理姐夫后事,离开了女儿在姐夫养老院里给她买的公寓房,住在设施不够好的老家里;养老院管理严格,外出人员回家一律要在无任何保暖措施的隔离房里5天,80岁的姐姐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姐姐幸运,发热三天后已经退热,只是喉咙依然疼痛有咳嗽,在同一城市同一区住的儿子夫妇都不幸中招,无法过来看望她,只能自己煮些生姜红糖汤,柠檬盐水,多喝水,多休息对付。希望姐姐能安然挺过这一波疫情的冲击。

跟姐姐微信聊天结束,我左邻右舍华人朋友群里正热烈交流如何包水管,如何防水管冻爆裂,防停电,停水,停网络。。。,今夜起休士顿将遭遇很少见的极低温寒流-零下摄氏8度,持续2-3天。。。

这防冻需要的是行动!放下手机,先把室外的水龙头用旧毛巾加塑料袋保护好,总水龙头开关也同样,然后就是搬花盆进车库,尽管先生在说,花就随它们去吧!我知道他就担心我搬花盆闪了腰,跟他几年前一样。我包了一棵金桔树,给去年遭冻重种的黄杨灌木盖上了旧被子和毯子,给茉莉花和石榴树也包了一下;根据去年的经验,天竺,桂花树,红梅都很耐寒,今年就看它们抗寒英雄本色了,其余的丁香树,香蕉树等都让它们听天由命吧!

先生的PT今天做评估来了,护士也来了,他们都为先生复健的进步高兴,上门理疗和护理服务可望年底结束。

Homecare服务的人走后,正想take a nap,一个朋友来电话了,告诉我收到我送她的礼物了,她根本没提冬至节,直接就祝福我圣诞节快乐了!今年的冬至节似乎被人遗忘了。

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我担心今天的邮件会不会正常?我还有三个预告今天10PM前到朋友家的Amazon邮件没落实呢。

下午5点不到,国内也就早晨7点左右,我的微信电话铃声响了,表妹沙哑的声音传来,她也中招了,况且连续4天39度高烧不退,一天二次吃布洛芬也无济于事,不敢去医院,她先生和儿子也都发热中招,心里很烦恼,焦急。一连几遍地说,“为什么别人三天就退烧了,而我不行?”我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安慰她对病魔要”既来之则安之“,急了抵抗力会下降,更好起来更慢。。。。

正与表妹聊着,突然门铃响了!是我的老中邻居小孙,一手托着一板”双眼皮“漂亮水饺,一手托着①盒新鲜的手擀面条,手臂上还挎着一个礼物袋,笑嘻嘻地说,今天是冬至节,我爸爸妈妈做了饺子和面条,我太太给你挑了一份圣诞节礼物,祝你们冬至节快乐!圣诞节快乐!小孙送来了今年冬至节的特大惊喜!

今年的冬至节我没有做汤圆,也没有做饺子,准备涮羊肉火锅了!感谢小孙一家的友情,让我和先生2022年冬至夜冻掉耳朵有人管了!

晚饭后,微信栏目又多了许多的小红点,提醒,粗看了一下都是国内家人和朋友回复我问候的短信,大都是聊的疫情,发烧,变羊。。。2022年的冬至节被新冠疫情掀起的发热,变羊热潮喧宾夺主抢了风头。

休息之前,还是到沈香妹家里去串了门,拜读了美文,祝福了她和家人过节好。回来居然睡意全无。把我2022年冬至节这一天记录下来,2022年的冬至节不寻常的一天。

今年我没做汤圆,重温旧作《冬至节吃汤圆随想》以圆我的冬至节情怀。

冬至节吃汤圆随想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前日经博友和姐姐在网上提醒,才知道12月22日是冬至节。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农历的重要节气之一,那天白天最短,昼夜最短,也是数九寒冬的开始日,所以民间称之为节,就是吉日佳节。传统的冬至节晚餐是祭拜祖宗,阖家团聚,共叙天伦之乐的快乐时光。
 
身居异国他乡,中国民俗的节日气氛淡薄很多,但今年恰逢全家在儿子家团聚,我想起了冬至吃汤圆的习俗。
早上我就去超市买菜,回家自己做馅,和粉包汤圆。芝麻,红豆沙等甜汤圆超市都有。我就地取材地做了肉馅和萝卜馅的汤圆。和粉的时候,我想起了持家能手的婆婆做的汤圆,那可真是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美食。记得婆婆做的汤圆大小整齐划一,米粉软硬程度恰到好处,蒸煮佳宜,每次都要做好多好多。当日吃不完的,煮好,待凉干后,两只两只对放起来,存储在米缸里,日后慢慢享用,可以保鲜好久。我最喜欢她做的菜猪油馅,咸里带甜,肥而不腻,鲜香可口;还有红豆沙的,红豆沙是婆婆自己洗做,自己炒成馅,最喜欢她在豆沙里放一些结子皮末,吃起来略带橘香味,很有特色。。。。
说与LG听,LG却说,我最想念的是我外婆做的团子,那才是真正的美食。外婆每年到冬至前都要在灶头上几蒸笼地蒸,然后存放起来,想吃时就煮。。。。看着自己做的大小不一,形状不齐的汤圆,我好不自在。偏偏这时媳妇走来看汤圆是如何做成的。生在北京的她原来还没有吃过这样的汤圆。她问我,“这表面不平整不光洁,煮的时候会不会漏馅?”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我只好搪塞地说,“下水一煮就好了,不会漏的。”(这也是事实,我做的汤圆卖相不好,但不会破相)可我清楚记得我婆婆做的汤圆一个个光洁鲜亮的。我做的汤圆“见不得人”!
 
LG是等着我的汤圆当午饭吃,很赏脸地吃了五个,也许是想外婆引起的食欲。说是馅做得不错,很大的鼓励啊!媳妇吃了一个半,留了一个壳子,说是吃不惯糯米粉的东西,说馅很好吃,可不可以改做成萝卜馅饼或萝卜馅饺子?萝卜馅饺子?我没吃过,不过可以一试。晚上我把本来准备的萝卜丝拌海蜇丝凉菜改成了素炒萝卜末,团团圆圆都喜欢吃。。。。看来这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到我这里就要破了,好传统到我这里传不下去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晚上上网,发现这冬至节各地吃的习俗还很不同,北方人冬至压根儿不吃汤圆,而是吃饺子,而且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一说。我怎么早没上网看看呢?要是早知道了,我们今年的冬至就一定吃的是萝卜馅饺子了!我媳妇就是冻掉了耳朵也一定有人管了啊!呵呵!
 
冬至夜的晚饭,烧菜祭拜祖宗的习俗自然是免了,不过我在心里默默为我天堂里的亲人们祈祷告慰,为远方的家人祝福。冬至节的晚餐比往日多了几个菜,但比之我婆婆每年做的一桌菜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无锡的习俗过年就从冬至开始,冬至节的晚饭与大年夜饭起码平起平坐。无锡人说”有钱吃一夜,没钱冻一夜。”今年我至少不会冻一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