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目击之摩肩接踵的古玩市场
文章来源: 万发2015-07-06 05:21:07

     北京的古玩(旧货)市场在全国首屈一指,潘家园、报国寺、天坛等不下十数个。市场内、大街旁、寺庙中随时撂个地摊儿,就成买卖。抵挡的垃圾,高档的精品应有尽有。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除去平日里的不温不火,报国寺每逢周四,潘家园每逢周六、礼拜天便是大集。好家伙,各路“大神”、玩家、生意人朝圣般四面涌出,人潮如水、摩肩接踵地堰塞了各处古玩市场。

     生意人匆匆忙忙,目标明确,抓齐了货,装车走人。玩家与“大神”悠哉悠哉,只要自己喜欢的,挨着摊位不落一个地各劲儿溜达。指指这个,摸摸那个,漫天要 价,就地还钱。很少见这种人拿东西,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只要看准了,便朝死里杀价儿。搞定之后,那就是他怀里的宝贝了,谁再敢说个不字跟你急。

     此后,把玩、查书乐不可支,不兴奋半月,也会捣鼓一周,这就是所谓的“淘宝”。尽管,现如今淘到宝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大批的“宝粉”仍然矢志不渝。谁让各 家电视台,火上浇油般大声疾呼“盛世收藏”呐。时不时,有意无意还连篇累牍爆出的“捡漏”奇迹,让人心中的暴富懒虫蠢蠢欲动而一发不可收拾。

     多数一知半解的“宝粉”,家中犄角旮旯都拥挤着曾经让自己兴奋不已的“宝贝”。“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让自以为很精的“宝粉”们伤透了脑筋,但大多数仍然乐在其中。“痛并快乐着”其实是“宝粉”们最真实写照。

 

     开市最早的非“潘家园”莫属。凌晨四点半潘家园旧货市场内便热闹起来,这恐怕在全国独吃一份。摸黑开市是传统“鬼市”的遗风,鬼还没走,市就开了,交换就开始了,极力形容做生意早班。

     北京城清朝末年“鬼市”极盛,一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将家藏古玩珍宝偷出换钱,亦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把窃来之物趁天黑卖出,古玩行家经常拣漏买些便宜。

     其实全国各地都曾经有过“鬼市”的传统,只是在之后的市场进化过程中被规范掉了而已。

     如今“潘家园”的大集实质上是批发市场,各色物件种类繁多,价格也便宜许多,这便是它辐射全国的优势所在。但古旧类物件,尤其是瓷器,“新”的居多。其它玉石、竹木、书画、杂项等批发品多属大路货色,玩玩而已。当然,收藏级的物件绝不在少数,只是需要另觅他途罢了。

 

    “潘家园”绝非浪得虚名,老外“淘宝”也把这里当做“圣地”。三五成群的各种肤色人等,不时地鱼贯而 入。弄几个纯中国味道的物件,不管是否古董,回国显摆一二也不虚此行。如果送给朋友的话,那叫一个便宜。殊不知,山寨中国,古玩市场是鼻祖,而“潘家园” 则是开山鼻祖的策源地。


四点半就开市了,其实都是新的。

兴冲冲的来

砍价

搞定,但绝非古董。





有人买了假古董投诉给保安,保安说,这是文化市场,没文化可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