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往事:刚来美国时的生活
文章来源: fengxiang2022-09-09 11:49:12

          形容刚来美国的生活,一个字:穷。 两个字:真穷。

        我们是以学生签证来美的, 也就是说我们是来读书的, 但我们买不起课本。不知谁发明了复印课本这一招,一下解决了课本难题。 有次去拜访80年代就来美的表哥,说起此事。 他笑着说:“ 你们算好的了,一人一本复印书,我们那时是几个人合用一本复印书”。 他说这话时想到了给我们上C++的中国老师老张。当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人手一本复印书的中国留学生,是否也想到自己与别人合用一本复印书的岁月? 多年过去,哥哥的孩子也来美国求学。甭说课本,就是五六万多的学费都能付得起。 不禁感叹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为没钱, 我们开着二手车,租着廉价公寓,睡着捡来的床垫子,记算着每一天的开销, 不乱花一份钱。 多年后跟国内的闺蜜微信聊天,说到刚来美国时的生活,我说:“我刚来美国的三年没吃一个西瓜,你信吗? ”。 闺蜜同情地都想把手伸过太平洋给我一个大hug了。 

      人穷,志就短。 贫穷的我们着实做了很多“不体面”的事。我们周末都去中国教会,明着是去洗涤灵魂,心里则是惦记着那顿免费午餐。我们也利用着美国教会的慷慨,每星期一次的午饭一次都不错过。凡是免费的,都毫不客气地伸手去拿。还有看电影,买了一张电影票, 别人看完走了,我们不走, 一场接一场地看着没头的电影,直到困的睁不开眼。 祖国打开国门把我们放到世界各地, 我们却丢尽了祖国的脸。

       穷着,苦着同时也快乐着。那种快乐是重返校园找回青春的快乐,是考试得了全A的快乐, 是夹缝中求生存,人生终将辉煌有盼头的快乐。 别人对“穷得只剩下快乐” 一脸困惑不得其解时,我们特理解。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 我们遇到了一对开中餐馆的台湾夫妻。 老公周末在那里打工。 韭菜丰收的日子,他们割下来送给在那里打工的留学生。 知道留学生的苦,老板娘会偶尔亲自下厨,烧出台湾菜给留学生打牙祭。 知道学生没时间做饭,有时一天卖剩下的饭菜会打包让学生带回去。 多年过去,每每想起这些,依然感觉暖流在心中流动。 谢谢你们,老板,老板娘,在艰苦的日子 给我们的扶持和温暖。

         几年后毕业找到工作。 虽然人生并未辉煌,但终于安稳下来。 当我们的银行账户超过五位数时, 鸟枪换炮,买了一辆还散发着刚出厂时特有气味的新车。 刚买新车的那段时间,老公拍拍这,摸摸那, 脸上洋溢着那种从无到有的喜悦和满足。 一个周末更是手一挥说: “走,咱进城去吃老四川”。点餐时我们眼睛不再偷瞟价钱地点了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樟茶鸭,麻辣香锅。。。,那是我们来美后吃得最酣畅淋漓,最具幸福感的一顿。吃完饭又去逛了中国菜店。当拎着花椒,酱油,醋,青菜走到车前时,发现车窗被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