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不让华裔男孩长大?
文章来源: 雅美之途2021-02-22 18:28:36

耶鲁遇害学生蒋凯文的遗体在美国国旗覆盖下移出葬礼。

在这起恶性谋杀中,有两个中国男孩涉及。一位已经去世;一个涉嫌谋杀,正在逃亡。他们都是读的美国名牌大学:一个是耶鲁硕士生,一个为MIT的博士生。这一点非常肯定:他们分别是26岁或29岁仍与妈妈住在一起的华裔大男孩。

这是他们很有可能的另一个共同点,在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是单身母亲辅养的,蒋凯文和潘同学父亲的情况都不明朗。我现在这样咨询年轻人,如果要回国,应该全家带着孩子一起回国。美国再好也不值得两地分居,我现在见到不少海归再送往美国读书的优秀第二代。因为我知道太多在国内潇洒的父亲,他们完全不管在美国的孩子,有的华裔男孩长大后,甚至气愤地要去起诉自己很少谋面的父亲。

有位网友在我的文章后留言,说明蒋凯文的妈妈的一些情况:“凯文的母亲是我在西雅图时的故交,人非常和善有爱心。凯文亦是一个极其聪明有爱心的孩子。突然闻此噩耗,想不到无端遭此祸事。世事无常,远离心智极端的垃圾人”。

凯文在芝加哥和西雅图长大,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在读耶鲁前曾经参军和在芝加哥工作,去世前即将27岁。现在的资料很不全,但是蒋凯文的母亲、父亲和未婚妻都出席了他今天的葬礼。凯文是单身母亲培养成功的例子,阳光向上与关爱社会,赢得耶鲁社区的普遍好评,更重要的是即将有心爱的女孩愿意为他传基因。

凯文妈妈在得知他要去耶鲁读研究生时,便决定从西雅图搬家到康乃狄克州的纽黑文,虽然凯文在耶鲁的硕士项目只有2-3年。我们现在比较肯定:在发生枪击的时候,凯文是和妈妈住在一起的。他当时在未婚妻住处跟她和室友一起吃饭,离开的时候被潘同学涉嫌杀害。

我当时就比较奇怪,他们已经订婚了,但是不住在一起,这好像与美国现在的风俗有些不符。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凯文需要跟母亲住在一起,他在给母亲的信中也表示,未来应该挣钱给妈妈买房子养老。

现在的资料显示,涉嫌凶手潘同学也是单身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大的,并且也是母亲(或含父亲)在波士顿周围陪他读MIT。母亲曾经陪他在马里兰读高中,儿子读了MIT后自己也搬到了波士顿。甚至有媒体说, 潘同学在纽黑文涉嫌杀人后开车回了波士顿的家,然后父母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他逃亡,这个我不太相信。现在潘同学在MIT一读就是十几年,不愿意换地方的原因似乎找到了,因为他始终不愿意离开父母在波士顿的家。传闻在他们家的地址,还有人因为精神方面的毛病,有专业人士上过门。

我以前听到过“妈宝男”这个词,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特别是咨询的关系,让我对妈宝男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时尔遇见将华裔男孩的点滴都了若指掌的母亲,所以我的很大的一部分责任,就是要中国或者华裔的父母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华裔男孩自己长大,特别是当他们读了大学以后。虎妈是多么巨细的一个母亲,但是当她的两女儿读了哈佛后,她就完全不插手了。

妈宝男很难拥有自信,这对未来职业、恋爱和婚姻都是不利的。我在20年前在中文学校看见一个华裔男孩结结巴巴的演讲,当时还是台湾人办的中文学校,我就跟我太太说,这孩子真让我着急。所以我后来暑假带美国大学的华裔或美国学生,在他们离开时我都尽可能安排他们给个学术报告,条件必须是大声讲话和清淅表述。

我们的儿子18岁就离家在外面求学,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决定与担当,但是他始终是一个喜欢回家看父母的人。读耶鲁时我们每年都让他回来四次,感恩节和圣诞节离得那么近,我们都让他飞回来,他从来都是很愿意的。

我们与阿肯森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相似,孩子在外面读书或闯天下后,又愿意回到父母身边或离父母近的地方。他的小女儿甚至在冰岛美军基地教过书,阿肯森和太太因此也去了冰岛数次。他还用俏皮话跟我说:“他们有规定单身女生不允许住在基地,所以我女儿只好住在冰岛人家”。阿肯森也不是完全不给钱给孩子,小女儿在旧金山湾区房价陷进去后,他也出钱帮助。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在很多方面对父母说不,父母应该时刻明白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昨天与儿子探讨凶杀案时,我问及他们以前代表美国参加国际奥赛的选手现在干什么,他说了一些然后说:“他们也培养了一位做(某某社科)的人”,我当时直笑。

我始终不明白中文里这个孝心是什么意思,也找不到确切的英文单词来翻译。但是我明白,这是中国文化里面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能够发展和种系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些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年轻人的自由。如果哥伦布遵循“父母在不远游”,他们就不会发现美洲大陆。在我看来,父母如果主动强调孩子们要对他们尽孝心,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存在一种交换的意思,其实是很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