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奇葩家庭与教育
文章来源: 亦缘2022-12-04 10:45:22

此篇的书都是Memoirs(自传体,回忆录)。除非作者的记忆出错,我们姑且认为事件都是真实的。

《The Glass Castle》,中文翻译为《玻璃城堡》,是前年全家听过的书,当时可以说风靡我家。我们在车上讨论,吃饭时讨论,睡觉前讨论,大家在油管上追看了对作者Jeannette Walls的访谈。我还听了对她弟弟的访谈,读了作者以她外婆为原型的纪实体小说《Half Broke Horses》。记得访谈中有一句话很概括此书:一家有一个奇葩家长成不了奇葩家庭,难得是他们家有两个奇葩家长,因此成就了这么一个奇葩家庭。父亲知识渊博,具创造力,爱空想,自制力差,酗酒。母亲文艺,自私,懒惰。母亲有百万遗产,却全家住没水没电没排污系统的房子,子女在学校捡垃圾当食物,父母最后选择乞讨为生。因此Jeannette说,贫穷,可以是被迫无奈,但也可以是一种选择。除了最小的女儿,其他三个子女陆续走出了家庭的局限,摆脱了贫穷和困顿。他们家道不尽各种奇葩故事,但有一点,家里一直有书。

此书2017年拍成电影。疫情中,我在一个闺蜜群里推荐此书,组织大家讨论。朋友们的反映,感觉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她们从各种角度看此书,很开眼界。我把《The Glass Castle》重新听了一遍。那些细节更具体地浮现在眼前,依然让我震惊不已。

其实,美国有很多这种故事,一些家庭的奇葩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那些底层人的生活困顿程度,也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Etched in Sand》一个自私的母亲,在生活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的男人交往,生下一个个孩子,与男友分手。她如何养大这些孩子呢?等救济金发下来的那一天,她回家拿上钱离开,任由孩子自生自灭。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姐妹情深,家里的大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带大弟妹。作者与母亲决裂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由此化茧成蝶,冲出了家庭,走入大学之门。

《The Sound of Gravel》美国德州与墨西哥交界处,有一处信奉一夫多妻的地方。男人周旋于多个妻子之间,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在学校,从未谋面的孩子,可能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男人需要支撑多个家庭,这些家庭大都贫困潦倒,孩子稍大一点就得帮着养家糊口,无法继续上学。更糟糕的还在后面。作者的生父死后,母亲嫁给继父。作者遭到继父性侵,向母亲求救,母亲本能地否认,装作视而不见。在母亲触电身亡后,作者在哥哥的帮助下,逃离了这个魔咒的地方。

以上三本书有一个共同点,孩子们非常珍惜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三本书都提到social worker的介入。这些奇葩家庭在美国,是很容易引起social worker的注意的。但一致的是,social worker访问家庭时,孩子们都否认被家长忽视或虐待。他们担心,social worker会把他们从家长身边带走,放到不同的foster families,那么兄弟姐妹就得分离了。家长的不尽职,让孩子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浓厚。孩子们为了在一起,帮家长掩盖事实,反而成了社会帮助介入的障碍。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孩子,多么需要一双援助之手。但社会对穷人的帮助,远非一颗善心,纸上谈兵那么简单。

《Educated》是前年和去年非常火的一本书,估计很多人都读过了。美国的过度自由,让一些家庭的观念与社会的主流观念相去甚远。那么,这些家庭的孩子,在走出家庭的时候,注定痛苦挣扎。是教育,让作者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也是教育,让作者逐渐完成了与家庭的撕裂。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还是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在家庭和社会理念背道而驰的时候,将由谁来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Hillbilly Elegy》,中文翻译为《乡下人的悲歌》。一个中文读书会推荐的书。由此书改编拍成的电影今年11月release,可在Netflix观看。又是一个底层孩子走出困境的故事。然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一个励志故事,更是作者对社会底层穷人upward mobility的思考。当祖祖辈辈重复在酗酒吸毒家暴的循环中,将是什么带着这些家庭的孩子突破重围,摆脱贫穷落后愚昧?作者认为是家庭的稳定。此书收到美国保守派的赞誉,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美国底层白人从民主党转向共和党的原因。但遭到左派批评,认为此书削减了种族主义对底层白人转化的作用。作者写自己的经历,反映一种社会现象,与种族扯上关系有点牵强。因为作者娶了一位印度裔姑娘,很感激家教良好的妻子对他性格转变的作用。当有冲突的时候,他开始只会本能地愤怒,发脾气,是妻子教会了他沟通的重要性,让他避免了重复上一辈的悲剧。

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llbilly_Elegy

【初稿: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