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圣诞季
文章来源: 清风-细雨2013-12-20 14:47:22

 

 

又一个圣诞节就在时光街区的拐角之处了,真想踩一下刹车,让日子的车轮滚得稍慢一点,让我再流连一下两旁的街景。彩灯在每一个目光所及之处闪烁着,明的暗的,崭新的老旧的,映在潮湿的路上,也在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些许的跳动。索性把车停下来,在这老街上走一走,与匆匆奔向节日的人们擦肩而过。其实,闪烁的灯光很有些欺骗性,乍看满街的喜庆,经过的时候却发现并非每个店铺都挂了灯,有些是黑了灯的,它们默默地立在那绚丽的阴影之下。

圣诞节,或是如世界各地种种不同文化中最隆重的节日一样,带给大多数人温暖,期盼,喜悦,和幸福。恰如街边灯影下黑暗的角落,那些孤独伤心的人们在这喜庆中尴尬地无处躲藏。这样的季节让幸福的人充满欢乐,让失落的人更加悲伤。悲剧喜剧无处不在,而这个时刻,它们的对比度如此强烈。

走过了若干的圣诞季,有幸福快乐的,也有孤独忧伤的。翻开相册,里面记录了每一个幸福的圣诞,圣诞树,每一年的都是葱绿琳琅。树后的背景,树旁的人有很多不同,那是记录了不同的好时光。想一想那些没有被相片记录下来的圣诞,似乎有点模糊不清。。。

高中的时候,英文老师教我们很多英语歌,其中有一首是《平安夜》。很多段很多词,并不懂,她也不解释,就让我们跟着旋律唱。那样的歌让人感到莫名的安宁与幸福。我们班多数住校,一屋子的青春期少男少女们,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临睡前,大家几乎共处一室,竟相安无事。晚自习,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见翻书和写字的沙沙声。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很纯洁。

一个冬天的晚上,大约快要下晚自习了。突然,有人说今天是圣诞夜;突然,平日里静如止水的小脸上都难掩一种兴奋。不知怎的,一群人就溜出了校园,来到附近的一座教堂。教堂里外人山人海,大约当时北京可去的教堂只一两座,许多信徒从四面八方赶来,也有更多是如我们这般来看热闹的的学生。从门口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堂里是个漫长的过程,有一只温暖的大手一直牵着我往前走。终于来到金碧辉煌的大堂里,坐在里面的信徒们都唱着歌,前面很远的地方几位穿着袍子的主教正在做着什么仪式。我们站在旁边张望着,牵着我的那只手已经放开了,我悄悄看了看身边几位男生的脸,他们都一脸严肃地看着前面的仪式。

一群人又翻过了学校的铁门,回到宿舍。本想第二天肯定要挨班主任老师骂,谁想到他老先生提都没提。我很佩服老先生。多年后,同学们都记得那个圣诞,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圣诞节,有点神秘,有点心动。每次路过西什库教堂,我都跟身边的人说,我去过那里的。其实就是那个冬夜的一次而已。

刚来美国读书的那年,临近圣诞季,国际学生办公室为我们组织了一次活动。几位老生介绍了他们如何在远离家人的校园渡过圣诞,其中一位说看了很多的电影。那天活动尾声的时候,也放了部电影 - 《泰坦尼克号》。不知道他们为何选了这部让人伤感的片子,许是觉得多数人会喜欢吧。电影结束时已近午夜,随着Celine悠扬的歌声,屏幕渐渐转为黑色。黑暗中大家依旧沉浸在那个无法挽回的灾难,令人抱憾的爱情故事中。我的身边站着另一位中国留学生,他年纪应比我们稍长些,已经成家了,老婆孩子都还在国内。黑暗中,我感到他的手在脸上抹了几下。这时屋里的灯突然亮了,他急忙跑出了房间。他肯定是流了眼泪,又不想让人看见。我想,一个会被爱情故事感动落泪的成年男人是个好男人。

从此,圣诞节与看电影也联系到了一起。不外出的日子,点起炉火,裹在毛毯里,放几部片子,与片中人一起欢乐一起悲伤。

初到南加的日子,忙碌紧张,一不留神就到了年底。公司里部门的大老板是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高高瘦瘦,精神矍铄。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说起了过节的事,我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就算多放几天假而已。谁想到第二天,他找到我说邀请我去他们家过圣诞节。我居然答应了,因为真的无处可去。就这样与他的一家渡过了第一个南加圣诞节。在我们互致圣诞快乐而拥抱的一刻,我心中感到无限的温暖,我觉得他就像是我的父亲。

那个原本孤寂的圣诞因着长者的仁慈与关怀至今仍有温暖和馨香留在我心中。而我也明白原来这个节日也是个给予的季节,给予的不光是五彩缤纷的礼物,给予的关心感谢爱意会让这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盏灯亮起来。

 

下个星期就是圣诞节了,几位好友相约一定要在节前小聚一下。星期三的夜晚,酒吧餐厅里竟然挤满了人。杯觥交错,微醺即止,一年的日子静静地流走。打开了家门,闻到阵阵松香,新鲜的圣诞树已经立在了那里,心里的灯也呼拉亮了,又是一个温暖的圣诞。。。

 

清风-细雨

2013年十二月

 

最喜欢的一首圣诞曲,Christmas Eve/Sarajevo 12/24 by Trans-Siberian Orchestra , 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