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上当 – 读畅销书《五十种灰色》
文章来源: 清风-细雨2013-10-17 12:43:29


千万别上当 – 读畅销书《五十种灰色》


记得去年的某个日子,电视里在采访一位女性作家,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很温和,委婉地与主持人有问有答。她说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想要给读者一部成人童话,如同青少年的《暮光之城》。这部小说就是当时十分火爆畅销的《五十种灰色》(《Fifty Shades Of Grey》有中译为《格雷的五十道阴影》,或《五十度灰》)。
又一个日子,陪孩子去图书馆借书,近门口的书架上向来摆放着热门的书籍,如同百货店的门口显目位置一定是时令热销的产品一样。而我便是一名典型的消费者,就这样从架上把这本《五十种灰色》拿在了手里,虽然对它的内容全然无知。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我借了什么书。出我的意料,当他听到这满是灰色的书名后,瞪眼看了我一眼,“没想到你会看这样的书。。。”他幽幽地说。
“这书怎么了?老妈不能看么?”我以为他那听来中性的 “没想到”指的是没想到老妈的与时俱进,追赶时髦,而我则一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不屑。

 
昏暗灯光下的宁静夜晚,我翻开了这本书。一位外表平淡内心狂野,不经世事却敢于冒风险的大学毕业班学生安娜跃然纸上。她与翩翩潇洒的男子Christian Grey(格雷)不期而遇,坠入爱河。这位男主格雷可是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物,像布拉德皮特一样完美的五官,理查德吉尔一样的迷人微笑,阿拉伯王子一样的财富,最关键他还是单身,最最关键他居然看上了毫不起眼的小安娜,貌似一个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应当说整本书到此为止写得不错,情节铺垫,机缘安排,惊鸿一瞥般的男女主人公过电,读来轻松有趣。
当然,这本书肯定不是一部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否则它不会如此畅销。
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的深浅度(Shades),这些不同的深浅和与其它颜色相靠的程度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的五彩缤纷。灰色是介乎于黑与白之间的颜色,它的度也是由相对于黑或白的距离来决定的。正如我们生活中充满的矛盾,非黑即白的判断太过理想化,多数是黑白相间。黑与白的拉锯象征着正义与邪恶的征战。男主人公的姓"Grey" 恰巧就与灰色"gray"谐音,仿佛那挣扎的灰颜色。
对于安娜来说,与格雷相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天上掉馅饼。而我们知道天上是不掉馅饼的,掉鸟粪倒是有的。随着两人恋情的展开,男主的阴暗面也层层剥开。原来这位完美如阿波罗王子的男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怪癖,他沉湎于S&M (虐待与酷刑式的性爱)这种不可告人的变态性游戏,他一步步诱导安娜落入他的陷阱不能自拔,成为他的猎物。

当这部小说开始不厌其烦地描写男女主一次又一次的性爱虐情细节的时候,我开始翻来覆去地别扭,焦躁烦闷地往后翻页,开始后悔借来这本书,开始鄙视自己的盲目。其实,真正折磨我的东西并非是里面的性描写。我自觉是个视野开放的人,许多东西虽然不苟同但还是可以理解的。对里面描写的S&M, 咱不懂,不感兴趣,也没脸红心跳的感觉,所以先撇开它不说。
让我感到难以忍受的是作者贫乏肤浅的语言,连我这外语学英文的人都敢斗胆批评几句。比如她对人表情动作神态的形容词极为有限,有读者给她数了,说安娜‘rolls her eyes’ (瞥眼睛)25次,而每一次都招来男主打她的欲望。作者频繁地用安娜的“inner goddess ”(心魔)一词来形容她的心情,心魔这,心魔那,心魔让我这样,心魔使我那样。。。烦不烦哪,令人强烈怀疑女主的年龄和智商。
大量的重复用词又是本书的一大语言特色。有好事的读者做过统计,安娜动不动就脸红(flush ), 全书用脸红一词100遍整!还有无数次“英骂”(相对于咱的国骂 ,呵呵),39次“holy shits”, 30次“holy craps”, 18次”holy fucks” 等等。
另外,书里面的内容极其空洞,除了一次次的性爱描写,和女主人公近乎脑残,相互矛盾的逻辑思维以外,所剩无它。而读者我,就在那里数着,“得,又来了,”, 跳过若干页;“又脸红了”,“又inner goddess 小心魔了”,再跳过若干页。。。总是期盼着有什么突破,什么精彩到来,可我一不留神翻到了最后,还是如此重复着。
翻到了最后,我真有点想拍案叫骂了,虽然那不符合夜深人静的氛围。最要命的疑惑是作者到底要说什么?连篇累牍的S&M细节技术描写之后,作者想传递给读者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女主安娜自始至终似乎都是一个幼稚可笑,逻辑混乱,软弱可欺,毫无自信与安全感,甘作性奴的女子。她的思维,言语,心理似乎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她的想法与一些年幼被罪犯拐走强迫关作性奴的可怜孩子相似,比如思维被罪犯控制,害怕失去罪犯,甚至会对罪犯产生情感。可是,安娜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心智正常的女孩子。女孩子一时的不小心犯错是可以理解的,我一直期待安娜的觉醒,故事会有转折,无奈作者固执地让她继续下去,难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把所有S&M的知识都传授于人?最后几页的时候,安娜终于离开了格雷,在我看来有些勉强。作者并没有让安娜清楚地认识到格雷的阴暗,变态,与危险,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她有些害怕,自觉与他不匹配。当然,这样写或许跟作者为出续集做铺垫有关。
以上吐槽似乎主要针对女主,因为男主在笔者眼里根本就是变态狂,需要看心理医生。

所以,要说这里面写的是爱情,灰姑娘们要诈尸了;要说这里面是情色,潘金莲们要抗议了;要说这里面的语言,英文老师们要皱眉了。家有女儿的妈妈们,建议不让此书见光。女孩子们,年轻女士们,中老年大妈们,“Run Forest Run!”, 远离变态虐情之人,无论他有多帅!暴力与伤害无论披了什么样的外衣都不可能是爱情。做个自信,自爱,自尊,自重的女人。

骂了半天,其实这书畅销啊。因此,我也“Flush”一下,为自己脸红,就这样随波逐了流,只因它顶着畅销流行的名就借了回来。现在想来,当初儿子的那句“没想到”并非中性,而是委婉的劝诫  - “没想到”我是如此浅薄。 从前我也被人批判过,盲从了促销广告,买回来一堆垃圾。没用的东西再促销再流行,于我也是没用的。所以,今后一定先做调查研究,尽量不盲目掉进坑里。大家也千万别上当啊!

注:以上针对此书第一册有感,本人未读二三。


清风-细雨

2013年三月初搞

2013年十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