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杀死了“毛岸英”?
文章来源: ali882016-04-14 13:28:03

今天在文学城看到一篇好文,润涛阎:上世纪最大骗局:毛岸英毛岸青是假的

阎先生并非专业人士却能够作出这样的发现,实属难能可贵。正应了那句话:高手在民间。本文指出其中的一个不足并且提出自己的论点。

阎先生全文整体非常好,但是,说毛泽东要借刀杀人,故意泄露情报给美国人,要连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总司令、“毛岸英”一起炸死,这个论点不能成立。

当年用兵朝鲜,是太祖先点将林彪元帅,林称病推辞,这才又点彭大将军挂帅,可见当时太祖内心对彭大将军是非常倚重与信任的。毛太祖狂妄,挟战胜蒋军之威,梦想在朝鲜一战击败美帝,确立自己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领袖地位,所以几乎赌上了自己全部本钱。他是非常认真的,一切都要为能够打赢朝鲜战争而服务。所以他绝不会在这会儿要借美帝之刀杀彭大将军,更不用说要毁掉整个志愿军司令部。毛太祖想借朝鲜之战消灭林彪的部队和原来的国军,都有可信之处。但在当时环境下,说他借美帝之刀杀假太子,却是匪夷所思。你想,连刘少奇主席,太祖一个小指头都能够斗倒,“毛岸英”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生杀予夺,太祖高下在心,拿捏他不费吹灰之力,根本用不着那样费心机。 “毛岸英”死在朝鲜,最好;即使生还,太祖多谋善断,机变百出,“此计不成,又生一计”,有的是办法。

阎先生得出太祖要同时杀大将军的结论,大约是基于后来太祖与大将军在庐山反目成仇的事。那是后来的事。当朝鲜激战正酣之时,太祖与彭大将军并无芥蒂,太祖也正当用人之际,不可能对大将军有加害之意。他们在当时是亲密同盟,而决非敌人。

没有上面的“要连同彭总一起杀”的前提,下面那段“彭总会金大”,也就没有必要了。 其实彭总会金大这部分与全文关系不大,放在这儿,“假作真时真亦假”,反而对全文的主旨有损。

阎先生文章的主题是毛岸英毛岸青是假的,而且老毛对此心知肚明。 其实,毛太祖送“毛岸英”赴朝参战,本身就是这个论点的一个很大的证据。以太祖那浓厚的封建帝王意识,以及“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自私自利思想,不可能拿真太子去冒险的。而送假太子去朝鲜,既能够显示其大度与无私,让别人当炮灰当得无怨无悔,而如果假太子死了,还能够去除自己的心头之患,一箭双雕!这显然更符合太祖的一贯性格。

现在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前面说过,太祖不可能要同时干掉彭大将军、志愿军司令部和假冒太子“毛岸英”。那么,是谁杀死了“毛岸英”?

现在提出我的论点: “毛岸英”是毛太祖与彭大将军合谋害死的。

太祖确实有杀“毛岸英”之意,因为他假冒太子,还敢与太祖争女人。而假太子就真的死了,太祖又是最大受益人,所以太祖杀“毛岸英”的嫌疑很大。

阎先生的错误在于假设大将军是好人。其实相反的假设更加合理。 

首先大将军早就知道太子是假的。如若不然,大将军一开始就不可能同意太子去朝鲜,责任太大,谁也担不起。即使因为什么未知原因同意太子去,大将军对太子的保护那绝对是“藏于九地之下”。躲在后方地下掩体里就是了,有啥必要冒险上前线?我相信大将军宁可自己被炸死,也不会让真太子死,否则大将军将死无葬身之地,恐怕还有株连九族之祸。 

假太子被发配朝鲜,本身就包含丰富而特别的信息。如果太祖再向大将军明示或者暗示一下,假太子的命运就确定了。

“毛岸英”这样一个小年轻,对志愿军军事不可能有什么贡献,那为啥还要放在前线司令部?唯一合理解释是大将军要寻机害人!(看来剧情越来越精彩了! )

这种机会在前线多的是!而且大将军害死假太子,不但不会受到责罚,反而会受太祖的奖赏。

“毛岸英”可能确实是美军飞机炸死的,但那不过是大将军借美军之手而为,他和太祖才是真正的凶手。 

“毛岸英”显然对危险毫无觉察,到死都不知大将军与太祖的心思,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如同三国里杨修所说:"君乃在梦中耳"。

仿照阎先生的笔法,我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第一个提出“毛岸英是毛泽东与彭德怀合谋害死的”,这个可是我ali88发现的。版权所有,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