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美国的养老院(护理院)
文章来源: Alabama2018-02-10 08:12:02

最近, 在网上看到紫嫣淡染的一篇文章《美国养老院的一幕, 终身难忘》和吴友明的一篇文章《紫嫣淡染德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打动人心》, 这两篇都是好文章,紫嫣淡染叙述着她的亲身感受,尤其使人感到真实的情节历历在目, 打动人心。

紫嫣淡染叙述的那个养老院是个个例,我担心读者不要把个例推而广之, 错误认为美国老人院如此不堪, 因而自己年老之后不敢进入美国老人院。 其实, 大部分美国养老院或护理院是相当不错的, 或可被接受的。 熟悉我的搏客的网友都知道, 我的老伴患有脑退化症有9年的历史, 最后的三年半中,70多岁的我已无法照顾她, 只能按照医生的指示住进护理院。 开始, 我抱有同样的心情, 担心养老院或护理院中对老年病人是否有虐待的情况, 因为偶尔看到网上有报道有关虐待老人的情况。 她一共被转送三个不同的护理院, 我就分别叙述着三个护理院的情况。 据我的观察, 没有看到有明显的歧视和虐待。

美国的养老院或护理院分等级的,如果老人/病人能完全自理, 一般称为Independent Retirement House,  每个单元有一件住房, 一间会客室或起居室, 一间卫生间, 外带一只小阳台。有的带有小厨房,价钱稍稍贵一点。

在这种养老院里为老人准备三顿饭菜,有工人每周为老人打扫一次房间,有公共的洗衣机或房间有私用的洗衣机, 衣服要自己洗的。 如果, 想请人帮洗衣服, 另外付钱。 有大巴为老人集体购物, 也有小车送老人到医院看病, 这些都是免费的。 如果身体不适, 有护士给老人看病, 如病情严重, 送往附近医院就医等等。 但是, 没有专门护工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洗澡, 上厕所等等必须能够自行处理。 如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可打电话请求帮助。 下面秀两张照片, 这是我到晚年后将要住进去的养老院,名叫Rocky Ridge Retirement House。现在的价格每月3,000刀, 包括水电费用等等。这种养老院根据收费标准的不同, 服务水平也有高低,这点必须注意。

饭厅

下面说说我老伴住进不同的护理院。

一。

如果病人不能完全自理, 那就要进入护理院, 也分两个级别, Assisted Living 和Nursing Home。 Assisted Living是老人或病人还能自由行动(自行走路或依靠Walker自行走路)但是生活已经不能自理, 包括起居,穿衣,洗澡,大小便都需要护工帮忙,一般自己还能吃饭, 偶尔也需要护工帮忙。

如果老人或病人已经不能走动,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每餐必须有护工喂饭, 一切全都需要有人伺候, 那么这样的老人或病人必须住入Nursing Home。

我的太太第一次住入的护理院属于Assisted Living,名叫Ridden House, 离我家很近, 开车只需5 分钟到达,我每天上午陪她半天。 这个护理院有80个病人, 范围很大, 四周是病人住房, 中间有个花园,可供病人走路, 晒太阳。这里双人房间每月收费3,900刀, 单人房间收费4,500刀, 房间宽敞, 带有壁橱和卫生设备。每两小时有护工查看一下病人, 是否需要上厕所或换尿片。 有护士给病人按时服药。晚间至少查房两次。 病人每周洗澡三次,有护工帮助。

这个护理院和紫嫣淡染描写的差不多,但建筑高大,空气清洁,没有任何异味, 病人来往也不显拥挤。

这个护理院由于病人太多, 有时照顾不太周到, 比如, 我看到老伴尿湿了裤子, 需要换尿片,从打到电话到护工来到大约需要十分钟。我问过护工为何姗姗来迟, 她说在为另个病人换尿片。可见人手不足。

我老伴开始住入双人房间,三天之后, 由于老伴睡错了床给同房病人一拳打在眼眶上, 左眼青紫出血,还好眼球没有伤到。同房的病人也是脑退化症并有老年精神病, 我无法申诉,看着太太受伤好心痛。 我立即要求换房到单人房间才算安全。这个护理院只住了半年, 主管对我说:“她病情严重, 我们照顾不了她, 希望转院到一个较小的护理院, 对她的照顾可能要好些。”

虽然, 我对这个护理院有点意见, 但是据我观察,没有歧视和虐待老人和病人的现象。

供病人散步, 晒太阳。

宽敞的住房

二。

第二个护理院位于McCalla, 离我居住地远些, 大约高速公路20分钟左右。 McCalla 是个小镇, 有一个很大的护理中心。在这个中心分别有Assisted Living 和Nursing Home, 根据病人的情况住入合适的地方。 当时我老伴自己可以走动, 他们认为住在Assisted Living 比较合适, 月费也便宜许多,每月3,000刀,比市内便宜。

这个中心把Assisted Living , 分成几个小单元, 每个单元住16个病人, 房间比上个护理院要小些,卫生间也小些但够用。 大约有3-4个护工照顾16个病人。 由于单元较小, 病人有问题马上就会发现, 护工就马上处理。更为使我满意的是这些护工大多来自本镇的居民, 比城市里的护工要老实, 纯朴, 勤快。

“梅”去那里之后, 她非常高兴。 我问她有没有护工对你粗暴?她对我说:“她们(指护工)人人对我都好。”  只要她满意, 我也高兴。

老伴经常出差错, 摔跤数次,一次把自己的手指在门框中夹断, 护工立即打电话告诉我, 或需要紧急处理,要我尽快过去, 或者告诉我没有问题, 只是跌了一跤。

因为太太并有老年精神病, 有时发脾气要打人。 那些护工从来没有埋怨, 我看到后向她们道歉, 她们说:“没关系, 她是病人。 我们不会在意的。这里所有的病人都会打人。”

她在这个地方住了3年, 和护工们非常融洽。 如果我不在场, 她们每两个小时必定检查她是否需要上厕所, 或者需要换尿片。 这里护工们绝对不偷懒,因为每天至少要为她换4-5次尿片。 尿片需要自己买的, 所以我可以计算出她的用量。

这里如果她尿湿了裤子, 请护工为她换尿片只需一分钟, 准有人来帮她更换尿片, 几乎是随叫随到, 比上面那个护理院要好多了。

我和护工们的关系也搞得非常好, 如果有的护工为我老伴多做些事情,(如果带她到医院去看病) 我一般给些小费, 10刀, 20刀不等。护工们也非常愿意为她服务。

另外,有一点也要注意, 经常有家属去探望, 她们总要照顾得好些。 如果每月就去探望一次, 或根本不去探望, 她们肯定就会马虎些。 但是据我三年来的观察, 绝没有歧视和虐待病人的现象。

护工帮她刷牙

帮她走路

三。

我老伴后来因为肺炎住院,在医院中治疗三周之后出院。那时她体质很弱, 已经不能走路,只能住进Nursing Home。 这里每月费用6,000刀。

很大一栋房子, 总共住160个病人, 有单人房间, 双人房间, 还有三人房间。当人房间也很小, 而且两间房和用一个厕所。其实, 厕所对她无用,因为不能自行处理。 这时我老伴的一切全的由人帮助处理, 自己已毫无能力

护理人员特别多, 有医生日夜值班,可以对重危病人就地抢救。 这里多了一个康复病房, 有几个护士专门帮助病人提高他们的体力和智力。企图帮助病人使用轮椅和能够自己吃饭。  不过, 这些病人都已经进入疾病的晚期,就我老伴而言, 康复对她毫无用处。三天称一次体重, 有比较正规的病历记录。

这里的病人大多不会自己吃饭, 所以病人有护工分批喂饭。多数病人不会走路, 只能躺在轮椅上。

他们每周有些小型活动,请教会来人讲经;请小朋友来为病人唱歌;有慈善机构对病人慰问,给病人带点零嘴小吃, 或给每个病人发一条小毛毯,等等。

护工的态度和蔼,缺陷就是病人太多, 而且多是晚期病人。几乎个个病人要用轮椅, 因此房间, 厅堂都显得比较拥挤。

这里我必须提起, 美国有一个叫“Journey Hospice”的组织专门给予晚期病人一定的帮助和照料, 同时考察护理院对病人的服务质量。 我高度赞赏这个组织的服务, 不仅对护理院的工作起了监督作用, 对于病人和家属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他们告诉我以后不用再买尿片,均由他们提供;我太太后期进食困难, 他们送来了高能饮料;看她坐在轮椅上困难, 专门送来了可躺下的轮椅。所有这一切, 全部免费。 我曾经专门写了一篇博文有关“Journey Hospice”, 如有兴趣可以参考。

站不起了

在躺椅上晒太阳

我老伴在这里仅仅住了一个月, 就仙逝了。

最后, 再唠叨几句, 人总要面临老化,老人再健康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生龙活虎,病痛应该看做老人的常态, 自己要从容面对。 我看到太太的病痛全过程,她病了9年, 开始自己能够自理,到后期我伺候了她至少4个年头,临终前的两个月几乎天天在她身边。 我想没有一个子女能够做到伺候长期病痛的父母。

我有自己的打算,到我开车有困难时, 到我厌烦做自己饭时, 我就住进养老院,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个Rocky Ridge Retirement House。如果和我太太一样需要全面护理, 只能住进Nursing Home毫无办法。 重要的问题是要准备好住院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