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见闻
文章来源: Alabama2015-10-29 07:00:47

2011年回国之后, 由于太太的病, 我一直没有机会回国。 最近, 她在护理院(Assisted Living)护士, 护工的照料下, 病情显得比较稳定, 我就抽空回国一趟, 探望我两个年老的姐姐和女儿。

我在美国居住30年,思想,情感,思维和国内人士肯定大相径庭。要想了解中国现状,除了自己观察外,我想尽量倾听他们的意见,观点。我不轻易表态。

飞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啊! 我又回到了生养我的地方, 心中难免有点激动!

走出机舱, 进入机场大厅, 只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至, 不止是热, 带有较高的湿度, 闷热!我用推车推着两件小小的行李,随着人群,一路朝海关走去。 上下几个楼层,累得我汗流夹背,衣衫尽湿,差点虚脱。 我有点纳闷:“偌大的国际机场,为何不开足空调?”

出关检查人员态度严肃,认真,手续简单,没有检查我的行李物品,很快就让我通过,放行。

侄儿早早就在出口等我, 他的车就泊在机场车库。 车库挺大,有上下几层, 但泊位较拥挤 。 出口标记不清,导致几次走错路线。 倒车时又轻轻擦到傍边车辆, 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人,摩拳擦掌,似有打架的架势。 我从没有见过这种势态,只能闷声不吭气, 做一次缩头乌龟。侄儿頗有经验,下车鞠躬道歉, 好说歹说, 那个年轻人记下了我侄儿的姓名, 车号,终于放了我们走路。我问:“怎么这些人好不讲道理?”他答道:“这些人都不是本地人,外来的。 无道理可讲。”

出了车库, 转了几个弯, 便上大道。 水泥路面,四车道,很气派, 两边路灯林立。高速公路上车辆也并不很多, 从车窗向外一眼望去, 两边高楼鳞次节比,错落有致, 一派大城市的气势。 过了黄浦江, 便进入上海市区。汽车要上高架,侄儿开启了GPS导航。 我惊奇地问他:“你在上海居住50多年, 还不认识路?”他笑了笑说:“上海的高架越来越复杂, 没有GPS, 我真认不清路。”

上海的交通分上,中,下三层, 50年前, 只有中间一层, 即马路, 在马路上看到的是行人和公共汽车;30年前, 由于城市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原有路面上的公共汽车不够使用,就建地铁;目前上海的地下已经有了完善的地铁系统,上下班仍然拥挤不堪, 加之私人汽车日益增加, 10多年前就开始建高架, 即路面上方的车道。形成了上海固有的立体交通系统。我在美国30年, 去过诸多城市, 还没有见到如此复杂, 高效的交通系统。 我为之惊叹!

中国的高铁,全世界都在注意。 日本是最早建高铁的国家, 但只有新干线一条。中国的高铁虽然还不能说四通八达, 也已经差离不远了。 听说最近决定修建成都到昆明一线高铁, 以垫补西南铁路运行的不足。 原来铁路运行的速度是80公里/小时;后来有了动车, 提高到150公里/小时;现在的高铁300公里/小时, 在不远的将来, 要提高到350公里/小时, 也就达到了设计速度。从上海到北京, 以前坐卧铺车厢, 一天一晚才能到达, 现在只需6个小时。 酷!

美国正在试验超高系统, 1200公里/小时, 不过还在设计实验阶段, 有待时日。

随着高铁的兴起,各地的车站也换新貌。 就以南京新建的南站为例, 大厅明亮, 宽广(我有照片),服务区有高低档的饮食, 茶座。 茶座舒适, 供应咖啡和热茶。 价格不菲, 我要了一杯铁观音, 30元(相当于$ 4.6)。 傍边一位旅客要了一小杯咖啡, 40元。(在上海机场我曾经买了一瓶矿泉水, 价18元。 嘿嘿!敲竹杠!) 候车座位舒适, 再也不用站立排队,检票自动化,快速,省去许多检票员。 进站后再也不见旅客奔跑的现象,从容进站寻找车厢,车位。车内座椅有足够的空间, 比坐飞机舒服。另外, 高铁的车次增加许多, 给旅客带来极大方便, 再也不愁买不到票了。

再说高速公路,可以说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 八年前, 我去苏州上坟,墓区傍还是土路一条。 这次去上坟, 高速公路直通墓区, 十分方便。 此外, 从保定到沧州的公路, 也给予我很深的印象。

高速公路路面良好, 两傍绿化到位, 公路的路面比美国公路稍窄, 但已有足够的宽度。 公路仍然收费, 尽管建路时好像听说十年之后免费, 没有做到;公路上的运货车大多超载, 无人管理, 造成许多交通事故;两边的路肩, 原来是用于紧急停车之用,这里变成超车的便道。

我问:“造了这么多的高铁, 高架, 有没有因为豆腐工程造成事故?”回答是:“除了原先高铁一次责任事故外, 没有听说因为工程问题发生事故。”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全面管理好公路交通, 可能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要走。 尽管如此,中国的交通建设让世界为之瞩目,震惊,为之羡慕!

在国内除了上海, 北京那样的大城市外, 中小城市处处可见现代化的高楼。 我去看望我的一个姐姐, 她住在保定。 高铁还没有到达保定, 我从南京坐高铁到沧州, 然后有我外甥开车接我去保定。沧州是河北省的一个小城市, 从车站下来, 笔直宽敞的马路, 两傍新型的建筑, 还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馆, 哪里像个小城镇?我没有见过美国的城镇有这样的气派!

上海, 北京的高楼不用我介绍, 诸位一定清楚, 比纽约的高楼更加现代化, 只是有点别出心裁,有的楼盘像裤衩。

从南京到沧州的一路上, 只要遇到中小城镇, 边缘一定有许多成阵成片的高层住宅, 一般都有20-40层。 我拍了些照片, 将会在我的博客中与读者分享。 我问了好多我的亲戚,朋友:“中国需要这多的住宅吗?房价之高有人去买吗?建房需要土地,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够用吗?”他们笑我是“杞人忧天”。 这30年间, 没有出现过粮荒, 不用担心粮食不够;房价虽高, 还在往上涨呢;国人买了中国的房不够, 买房团还到国外买房呢。 当然, 他们也承认,有点浪费!

我姐姐原来是乐凯胶片厂的付总工程师(没有总工程师)和胶片研究所所长,英姿勃发,是中国开创彩色胶圈的第一代人, 现在已成了弯腰驼背的耄耋老人(85岁高龄)。她看到我非常高兴, 除了高兴之外就是跟我唠叨:“胶片厂不生产胶圈了,成了什么气候呀!”“我这辈子的研究都白搭了!”我只能告诉她:“科学有阶段性的, 你在那一阶段做出了贡献,垫补了空白。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我现在相机中用的一张储存卡能放4000张相片, 胶圈是万万不能的。”她说:“那倒是, 就连Kodak都不生产胶圈了。”

保定,尽管也有高楼大厦, 空气的污染不能不提。 秋季是保定最好的季节,雾霾较轻。 尽管如此,我看到的太阳像橘黄色的一个圆球,挂在空中,周围一片灰色, 不见蓝天。 阳光暗淡乏力, 阳光形成的阴影是灰暗的, 毫无生气。 路边也有绿化,但看不到树叶的翠绿, 叶面蒙上一层灰沙。 虽然,市政府也在尽力, 可以看到洒水车来回不停洒水, 可除不尽源源而来的尘埃。 一到保定我就感到喉咙发紧,气管不适, 连连咳嗽, 还好没有发烧。 我赶紧去药店买药, 一直到我回到上海,才有好转。

我问:“为何如此严重的空气污染?”他们的回答是:“北京要蓝天, 把工厂都迁到保定, 加上私家车越来越多, 空气污染近期无法解决。”我不太认同, 因为从保定回南京的路上, 华北地区严重雾霾, 直到南京近郊才有好转。 在宽广的华北平原上,大片农田,没有工厂, 没有汽车,但污染极其严重。

要治好雾霾, 可能要花上几代人的努力。

无论到那里,上餐馆是中国一大特色。 中国的饮食, 丰富多彩,美国不能与之相比。 餐馆处处都是,装修豪华。 无论南京上海, 所见的餐馆都比美国的餐馆漂亮,讲究。每个餐馆都设有多个单间, 在北方称之为雅间。 餐馆往往是客满的,价格不低, 一般中等餐馆每人平均花费150元左右, 相当一个人20多美金。 但保定比较便宜, 平均每人花费在100元以下。听我朋友讲上餐馆并不仅是为了吃,而是找个优雅的环境和朋友聊聊家常而已。观念在变化。我对饮食并不偏爱,一到国内,总是消化不良, 另外年龄大了,口味淡了。 我就不多谈饮食。不过, 我在博客中提及我喜爱吃面, 73岁的我,灵岩山上不去了,老和尚的素面吃不成了,还是驱车前往“朱鸿兴”吃了一碗焖肉面,解解馋。

近年来部分的国人富有了, 旅游兴趣大增。 有钱的去美国,欧洲,澳洲; 中等富有的去日本,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平民阶层也乐意在国内旅游。 不过,他们提醒我,国内的旅游团常常强行游客购物,有打死,打伤游客的个例。即使没有过激的肢体动作,语言上的冷嘲热讽也令人难受。 白领阶层往往喜欢自定旅游路线,而不会参加国内的旅游团队。

讲到咖啡, 好久不喝咖啡, 有点想喝。 路上也有不少咖啡店供应咖啡, 有各种名目的咖啡, 我记不清了。 但多数价格昂贵, 而质量低下。 要喝咖啡还是要到Starbucks,比较正宗, 没有变味。

在南京时我去了莫愁湖,玄武湖, 中山植物园, 对我的启发很大。 园林管理良好,到处可见清洁工人认真扫地,园艺工人登高修枝,一些艺术技师聚在一起,讨论盆景的摆饰。满园游客穿戴靓丽,喜气洋洋,悠然自得。 有跳交谊舞,有跳广场舞的,有练功的,有唱戏的,有练琴的,吹号的,有在地上练书法的,有坐在树荫下玩弄手机的,有依偎在一起的中年情人, 有大方而热情牵手的男女青少年。。。。。。真可谓歌舞升平, 一派和平气象。 由此,我被眼前的情景深深的感动。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出50 年前园中的景象,变化之巨真可谓“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我不太愿意谈论政治的, 在我的博客中说起过。 但作为好奇, 我问:“为何习大大在阅兵时面无表情, 毫无阅兵应有的气魄。”嗨! 国人自有解释:“虽然是庆祝抗战70周年,胜利了, 但付出的代价是上千百万人的生命。 能面有喜色吗?”我一听, 欣然同意!在美国我还没有听过如此解释。好奇, 再问:“中国为何不能多开放些自由?”回答竟是:“中国几千年的专制, 根深蒂固。国人习惯了逆来顺受, 太多的自由反倒手足无措。” 嗨! 我这位朋友一上话题滔滔不绝,款款而谈:“你说西方民主自由吗? 我看不见得,英国和日本还有皇帝呢。 你说, 中国能有枪支的自由吗? 显然不能。 中国如果有议会制,能有30 年的高速发展吗?中国如有茉莉花革命, 不也成了埃及,叙利亚了?”他接着说:“现时的中国,好比唐朝盛世!”看来,国人和美国的华人观念上有很大的距离。我默默的倾听着,静静地思考着。

那么,中国还有没有急需解决的问题?有! 他们十分肯定地回答:“污染,贫富差异,贪污腐败,民族矛盾,党内斗争。”我说基尼指数已经达到危险程度,会不会引起动乱?他们认为基尼指数并不适用于中国, 因为国人多半逆来顺受, 造反精神并不强烈, 加之中央已经着手为7000万贫困人群脱贫, 由此引起暴动可能性不大。 危险来自宗教,民族矛盾和党内斗争。 有些人认为, 高层并不稳定, 政变的可能是存在的。民众只需安定,由谁当权关系不大。

我所了解到大部分民众对习大大寄予希望, 反腐大快人心。对于习大大对外强硬态度给予理解和支持。对俄国怀有戒心(屡屡提及海参崴), 对日本大多愤恨,八年抗战记忆犹新,支持军队对日本开战。对南海诸国嗤之以鼻。尽管如此,大批国人去日本旅游,同时大量购物,主要是电饭锅和马桶盖,也有日本食品。日本人并不忌讳高层与中国的争斗,赚钱放在第一位,旅店,购物中心配有能讲中文的小姐, 以拉拢中国顾客, 有意思的是每到中国节日, 有些日本商家会贴出喜庆标语, 如“欢庆中国中秋佳节”之类。 民间的互动和政府一级的态度大相径庭, 形成鲜明对照。

这是一次走马观花, 道听途说的采访,只能说沧海一粟, 没有针对性,也没有代表性,更不可能提及准确性。只是想趁回国探亲,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现状。错误之处, 请于指正! 谢谢点看!

 

附两张上海立体交通图。(不是我拍的, 网络上转来的, 出处不详。)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