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记馄饨?跃进饭店!
文章来源: 石假装2011-09-09 01:31:40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自从网友jjzz在跟帖中说想再吃一次锦州的杜记馄饨以后,我就一直在记忆中搜索杜记馄饨,怎么也想不起来,怀疑自己没有去过那么高级的店。就算没吃过总该知道它在哪儿吧。百思不解,给锦州的叔发短信:知道杜记馄饨吗?回信:锦州人没有不知道的!

         我就不知道,我算不上锦州人了?从车站前数起:老马路、北门口、福德街、烧锅大坑、百货大楼,哪儿有我不知道的?偏就不知道杜记馄饨。

           20118月,我去锦州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刚聚齐我就问:杜记馄饨在哪儿?

“解放路和老马路交叉处的西南角,电业局旁边”,一个同学解释说。

“那不就在咱校斜对面吗?”我确认。

“对对对,就是那儿!”谁抢着回答。

“那儿不是叫‘跃进饭店’吗”我又不解了。

“那儿文革前文革后都叫‘杜记馄饨’,就你搁咱这嘎那晚儿叫‘跃进饭店’”。这个解释最全面彻底。

“杜记馄饨”的店名私有制味儿太浓,在那“灭资兴无”的时代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杜记馄饨的棋子烧饼也同样有名。“棋子烧饼”顾名思义就是像棋子那么大的小烧饼,有肉馅的也有糖酥的。跃进饭店时代也只卖馄饨和烧饼这两样,不过烧饼一律是面向工农兵的那种无馅大烧饼了。

跃进饭店门帘不大,细长结构,有两个门。对着街角的那个门是正门,进门左手是上半截玻璃下半截木制的柜台(或叫窗口),先买票再取烧饼馄饨。中午来吃饭的人很多。一碗馄饨一个烧饼,两毛来钱就可以解决一顿午饭,我也去过。不记得馄饨馅的味道,只记得大大软软的皮中间有一小嘎达咸味儿。这倒不影响我喜欢它,从小就觉得馄饨是吃皮的,薄薄软软的皮顺着舌面颚面滑进嗓子,那是吃馄饨的妙觉。

后来肉和细粮极缺,跃进饭店虽然开着门,但没有东西卖。准确地记得1974年春夏之交,刚刚升入中学2年级的时候,我们4个女同学下午经过那里,看到里面卖粥,上面撒着一层油炸的小面球,每碗一两粮票8分钱。我们几个被上面的油炸面球吸引了,以为下面的粥是油炒面之类的东西。4个人商量、讨论,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每人买一碗吃。

饭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4个女孩围着一张桌子,甜嘴叭舌地吃了上面的油炸面球(其实就是炸什么东西剩的渣滓),再吃下面的粥。这是什么粥呀?不就是稠苞米面粥吗?粥里碱面多得能吃出咸味儿来,稠得能用筷子挑成块。那时一般人家每天肯定吃一顿苞米面粥,谁会花钱在外边吃这么难吃的东西。何况8分钱对中学生来说可算大钱,冰棍3分一支,34分钱就可以买山楂、安梨什么的。几个人谁也不想再吃下去。

“咱把它一齐扣在桌子上怎么样?”谁提议说。

“行!”异口同声。

123!” 就像把蒸肉碗扣到盘子上一样,4个女生一齐把粥碗扣到桌面上,然后迅速走出了饭店。

说来也怪,扣粥以后就再也不后悔自己那8分钱了,开始想像收拾桌子的服务员怎么骂我们的了。那以后谁也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就像在游泳池撒过尿的人从来不说一样。

后来的30年中,我收拾饭桌的时候不止一次想过扣在桌面上的粥该怎么收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能怪跃进饭店呢;我们小时太不懂事,太淘气……。

那年夏天,辽宁进口了一批饲料小麦充当百姓口粮,蒸出的馒头又黑又粘,不知跃进饭店用它作过馄饨没有。扣粥以后不敢在跃进饭店那边走,再也没有看到过里面的情形。

……

叔一大早来电话:起来了吗?我带你去杜记馄饨吃早点吧。

想去,想跟当年扣粥的几个同伴一起去,所以谢绝了叔。
  
    
                        杜记馄饨近影(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