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医改之灾——看电视剧《心术》
文章来源: 点缀2012-05-21 09:38:56




                                                 电视剧《心术》片尾曲 “感动”于毅 演唱




触目惊心的医改之灾
——看电视剧《心术》


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空镜子》,由于是生活中的故事,又因为有陶红,姜武,牛莉这样的荧屏红星担纲主演,所以这部电视剧给人印象很深,这些演员的和他们所扮演的剧中人也让人们感触良多,久久不忘。

现在又有一部电视剧与《空镜子》类似,可以说是当今社会在医患关系上的一面镜子,不过这面镜子不是空的,却是真实而生动的。镜子里面有医务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精湛医术,为此他们深受患者的信任与爱戴。可是还有他们的辛苦与压力,更有他们的辛酸与屈辱。

《心术》开中国电视剧的先河,是第一部以医院为背景,以医务工作者为主角的电视剧,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们在事业与生活等诸方面鲜为人知的故事,把这个受人尊重,然而在医疗制度的改革中,又被人诟病的群体展示在公众的视线之内。从而让人们可以近距离地直面并了解他们,包括他们的工作与个人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内心世界。
 

就像《蜗居》一样,这部电视剧又在社会上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因为它所反映的问题虽然在表现上不一样,但是在属性上却都是一样的,都是关系到民生的社会重大话题。《蜗居》讲述的是人与房子的关系,人在天价房子满前,要么望洋兴叹,要么当一辈子房奴。当然这里面还有以权谋私,婚外恋,所谓小二小三的热点问题。

《心术》揭示的现象则更是广泛,而且话题更鲜明现代,画面更新颖震撼。从医术医德,救死扶伤的精神,到医患关系的对立紧张、互不信任,再到“医闹”和医药代表这样的变态衍生物所带来的灾难与困惑等等,医改以来所显现的主要矛盾,在《心术》里都被毫不避讳地拿出来示众了,从中既暴露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鞭打了一些人钻改革的空子,火中取栗,中饱私囊的恶劣行径.

没有人否认中国改革开放
30年来的成就。中国的国力与民生水准都得到了史无前例地提高,一夜之间大国崛起,中国的成就令人刮目。可是在民居,教育和医疗上一下子就进入了市场体系的做法,却是极大地危及和伤害了民众的利益。因为高昂的房价,学费和医疗费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完全超出了一般社会大众的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

这便是《心术》所反映的医患关系紧张,从医人员不被社会尊重的主要原因。想想吧,一个检查动辄一万两万,一个针剂也要成百上千,一个手术要五万十万,住的是病房,花费的却像是旅馆房间的费用,等等,等等,这样的医疗成本,对于月薪只有几千元的工薪族来说,实在是无力支付。于是人们就把不解与怨气,惊恐与仇恨一股脑都发泄到医疗部门和医务人员身上了。

《心术》在这方面有大量的披露,因此可以说这更像是一部记实片。人们看到剧中那些火爆的场面,那些被冤屈的医护人员,还有那些趁火打劫,制造事端的无耻之徒,心里就不能不疑问,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谁是罪魁祸首?难道这是改革的错误?还是它的必然代价?但不可质疑的是,这是医改之灾,在这场灾祸中,病患是受害者,医院与医护人员是也是受害者,而且更是替罪羊。

在剧里面,医护人员曾经一语道破了天机,那就是如果所有医疗都是免费的,那么即使是医疗费用再高,也决不会发生医患矛盾。如此一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现有的医疗制度不是免费的?如果说台湾毕竟是个弹丸之地,她的全面医保不足以说明在大陆也具有可行性的话,那么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全民医保是不是有可取之处呢?

如果这些还都太复杂,中国不能一步登天,如法炮制的话,那为什么要一下子就放开医疗单位的收费标准,使医院进入商业经营呢?民众的收入还是原来的水平,看病、买药、住院、医治的费用却一下子与欧美发达国家看齐了,面对此种局面,老百姓怎能不怨声载道,民怨沸腾?而且《心术》里面也就不能没有那些惊心动魄的不正常场面了。

《心术》所反映出来的现象,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包括医疗在内,与民生攸关的一切方面都快速市场化的社会,然而民众的意识与收入却远远没有市场化,所以医院就成了战场,医护人员就成了代人受过的受害者,医患关系因此而被严重扭曲,并变成了严重的对立关系。这样的局面发人深省,不能不多问几个为什么?

《心术》里有一个别开生面的称谓,叫“医闹”。所谓的“医闹”,就是在医患关系紧张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服务方式和以此为职业谋生的人。他们自称为“医疗纠纷代表”,实际上就是替心术不正的讼棍式的患者家属服务,在医院里闹事,干扰医院工作,威胁恫吓医务人员,以达到他们在医院身上榨取利益,获得赔偿的目的,这样的行为与从业人员被简称为“医闹”。

朗朗乾坤之下,现代化医院的门里门外,有医闹这种怪胎的存在,绝对是医改的耻辱。对此,做为受害方的医院束手无策,可是也不见有关部门加以制止或取缔,并且任凭发展,简直就成了一种社会闹剧与公害。从剧情中可以看出医闹不除,医患关系没有宁日。医闹还在,医改就远未成功!

在剧里还有一个令人痛恨之极的人物,那就是一个名叫刘娟的女人。她为了猎取男人做他的老公,竟然不惜用尽一切下流手段。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人的私德问题,危害再大,也不会大过几个男人或是几个家庭。可是这个女人之所以这么得凶恶猖狂,也许正是她的身份令她有恃无恐。

中国实行医改后,马上就有“医药代表”这个掮客群体应运而生。这些人代表药厂或医疗器械制造商向医院游说,把药品和医疗器材等卖给医院。为了获取生意,他们无所不用其极,药费和治疗费迅速暴涨上去的直接始作俑者就是这些人,他们用来行贿医院的费用连同他们和厂家获取的暴利,都被转嫁到患者身上,由患者买单。医患关系也由此开始紧张。这群人是医改的蛀虫与毒瘤,为一己私利,为病患雪上加霜。他们的德行,实属臭名昭著,千夫所指。

《心术》让人们看到了医改像个怪兽,由于它的出现,令糟粕泛起,乱象丛生。不仅患者负担加重,医闹,医疗代表这些丑陋的东西也都滋生并浮到了水面上。同时也看到以病患刘三妹的儿子陈力为代表的、那些状告医院的居心叵测之人的卑鄙与无耻,还有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下流媒体从业人员。这样的人和事可是三十年前所没有的。今天不仅有了,还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造谣惑众,借以从中获利,危害医患,扰乱社会。

看了《心术》就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就知道医院有多么惧怕他们,医护人员又被他们欺负成什么样子。电视剧的一开始,就是一个优秀的脑外科医生被逼离开了心爱的工作,不过后来他竟然也去做了法律顾问,利用一个案子,也用了一个卑鄙的手段,报了医院对他不公的一箭之仇。一时间救死扶伤的医院成了众矢之的。这不能不说是医改带来的负面变数,既是触目惊心的医改之灾,也是全社会的莫大悲哀。为什么会这样?随着电视剧《心术》的问世,不仅问题被提了出来,答案也应该是一目了然了。



电视剧《心术》链接:
http://tv.sohu.com/20120502/n3421495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