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来路》32 人生充满了玄机
文章来源: 亦相宜2011-02-10 09:01:27
文颢早文雯一年大学毕业。
文颢因为学校不好,他又不喜欢他的炼钢专业,所以决定换专业考研。
他报考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研究生,导师是我国光学仪器方面的著名专家,后在九一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考完后,文颢正巧在上海做毕业实习,就跑去光机所打听结果。
导师告诉文颢:“你考上了,考得很不错!尤其是数学,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九十八分,第二名才八十分。专业课,没有数学考得好,但你作为外专业的学生,靠自学能考到这样的水平,很不简单!正式通知招生办马上就会发出,回去等通知吧。祝贺你!”
文颢高兴得几乎跳起来!那时候——七八级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就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更何况是换专业,而且换的还是特热门的专业!
他回去时正好经过所招生办公室,便跑了进去,打听他们何时发出正式录取通知……
“你在申请表上说你父亲犯了政治错误,是怎么回事?”招生办的人问。
“我父亲是在文革中犯了错误,但他是好人犯错误,他们那样一棍子将人打死是不对的!”文颢太幼稚了,兴奋得忘乎所以,以为自己已经被录取,可以大胆说话了。

一纸未被录取的通知,将满怀期待中的文颢打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
他立即又赶去光机所,导师不在,所招生办的人说:“你对你父亲的问题认识不够,所以没有被录取。”
文颢做梦都没有想到,就他的那两句话,竟断送了他的这次升学机会!他怀着一线希望分别给报考的导师、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情况。
导师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清高、求实、直率!他很快就给文颢回了信,对文颢未被录取表示惋惜,说多年来的极左路线的影响仍然存在,不过情况在逐步好转,要文颢不要灰心,正确对待,来年再考。
文颢爸爸的一位好朋友和国务院一位副总理是关系不错的老同学,他将文颢的信递给了那位副总理。那位副总理批了字后,将信转给光机所的上级机构中科院,要中科院给予答复。
中科院的答复是,名额有限,因文颢的英语成绩较其他考生稍微落后,故未被录取,与其他无关。
这种事情,已经决定了,要推翻是很难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任何事情,真要做总是找得到理由的。
事实上,光机所录取研究生对英语成绩的要求是六十分。文颢考了六十多分,是没有考得很好,但完全符合要求。无论是根据总分,根据专业课考分,根据数学考分,或根据其他任一课目的考分,都没有理由不录取文颢!而他们却拿英语成绩出来说辞,怎能让人心服?!
文颢又一次经历了和考大学那次一样的打击……

人生充满了玄机,有时候一个偶然便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如果文颢当时不在上海,如果文颢不急着去打听结果,如果文颢没有鬼使神差地进去那扇招生办公室的门……那文颢以后的路也许就会大相径庭?

文颢毕业时谢绝了留校,被分配回家乡的钢铁厂。
这家钢铁厂离家很远,每天上下班路上得花费三四个小时。大学生第一年还得下车间,和工人一起三班倒。
那条去钢铁厂的路沿线都是工厂,总是灰蒙蒙、暗沉沉的,一如文颢的心情……

文颢考研落榜让文雯再次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父亲的问题没有过去,父亲的问题将会一直影响哥哥和她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