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兼答方舟子:美国医学博士相当于中国医学学士
文章来源: TNEGI//ETNI2012-07-22 05:17:02


常识:美国的医学博士相当于中国的医学学士

请参考以下新闻和评论:

方舟子曝:厦大女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学位造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7/21/1880100.html 

最近,可能是迄今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民间“打假”干事方舟子先生又有动作,打了厦门大学医学院傅瑾教授的“假”。傅瑾是否获得过方舟子文中所指称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方舟子在其“打假”的文中说“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即使是学士,也在美国自称医学博士,然后去(美国)做博士后”。
   
如果傅瑾确实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以国内的医学本科学历教育去美国做医学研究的博士后,那么,她在向美国的大学申请博士后机会时使用“MD的称谓是公平且合理的,因为这不是自称,而是以美国的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地位,美国的医学教育和学历评估机构ECFMG (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 以及WES (World Education Service) 对中国、英国、印度以及其它国家的类似医学教育(中国称医学本科)的学历予以的评估、认证和认同。
    反向思考一下,我们也就可以知道,美国的医学基础教育也就相当于中国等国的医学本科教育,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相当于中国等国的“医学本科”学位,因此,人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无数大学的医学院里,无数的医学教授都只拥有相当于中国的“医学本科”的学位。事实上,中国的医学本科学位教育的课程和技能训练远比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要丰富,因为中国的医学院提供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而美国的医学生要在毕业后通过了医师执照考试才能开始临床技能的训练。这个训练一般是三年,而中国的医学院在五年制医学教育中就已经引入了一年半的临床实习和技能训练。所以,一个刚毕业的美国“医学博士”或许在临床技能水平上比一个刚毕业的中国医学学士差很多。
   
可是,为什么唯独美国这样认同中国以及英国等国家的医学本科教育相当于美国自己的“医学博士”教育呢?这是因为美国的医学基础教育是学位后教育,也即一个人如果想进美国的医学院接受基础医学教育的话,他 / 她必须至少首先获得一个任何其它学科的本科学历(文科、理科都行)。而美国的医学基础教育与中国、英国以及其它国家以“本科”为医学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认同中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的医学本科学历相当于美国的医学博士学历的原因。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由此可见,美国的医学学历教育是一种高成本教育,值得重新评估,但历史的习惯很难改变。
    正如笔名为
wxc5678的在文学城上对方舟子的上述言论作出的评论一样“老方看来也没搞清楚。医学院的学制在全球并非一致,中国以及大多欧洲国家医学院毕业生都是学士学位,在美国都称MD。……,严格说来,医、商、法这三类学位大都不是我们常说的狭义上的博士(研究类),这些专业类学位与研究类学位有很大的区别。方舟子号称是美国通,其实还是科举制度的等级制度思维。”
   
所以说,方舟子是在以自己的价值观对一个普遍的习惯作出的判断,而这个判断有误,因为并非只有中国的医学本科被美国认同为“医学博士”,其它国家的医学本科也享受同等对待。
   
因此,即使傅瑾没有美国的PhD学位,如果她以在美国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接触到了专题研究的前沿领域,她同样有资格在中国的医学院里做教授。
   
我曾听说过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一个中国人,在美国读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转行进入美国的医学院读医学博士学位,通过美国的医师执照考试后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这位先生付出的精力也是很大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美国的外国医学学士们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美国的医师执照考试并开始了在美国的行医生涯。与美国本土的医学博士们相比,他们在学历教育上的付出是非常少的,而他们无论是在医学博士后研究领域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并不比美国的医学博士们逊色。例如,昨晚与一位以前的老邻居相聚,她是国内第三军医大毕业的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后两个学位是研究性质的,与临床技能培训无关),来美国做基础医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不久就开始美国医师的执照考试,通过后得到了住院医师的训练机会,三年后的今天,她在结束住院医师训练的考试中战胜了所有同行,包括好几个美国本土的医学博士,赢得了同行的高度称赞!
   
最后,我们可以将美国人把国外的医学学士翻译为相当于美国MD学位这一行为看成是语言上的意译,因为直译的结果让美国的普通民众不好理解,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个翻译的结果看成是美国的学位评定机构赠送给来到美国的外国医学学士们的一份厚礼。理解了这最后的两点,那些好妒嫉的便应该平心静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