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理逻辑论证究竟谁是“唯物主义”
文章来源: TNEGI//ETNI2011-10-21 20:30:21


以数理逻辑论证究竟谁是“唯物主义”

按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有神论是暗通款曲,而唯物主义者几乎都自称是无神论者和科学主义者。让我们从对整个宇宙世界的以下划分来看看究竟谁是“唯心主义”,谁是“唯物主义”?
   
根据人类对其外部世界以及自身大脑内部的认知行为本身的知性程度,整个宇宙世界的一切存在(记为集合W)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连接的部分:
   
1)可知存在,即在既有条件下对其部分地有所知,但尚未完成对它的全知,记为集合A
   
2)已知存在,即在既有条件下对可知存在实现了对它的完全认知,记为集合B;
从而我们有:
   
3)未知存在,它是相对于已知存在而定义的,从而它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记为集合C
   
4)不可知存在,它是相对于可知存在而定义的,因而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记为集合D
于是,人类整个的知识系统(记为集合K)就可以记为:

   
          K = AUB (读作AB)         

U在此是集合的并运算符号。由于CD都不可能被包含在K中,所以,人类的知识集合K是关于整个世界的一个残集,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全部存在是以下集合的表达:

          W = AUBUCUD

而科学(即一切真理性知识,记为集合T)仅仅是小于K的一个子集,因为K中必定包含着另一个非空子集,即错误性的或歪曲性的知识或谬误,记为集合M,从而我们有:

          K = TUM = AUB

从而,T同时存在于AB中,而M亦然。这就是说,科学和谬误都只存在于可知和已知的世界里而不可能存在于未知和不可知世界里,从而,关于神的存在是否是一个谬误不可知!
   
于是,最后剩下的问题是,CD在哪里?它们与ABK有关联吗?既然它们是未知和不可知的存在,我们怎么能断定它们与K之间存在关联呢?由对W的定义可知,CD存在于与AB相联系的存在里,它们是修正AB的重要知识来源,从而对ABK构成了有意义的存在,因此,对神的未知和不可知对我们有意义。
   
显然,否定未知和不可知的存在不是“唯物主义”应该采取的哲学取向,而恰恰是“唯心主义”的哲学取向。如果哲学需要一个一元化而没有矛盾的基础,那就是承认W对人类的上述4个知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