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律\'与和谐的零碎
文章来源: bymyheart2014-07-30 09:24:14
律的一些联想
天早晨开始跑步时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热身时间,才能跑顺当,这时候跑步才进入一种韵律,既不累也有一定的速度.心率保持在一定的速度中节律,呼吸也是,身体摆脱了滞涩不畅和沉重感,由于血液循环在运动中兴奋而带来更多的新鲜氧气,同时又随呼吸出汗排泄系统的开放加速了代谢的运行,身体里各种激素水平也被调动起来,整体进入一种良性的身心欣快的状态,节奏合适的韵律就是运动产生的动态中的和谐.律是不乱,动而有韵是美而快活的状况.
这个合适的节奏依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在不断的提高和修正中。
读帖
关于律与节奏形成的和谐新体会是从练习书法里感觉到的.一篇字写好了有一种和谐韵律在其中,它是一种动作的搭配适中,凝神定气,不散不滞.
读王羲之的兰亭叙帖,通篇有一种韵律感和张力,我一直相信王右军一定是喝到半醉以后才开始研磨、铺纸,挥毫,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因为它淋漓潇洒,飘逸通畅,抑扬顿挫.运行走笔毫无涩滞,天上人间俯仰自如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
若无酒精的刺激,循规蹈矩的士大夫是写不出来的,即使他是书圣.
另一篇名帖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
那满纸悲怆苍凉读到“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不由得你不擦一把泪.那漉漉的湿柴,烟雨濛濛怎么能不潮湿了你的心情和眼睛.诗人的心情境遇在字里行间浸润,穿过近千年的时间在笔墨中奔波,正是这个“势态”布局成就了这一幅字的艺术高峰.
每个写字的人写的都是性格和心情.书法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千古绝唱的精品一定是笔墨以外的合成.
读古诗古帖流泪,嘘吁叹谓,这张力多大?寒食帖整体的气度意境搭配远远地超过了每一个字具体书法所表现的意蕴.
自律
自我的控制能力其实与心理健康,神经系统的健康有关.这是从对儿子的观察中体会到的,也是自我内观时看到的.人的许多行为背后都是生物性的动因,神经系统的健康,使人能具有学习的能力,教育终究只是对健康的具备学习能力的大脑才有作用.
自律的能力在先天的生物基础上加上后天的培养修养是人的一种能力,继而上升为一种品质.自律延伸为守候,耐力,自信以至于与他人的合作,前观性的洞察力,以致于完成一个事业并成功.那个心理学的实验对一群小孩子即刻吃糖还是等待一段时间有奖励再吃糖的的长期追踪表明,当年无法等待的孩子和坚持到最后的孩子成年以后的比较,证明能守候的,有自控能力的孩子后来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前一组人.
像儿子这样自闭症神经系统出问题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受到极大的干扰和破坏,当他进入一个念头就无法自控像放电一样进入另一个干扰状态,变得强迫,使认知的所有能力都被屏蔽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