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籍后的困扰:中美打起来怎么办
文章来源: 杨非羊2015-02-15 22:53:47

入籍后的困扰:中美打起来怎么办

杨非羊

    羊年前一位在美国大通银行工作并获得一个高级职位的朋友请我吃工作午餐,本来想谈谈谈谈金融行情的,结果我们却谈到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中美打起来,华侨怎么办?

    在聊天中,我那位朋友无意中说,她马上要回中国休假半个月。我说可以好好放松下,见见老同学和朋友。她说,这次不打算见任何老同学和老朋友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以前他们也许不知道她入籍了。去年聚会的时候,突然有人在知道她入籍的情况下,问她:“你入籍宣誓为要为美国而战(入籍表上有一条说“根据法律我愿为美国拿起武器“),如果中美打起来了,你怎么办”?

    她告诉我,她当时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次聚会后,她就不再好意思和老同学见面,特别是他们已经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位置。

    我看到她很沮丧的样子,很快就告诉她,今年回去,同学们对她的态度一定有180度的大转弯,保证没有人再提这个问题,一定还会非常热情的对待她。她不解,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我给她讲了如下几点道理:

    我说,他们以前为什么不提出个这个问题,唯独去年提出来了? 那些从大陆在过去三十年移民美国并后来入籍的人,在他们入籍的时候,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想到中美要打仗。在中国大陆现在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去年有人说“中美之间必有一仗”。这个说法并成为中国的主流观点(中国的主流观点不是指观点被大多数人接受,而是指被政府所背书),所以那些人才提出那个问题。如果中美之间真的要打仗,许多中国人不会轻易的入籍的。

     爱国主义这个东西只有在战时或战争即将来临的时候才会有真正的意义。到今天为止,有哪位美籍华人认真想过中美之间会打仗呢?这个问题只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提出来的,这个提法完全符合当权者的宣传口径,所以变成了主流。想象一年前的中国外交,完全是鹰派的观点占上风,和日本要打一仗,和菲律宾要打一仗,和越南打一仗,和美国一仗不可避免的观点甚嚣尘上。他们說,凭什么美国做老大,凭什么美国当世界警察。有些人在这种思潮下,公开地或不经意的想,中国梦就是要做世界老大的梦。我们中国人也要当世界警察。这是提出入()籍后为谁打仗那个问题的背景。

     而到了去年年底,汪洋在美国公开表态,说美国还是老大,还需要美国做老大。同时,中日关系以及中国和越南以及菲律宾的关系,官方都往“柔性”方向发展。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下滑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那帮跟着官方“主流”走的人,不会再提中美之间必有一仗的荒谬的假问题了。

      “爱国主义”这个词不是没有价值观判断的。爱国内涵指的是什么?它是指保家卫国,还是支持政府对外的任何行为?在自己的国家受到欺负或侵略时,人们应当拿起枪,保家卫国,正如抗日战争时期那样。可是,在平时,爱国主义是当权者用来“维稳”的工具,操纵舆论的人将国家行为的正义性和背后的价值观都抹去了。不是所有的国家行为都是正义和要支持的。我们能够认可二战时期的德国人爱法西斯的德国吗?在那个非正义战争面前,真正爱国的人应当是反战。在越战中,美国的许多青年出来反战,你说他们不爱国吗?

     爱国主义在18世纪启蒙时期的欧洲成为一个争议的问题。当时英国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作家约翰逊就专门写了一本书《爱国者》,他的名言是“爱国主义是卑劣者的最后庇护所。” 19世纪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说:“在尼古拉的统治下,爱国主义成了某种皮鞭和警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称“工人阶级没有祖国。”马克思不喜欢这个充满了自私的爱国主义概念。

    中国的宣传机器现在把“爱国主义”当成核心价值观念,不分良莠,不分正义与否,把爱国主义当成了他们的最后的一个庇护所。

     说到这里,我的朋友还是有些犹豫,说如果有人还是提出“中美打仗,我怎么办”的这个问题,该怎样回答。我给了她几个答案,第一,如果美国是和一个德国法西斯式的国家作战,我就拿起武器和法西斯战斗到底;如果美国和中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我就避而不战,哪怕是坐牢也不拿枪打中国人;如果美国变成了法西斯,那么我就拿起枪,调转抢头,向法西斯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