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代价
文章来源: 谢盛友2008-08-17 05:22:42


完美的代价


作者:谢盛友


现在的中国家庭大都一个孩子,“一切为了小孩”似乎是全体中国人内心深处积存的一种价值,也是生活的一种目标。面对一个孩子,“草莓族”的家庭教育就很难完美。我有一个亲戚,他100%地希望,他的小孩永远拿到100分,小孩还算争气,小学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小学毕业考试分流,结果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因为没钱缴纳“择校费”,上了三流学校,后来这个小孩越来越怪癖,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完美。

人类追求完美,但是,人类永远无法获得完美,因为完美掌控在上帝的手里。追求完美的代价,就是“不美”,就是破坏完美。“玩”美肯定带来不完美。

2008年8月13日,在北京奥组委的的新闻发布会上孙伟德(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我们和开幕式艺术指导核对了这个情况。在开幕式上,孩子唱的歌是录播的,这是在获得转播商同意之后,艺术指导做出的决策。根据我的理解,这也是转播商建议他们这样做的。在这之前有好几个人都试唱过这首歌,最后艺术导演把当中唱得最好的那段录下来在开幕式的时候播出。

奔驰80多岁的副老总夫妇到寒舍雅会,老妇人100%地赞美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完美,可她的先生:“完美”的奥运开幕式只有在集权制度下才能完成。
我:任何社会、任何时候的“完美”,都排斥了“失败”,排斥了包容;任何“完美”的另一面,就是残酷的展示。

据说,开幕式的“演员”整整练习了三年多。“双簧”后,国内网民忽悠不断:造假要从娃娃做起(偷借邓小平1984年的话:足球要从娃娃做起)。

我很敬佩陈其刚先生(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解释说:“我们只能作出这种选择。我们把完美的声音和完美的表演结合起来了。”),尽管他也为这种“双簧”辩护,但还是说出了事情的大部真相。没有他的坦率,全中国、全世界的观众(除了某些十分内行的专家)可能都还蒙在鼓里,认为这是台上的女孩自己在歌唱呢!
我很敬佩蒋彦勇老先生,因为杨尚昆听了蒋彦勇先生的汇报后讲,六四是我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蒋彦勇是德高望重的老军医。行笔到此,我油然担心,陈其刚会不会遭到“秋后算账”,就像蒋彦勇老军医受到长年的“特殊保护”、连去美国探亲都不许呢?但愿舆论界多加关注。

奥运为什么美丽?因为奥运融汇着人类的力量、意志、自信、团结、友谊、和平竞争,是魅力的盛大规模集合,这是人类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盛宴。

完美饱含残酷;完美允许失败。特意制造的“完美”第一代价就是,被人们怀疑:那是假的。

为了“完美”,9岁的林妙可只得对口型,7岁的杨沛宜因为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来说不够漂亮,只能出声不能露面。能够完美,真好!行笔到此,我油然担心,这两个小女孩的“完美”人生从今天开始遭到破坏。真心地希望她们不要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压力,不要越来越怪癖,希望她们不会因为“完美”而支付太大的代价,而拥有自己真正完美的人生。


写于2008年8月13日,修改于2008年8月18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