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读书笔记一:聪明孩子的两种结局
文章来源: 兰草斋2019-12-14 12:18:43

这两年一直在想写东西,把我工作中看到,听到的事情跟大家讨论,很多事情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尤其是近年来孩子们的事情很多,做父母的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常常很被动,在我每次的公益讲座上,父母都有很多问题要讨论。我们这代人出生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环境,没有毒品,没有网络,精神健康和性方面的知识都不普及,面对现在的孩子,我们往往不知道会有什么问题或者希望不会有什么问题,问题出来了也是以否认为第一反应。

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写工作中的事情是很麻烦的,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需要隐去各种可以被泄露隐私的事实信息,这些职业操守不仅仅是保护客户的权利也是保护我权利。所以我决定写写我读的与精神健康,育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工作关系等等有关的书,这些书浓缩和讨论了我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而且有很多的分析和应对。这个栏目就被我命名为“心理咨询师的读书笔记”。

前一段时间我很想从一本讨论忧郁症的书开始写,最近因为做的讲座“关于敏感或聪明孩子”很受父母欢迎,那就从这个少一点沉重的话题开始:

聪明孩子的两种结局

--The orchid and the dandelion—why some children struggle and how all can thrive By W. Thomas Boyce, MD.

这近五年来,我上下班走很多路,路上基本在听广播,经济,政治,科学,人文,艺术的各种新闻和深度报道,经常会有相关领域的专家作者被采访,介绍他们的研究和新书,我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去买书读。这本书也是听了这个教授的采访买的,读了很解惑,推荐给很多父母。因为我30几年科研习惯,读书的内容还不够,会去读科研的原始文献,所以我的读书笔记不仅仅包含书中的内容,还会有相关研究的最新内容。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介绍了他在早年做儿科医生的时候发现,每到冬天,来就诊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基本都是相同的一些孩子,大约占社区孩子比例的15%左右,这些孩子很容易的呼吸道感染。他开始研究为什么有些孩子容易感染,有些孩子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在他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孩子在对压力反应的时候体内的肾上腺素增高的水平比其他孩子高。在他和助手们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中有大约30%在压力反应中肾上腺激素水平会比那剩下的70%左右高出很多,他在书中形容,他们在测试的时候,有些孩子吐出的吐液都能“看见”肾上腺素。这些发现让他困惑的是为什么同样对压力敏感的孩子,为什么有些容易生病,有些不容易生病。他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不仅是压力反应敏感,他们对声音,气味,色彩,情感,等等的刺激都与众不同的敏感。也就是说,这人群中30%左右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都反应超常的人或孩子,他们可以比常人更健康,因为他们的防御系统更敏锐;他们也可以比常人更容易生病,这完全取决于成长环境,这个环境是孩子的家庭环境,学校和周围的社区。

在书中他提到,这些孩子的情感异常丰富,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所以各种暴力,包括语言对他们的伤害也很大。他的研究中发现,除外家庭父母的因素,幼儿园老师的态度,小学一年级老师的教育方式可以预测这些孩子到成年以后的事业和人生成功与否。作者更在书中提到在一个家庭里每个孩子的命运也是不一样的,他的妹妹就是一个敏感孩子,极其聪明,从MIT毕业,最终被精神疾病折磨而自杀。他认为妹妹的命运是因为母亲自身的创伤原因不能与女孩子相处,导致妹妹的成长异常艰难所致。

因为在我们这个社区,很多移民是技术或经济移民,这些做父母的具有超过常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一群智商高的人群,也就是神经细胞处理信息快的人群,他们的孩子当然继承了这些基因,所以大部分孩子是学习能力高,音乐,艺术能力强的聪明孩子,也就是敏感孩子,我为此查阅了一些关于敏感孩子或聪明孩子的文献。关于敏感或聪明孩子的研究最近十年左右开始受关注,心理生理学家们发现,人群的敏感性分成敏感(30%左右),不敏感(30%左右),还有约40%处于中间,他们形容为兰花,郁金香和蒲公英。对于兰花来讲,要有适宜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开花,而蒲公英性质的人群比较皮实,可以在很多环境中存活。

象兰花一样敏感和聪明的孩子,支持他们的环境非常重要,因为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他们的反应都是强力的,他们的记忆都是长久的,作用也是强力而持久的。在一个充满正面影响的环境,他们的才能和反应会被发挥,会做出成就。在一个充满伤害和负面打击的环境里,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非常不好,会是体弱多病的那类人。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 critical review 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genda.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98 (2019): 28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