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虚伪而变得好累
文章来源: 占波2014-01-28 05:12:55

    人人都在喜气洋洋地准备过年,自己不但提不起兴趣,甚至还有些抵触。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还是网络上的朋友,没有向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快乐!”。自己 心里不快乐,别人也不会因为你一句话而快乐,何苦去说这些没意义的话呢? 讲礼貌说些好听的人人都喜欢都高兴,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虚伪。
   
    鲁迅那篇讲生孩子道喜的文章大家都知道;最讲真话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而现实生活中,“虚伪”是一种润滑剂,有了虚伪人们会感到自在一些,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真的有什么事,谁也怪不到谁头上。如果你不虚伪,什么事都实话实说,有了事,大家就会怪罪你,说你是“乌鸦嘴”。
    谦虚是一种公认的美德,其实也是一种虚伪。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人请朋友来吃饭,为了好好招待朋友,会提早几天就开始忙活,可说是百分之二百的尽心尽力。 可是当着朋友的面,一桌丰盛的菜肴,会谦虚地说;“略备薄酒,不成敬意”。 而西方人则会说;“今天的饭菜是我尽最大努力,能够做到最好的了”。以此表示对朋友或客人的敬意。 如果中国人请西方人吃饭,还是这样谦虚地说;“ 饭菜不好,只是一顿便饭”。西方人会有被轻视,被侮辱的感觉。你不尽心,何必请我们来呢。
    虚伪已经成了中国的一种文化,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有意无意地都在“虚伪”着。不虚伪的人会被看作没教养,没礼貌,不懂规矩。《孔融让梨》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被当作教育孩子的经典,一代代地出现在课本上。做为几岁的小孩子,内心里是肯定喜欢大个的梨子,好看的梨子。从那么小的年龄,中国的教育就要求孩子克制自己的欲望,赢取大人的表扬,体会到虚伪带来的虚荣。一生都在虚伪,整个社会都在虚伪,真的很可怜。
   
    记得一次朋友请客,其中有几个人不认识,主家稍稍介绍了一番,大家就抄起筷子吃上了。席间,有个新朋友客气了几句。事后,有人就不满意地说,
该吃就吃,干嘛那么虚伪?生活中能有几个放下虚伪的朋友放浪形骸地小聚,委实是一种快乐,倘若中间夹杂着一些客气,再好的饭局也变成了应酬。
    由于懒得虚伪,不善客套,说白了就是不太懂礼貌,生活中很少去做场面上的事。就是万般无奈地去了,就怕有善交际的人在那里张罗。通常都是看着这些人,在那里起来坐下,坐下起来地忙活,点头哈腰,满嘴的废话,真的不知这类人的内心支撑是什么,就是觉着他们好累。遇到这种场面,通常都是自己独吃独喝,从来不给劝酒的人面子,时间久了,大家也习惯了,遇到新人,自会有人出面挡局。高兴了,也会胡说一通,搞得满桌哈哈大笑;没心情,觉着差不多了,一走了之。

    什么是虚伪?查字典:虚伪:就是虚假。不真实。不真实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虚伪是人类后天在特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谁也没听过,这孩子还吃奶呢就虚伪透了” 。 襁褓里是没有虚伪的。虚伪也是人类独有的品质,没听说过狮子、大象、阿猫、阿狗之类的会虚伪。
    人们常说:撒谎要有胆子,奸诈要有脑子,虚伪要有面子。中国人活着很大成分就是为了一个“面子”。赤裸裸地展现自己,不罩上一件虚假的外衣,会被很多人看不起,会被说成“不要脸”或不知“羞耻”。明明在家里可以狼吞虎咽地吃一大碗肥肉,在外面也要故作姿态地说喜欢吃素。男人们出门带着两种烟,高档的是给人递烟用的,低档的是厕所里自己抽的;女性的慕虚荣讲面子比男人更甚,就是找男友,也是为了拿得出手,做给人看的。明明在家里已到不说话的地步,在外人面前还要装得很亲密。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也是一种虚伪,为了一个面子,可以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糟蹋掉。中国人的“虚伪”可说是到了自灭人性的地步。
   在一个虚伪的社会,人人必须虚伪,过于真诚会很难生存,人生也因为虚伪而变得好累;但在可能的范围有一个相对真诚的氛围,大家彼此卸掉虚伪,轻松一下,还是无比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