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早点-热干面,生煎包等
文章来源: 丁庄秀园2007-06-14 13:58:05

上次武汉早点发了后,广受欢迎,这次同样的三家五个武汉老乡又聚会了。目的也一样,再做武汉早点。这次有糊米酒,苕面窝,热干面和生煎包子。首先要声明一下糊米酒是我做的,生煎包子是妻子做的,苕面窝和热干面当然是另外两家武汉老乡的手艺了。这第一是不能贪功,第二是如果没有及时地回答网友的问题那就是我请教本门师傅去了!

糊米酒:米酒的做法我在"知青岁月"里就提过,不过我以前从不放水,这次也想试试换一下方法。所有使用的器具都要干净。米是普通的"黄国宝米"做的米饭,做好后,一层层刮散,放到做米酒的容器,最下面锅巴不要。等到米饭温热时,酒曲一包用一杯冷水调开,拌入。米饭较干(散),拌起来就方便点。盖紧,置较热的地方约三天,闻到较重的酒味就是好了。可以加点冷水,放半天后再放冰箱。

糯米粉做成小汤元,放锅里加水烧熟,喜欢"糊"重的就多搅搅,倒到盛有米酒的碗里,吃的时候再加糖就行了。当然正版的糊米酒,米酒和汤元是一起烧的,里面有糖桂花,还可打一个散蛋。我这个不上相,味道还是不错的。

苕面窝:武汉人管红薯叫"苕",也管傻子叫"苕",吃苕了和吃傻了是不分的。苕面窝其实就是面窝加苕,这个应该是八二年生活水平丰富后,面窝的变种,不然我这个汉口的不会不知道。基本是面窝味,但又有苕的香气,让我这个不爱吃苕的也吃了好几个。

面窝的做发是把米,黄豆浸泡一夜,分别打成浆,混合。米和黄豆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加碎姜末,碎葱末和红薯(切成丁),油锅两面煎成金黄色出锅。

热干面:武汉的热干面很有名,但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大家只能群策群力,来一个美国版的武汉热干面。正宗的武汉热干面的面是含碱的,不粘,有弹性。用了意大利通心粉(spaghetti)来代替。好在有正宗的芝麻酱。芝麻酱比须调成稀的。据说街上的一般都是赝品,是用水调的,而正品是用油来调的。不过我倒更喜欢赝品,在物质水平较富有的今天,油未见得比水更受欢迎。

其它作料有:榨菜(切成丁),酸豆角也叫酸缸豆(切成丁),碎葱末,酱油,老干妈辣酱,芝麻酱。在我的印象里应该还有黑黑地那种大头菜,红萝卜丁等,不过反正是美国版的,想加什么自己动手好了。面做好后,按各人口味放上作料就行了。

生煎包子:这个小时候在武汉也经常吃,不过不敢肯定是不是武汉特色小吃。这次没有专门去发面,就做了美国版的生煎包子。这个武汉早点实际上是妻子头天给朋友做的晚餐的一部分,也是我家儿子喜欢吃的有菜的食品之一。用Buttermilk Biscuits(如图,还真不知怎么翻译)当发面,用时从冰箱拿,很方便,请客很受欢迎,骗骗我家的美国人(儿子)就更没问题了。

馅是猪肉韭菜的,当然什么样的馅都行。把锅里倒上一层油,包好的包子直接放上去,全部放完后把锅放炉子上,开火。稍稍等约半分钟,倒水淹住包子一半多一点,盖上盖,把水基本烧干就好了。注意如果水干了,包子就可能会烧焦,所以一定要小心,可以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