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性爱来救赎
文章来源: 我生活着2023-04-15 05:26:13

用性爱来救赎
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先来欣赏一下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最后一个章节中的一段性爱描写:

第四十九首,玲子弹了《伊莉娜》,第五十首又是《挪威的森林》。弹完五十首后,她停下来,喝了一口威士忌。

“弹了这么多,应该够了。”

“够了。”我说:“了不起。”

“懂吗?渡边,把寂寞丧礼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吧!”玲子盯着我的眼睛说。“只要记住这个丧礼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美妙?”

我点点头。

“赠品。”玲子说。第五十首是她最爱弹的巴哈的赋格曲。

“渡边,跟我做那个吧!”弹完后,玲子小小声说。

“不可思议。”我说:“我也在想同样的事。”

在拉上窗帘的黑暗房间里,我和玲子理所当然似地相拥,互相需要对方的身体。我帮她脱下衬衫、长裤和内裤。

“我度过一段相当曲折的人生,做梦地想不到会让一个小我十九岁的男孩脱内裤。”玲子说。

“要不要自己来?”我说。

“没关系,你来好了。”她说。“我满身是皱纹,你别失望才好。”

“我喜欢你的皱纹。”

“我会哭的。”玲子轻声说。

我吻遍她的全身,用舌头舔她的皱纹。我的手按在她那宛如少女的小乳房上,温柔地咬它的乳头,手指伸进她那温湿的阴道缓缓抚动。

“渡边,不是那边。”玲子在我耳畔说。“那只是皱纹。”

“怎么这个时候还会开玩笑?”我无奈说道。

“抱歉。”玲子说。“我害怕,因我太久没做了。感觉上像一个十七岁少女跑去男生的宿舍玩,却被脱光衣服似的。”

“我的感觉真的像在侵犯一个十七岁少女似的。”

我的手指仲进她的皱纹中,亲吻她的脖子和耳垂。她的呼吸急促起来,喉咙开始颤抖时,我把她的腿打开。慢慢进入里面。

“没问题吧,你不会使我怀孕吧。”玲子轻声问我。“这把年纪怀孕很羞家的。”

“没事的。放心好了。”我说。

我进到深处,她颤抖着叹息。我温柔地抚摸她的背,用力抽动几次,突然无预兆地射精了。我无法控制自己,只能紧紧抱住她。

“对不起。我忍不住。”我说。

“傻瓜,何必这样想嘛。”玲子拍拍我的屁股。“你跟女孩子做爱时都在想这种事:”

“也许吧。”

“跟我做的时候,不必想这个。忘了它。你爱几时就几时。怎样?舒服吗?”

“太舒服了,所以忍不住。”

“何必忍呢?这就好。我也觉得很棒。”

“玲子。”我说。

“什么?”

“你应该再和人谈恋爱,这样子太可惜了。”

“我会考虑的。”玲子说。“不过,旭川的人会谈恋爱吗?”

过了一会,我又勃起。玲子屏住呼吸扭动身体。我们边做边聊天。在她里面这样子聊天的感觉很美妙。我一讲笑话她就吃吃她笑,笑的震动传到我那儿。我们这样做了好久。

“这样的感觉美极了。”玲子说。

“动一动也不坏。”我说。

“试试看。”

我把她的腰抱起来,进入更深处,尽情品尝销魂的滋味。当晚我们亲热了四次,完事后玲子在我腕臂中闭起眼睛深叹,身体不住地移动。

“我以后不必再做爱了。”玲子说。“我把人生的全部都做完了,可以安心做其他事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特别同情和理解他俩不合道德的性爱行为,直子才刚离世不久,但居于渡边和玲子对直子一样的爱和悲痛,居于渡边和玲子也需要温暖和自救,他们把对直子的思念和不舍融进了彼此的身体里,从此,告别迷失的过去,走向新生的未来。

本来渡边在校外租了一个房子,准备迎接直子来一起住,希望用爱情来治愈直子自从木月死后得的抑郁症。可是等来的却是直子自杀了,渡边悲痛欲绝,无法排解内心深处的孤独,一个人背上行囊在外地漫无目的地流浪。

玲子是直子在精神疗养院里的室友,她39岁,梦想成为一个钢琴家,但有心理疾病。被她的一个女学生,十多岁同性恋女孩引诱,虽然最后守住了道德底线,但同性恋的名声被传得沸沸扬扬,这加重了她的心理疾病,只好与丈夫离婚,住进了精神疗养院。

渡边第一次来疗养院探望直子,玲子就敞开了心扉,把她的故事都告诉渡边了,她喜欢渡边,希望渡边和直子快乐和幸福。

直子在疗养院自杀后,在疗养院已经住了8年的玲子决定冲出迷失的沙漠,在回归人间之前,先来抚慰处于绝望中的渡边。于是两个孤苦的人在弹了50首吉他来悼念直子之后,不约而同地都渴望用性爱来救赎对方。

网友杜鹃说年轻时初读《挪威的森林》,眼里看到的是渡边、木月、直子、绿子、永泽、初美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以及书中大胆露骨的情事描写;中年之后再读《挪威的森林》,全然看不到爆棚的荷尔蒙,男女情爱的炙热,亦无丝毫的浪漫情趣,满篇的字字句句写满了生与死、别与离、失落与寻找,感伤和沉重。

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的森林》,书中描述的是1969年日本年轻人的故事,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关注点是了解当时日本的社会和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1969年,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年轻人在亢奋中闹革命,上山下乡,个人情爱处于禁欲的状态。

而这时的日本已经处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年轻人在传统道德和现代物质文化中迷失了自我,没有信仰,没有奋斗目标,自我封闭,放纵而颓废。

读《2666 》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这种很深的体会,物质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年轻人找不到幸福的支点,吸毒,追星,玩3P,在教堂拉尿,在墓地做爱,心是空的,漂浮着的,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