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01)抢购风潮
文章来源: 万家述评2012-06-17 10:04:18



山雨欲来(01)抢购风潮

1988年8月11日至9月10日,历时一个月,《经济日报》开展了一个月的关于“四通现象”的大讨论。正当讨论如火如荼地展开之际,一场经济风暴正在悄悄来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1989年的那场政治风暴的前奏。这就是所谓“闯价格关”和由此引发的“抢购风潮”。

早在1988年3、4月两会期间,李鹏到邓小平那里汇报会议情况。邓小平问:代表们意见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鹏说是价格问题。具体说,是因为价格的双轨制造成的腐败和经济秩序混乱。

所谓价格的双轨制,是指同一种商品有两种价格: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这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过渡时,一种权宜的办法。这是改革过程中必须接受的现实,是无法回避的选择。问题是,有权力的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官倒”、“倒爷”正是在这种背景中产生的。这种寻租活动获得了巨额垄断租金,并催生了中国第一批“权贵资本”。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邓小平当时就提出:要下决心闯过价格这一关。并且认为:“长痛不如短痛”。

从此,价格改革成为当时经济改革的中心议题。

1988年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条重要新闻:8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开会,做出了关于价格改革的决定。在传达物价闯关的决定时,甚至提到军队和警察要作好准备,防止价格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的意思是说:治国如同做菜,掌控火候非常重要。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滞后拖沓。应该说,闯物价关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如此大事,就这么一宣布就揭了幕,不客气地说,有点草率了。1988年初,四通承包云南电子设备厂,第一次招聘,尚且知道要“紧烧火、慢揭锅”,名单一批批公布,人头一个个落实、工作一步步跟上,还发生了一位老职工想不开,差一点出意外。后来我针对三批人分别讲了话,才人心安定下来。

草率的结果,是引发了抢购潮。

新华社的高级记者杨继绳——他是我们清华的一位杰出校友,曾经这样记述了这次风潮:

“8月19日当天,各地就出现了抢购潮。”

“当时群众抢购的情况是触目惊心的。从草纸到电池,从服装到鞋帽,从彩电到冰箱,见什么抢什么。着了慌的居民们恨不得将所有的纸币都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恨不得将几代人需要的东西都买齐。武汉有人买了200公斤食盐,南京一市民一下子买了500盒火柴,广州一女士扛回10箱洗衣粉。混乱的秩序使得商店不敢敞开大门,在门缝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门缝之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抢购队伍里,拥挤、咒骂,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小骚乱。”

“与抢购同时发生的是银行门前排起了挤兑的长龙。湖北有的县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柜台被愤怒的群众推到。”

……

在四通,并没有太大的反响,因为大家收入比较高,所以对物价并不敏感。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为了遏制抢购风,1988年9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财政部建议控制集团购买力,控购物品包括“电子打字机”。四通的产品,成为控购对象。

我们隐约地感觉到,山雨欲来,已经是风满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