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9(4)风云突变
文章来源: 万家述评2012-05-09 10:00:52




我的1989(4)风云突变

就在我“存亡之秋”讲话的第二天,4月26日,风云突变,一上班就接到紧急通知,到海淀区开会,传达邓小平的重要讲话。

邓讲话的主题,就是“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这也是当天《人民日报》社论的标题。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八个字:激化矛盾、反应过度。唉,怎么就沉不住气了呢。我知道邓大人是开钢铁公司的,但这一回,显然对形势有误判,硬得既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

这篇社论的最直接效果,是激发了北京高校学生的4.27大游行。这次游行组织得相当好,可以说是声势浩大、秩序井然。

我近距离观察了这次大游行,不是因为对游行本身有兴趣,而是因为我要到人大会堂参加一项活动:“北京市劳动模范、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驱车赴会的过程中,有许多机会和游行队伍遭遇。

车到白石桥,我们就被游行队伍堵住了。我注意到他们举的横幅、标语牌和呼喊的口号,既讲策略,又有针对性:

“廉洁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坚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
“人民警察人民爱,人民警察爱人民!”

这是策略性。

“和平请愿,绝非动乱!”
“旗帜鲜明地反对贪官!”

这是针对性,针对的是4.26社论。

“人民万岁!理解万岁!”
“妈妈,我们没有错!”

这是打感情牌。旁观的市民确实被感动了,纷纷给学生送水、饮料、食物,甚至往学生的口袋里塞钱。

拦阻学生队伍的警察也表现了巨大的克制,这么大的场面,没有发生一起流血冲突,堪称奇迹。当时我很欣慰地认为,经过文革和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我们的政府和群众都成熟了。后来的事态的发展,证明我乐观得太早了。

我们七转八绕,好不容易上了长安街,人大会堂前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只好绕道从侧门进入会场。

这是每年五一劳动节前表扬劳动模范的陈规。不过,这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的,不仅有传统的掏粪工人,而且有所谓新时代的新人,例如京海的王洪德、信通的金燕静和四通的本人。主席台上就座的,有王震、李铁映、芮杏文、倪志福等人,陈希同在大会上讲了话。给我发奖状的,恰好是我最不心仪的王胡子。在我看来,这都不是好兆头。

相对于会场外的热火朝天,大会堂里的气氛空洞、刻板。陈希同讲得枯燥乏味,我们听得心不在焉,结果是不知所云。现在一点都记不起来,陈市长讲话的片言只语。

大家的心,都牵挂着大会堂外面的风起云涌。我默默地祈祷这次游行能平安落幕,我希望学运就此画一个句号。因为学生游行阻断了交通,我们的营业大厅空空荡荡,日销售额一落千丈。我们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不能低于100万元,否则就是亏损。我希望尽快找到止损点,我相信,没有人比我更想尽快和平结束这场抗争,生怕有人搅了大局。

恰好也是4月27日那一天,有一位朋友从美国回来,他是专程回来趟浑水的。他叫刘晓波,是四通派车把他从机场接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