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神秘的心灵(17) – 怎样证明您不是精神病人

民间经常有这样的调侃:您怎样证明您不是精神病人?

答案不计其数,妙招层出不穷。然而,正确答案呢?

正确答案需要实践来证明。

早在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大卫•罗森汉(David L. Rosenhan,1929 -   2012)就曾苦苦思索过这个问题,他想知道怎样才能确定精神病诊断的有效性?于是他决心通过实验来解答这个问题。



大卫•罗森汉

罗森汉博士招募了7名志愿者,加上他自己共8人来扮演假病人,三女五男。他们分别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和一位家庭主妇。

罗森汉博士让这些志愿者分别到不同的公立或私立精神病院去看病,大家都使用假名,那几位从事心理学和医学工作的志愿者还隐去他们的职业,以免引起更多的询问。除此之外,其余的信息都是真实的,例如在回答他们是否结婚,是否有孩子等问题时,都如实回答。他们去看精神科医生的唯一“虚假症状”就是一直听到“咚、咚、咚”或“砰、砰、砰”的声音,除了这些奇怪的声音外,其他都正常。

出乎意料的是,仅仅对精神科医生说了听到“咚、咚、咚”或“砰、砰、砰”的声音后,这些假病人居然全部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疾病,并安排住院治疗。他们不仅住进了声誉卓越的大学医院和一所昂贵的私立医院,即便是农村地区破旧的和资金不足的公立医院也把这些假病人收住入院。



入住精神病院

 罗森汉说,在实验开始时,扮演假病人的志愿者们最大的担心是“他们的欺诈行为会立即暴露而非常尴尬”。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按照实验前规定,假病人入院后,他们的行为完全恢复正常,还告诉工作人员,他们感觉良好,不再出现任何听幻觉。但是,所有假病人都被迫承认患有精神疾病,并且必须同意服用抗精神病药以作为释放的条件。

几位由志愿者装扮的假病人曾在医院里公开地对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的行为做了大量记录,医院工作人员非但没能识别他们是假冒病人,还有一名护士将一名假病人的笔记称为“病理性写作行为”。又如,另一个假病人真实地告诉医生,他与他妻子的关系很好,偶尔他们会有一些争执。还有,当孩子们行为不端时,他会轻轻地拍打他们的屁股。遗憾的是,由于他是精神病医院里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所以他的出院报告这样写道:“他经常发怒,试图情绪化地控制他的妻子和孩子,有时他还打孩子的屁股。”

如果这个人不是精神病医院的病人,他的普通平凡的家庭生活肯定不会用这种暗色调来描述。

有意思的是,医院里许多精神病患者好像更能正确辨别真假病人。在住院的118名患者中有35名精神病患者表示,这些假病人不是真正的精神病人,认为他们是冒充病人到医院里来进行调查的研究人员或记者。



精神病院的真假精神病患者

罗森汉和其他的假病人在住院期间都体验到了精神病院里的那种非人性的压抑感,病人隐私被严重侵犯;他们的财产被随机搜查;有时在使用厕所时会被他人观察。这些参与实验的假病人都报告说,尽管工作人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友善,但在私下里,工作人员经常对患者进行口头或身体虐待。

参与实验的假病人住院时间从7天到52天不等,平均为19天

出院时,除了一个人外,所有假病人的出院诊断栏目上都写着“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罗森汉博士认为,“这是一种证据,表明精神疾病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而不是可治愈的疾病”。

1973年,罗森汉博士把整个实验报告写成题为《在疯狂的地方保持健康》的文章刊登在《科学》杂志上,该文章被认为是对精神诊断问题最富有影响力的实验报告。

罗森汉博士的第一次实验结果发布后,一家非常有名的教学医院声称他们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他们的工作人员会准确地检测精神病人。于是罗森汉博士决定与这家医院合作,进行类似的第二次实验,表示在为期三个月的时段内,会有一名或多名参与实验的人伪装成精神病人试图入院,医院工作人员需对每一位入院者做出精神评估来确认他们是不是伪装者。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该医院接受了193名患者,其中41名被鉴定为假病人,另有42名被认为是嫌疑人。

事实上,罗森汉根本没有向医院发送过任何假性病例,所有被医院工作人员怀疑为伪装者的人都是普通的病人。

这一切正如罗森汉博士在他的报告中说的那样:“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够在精神病院里区分理性与疯狂。”

自罗森汉实验结果公布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改变了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为每种精神疾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症状列表,并指出诊断精神疾病必须存在多种症状,而不是仅仅只有一种症状。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至今已经修订了第五版,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条列越来越详细,理该容易判断谁是否精神病了吧?事实并非如此,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被误诊的病人。所以,在某种情境下,想要证明某人不是精神病人,确是一件难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