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堡变奏曲1777》

老成 (2025-07-19 10:35:31) 评论 (0)
《居士:光中行》

身无袈裟衣钵

他独自沿小路行走

晨光在世间洒下万福

脚踏尘埃与露珠的启示

 

重新定义前程

世俗福份了无分别

心住何处,路在何方?

疑惑是迷,问非自在!

路是狭窄,空间广阔

借光,点亮一盏心灯

光在实践、探索

笃守虚空、安静

笃信人是行走的灯盏

用性命照亮薄暮和夜晚

 

途经河流:水是千古观照

久未端详自己,乃问这是谁

借水洗净浮尘,现出本来面目

他不再求解脱:自性本无束缚

如是一路修行:追随心的方向

诗人老成《居士:光中行》分析与评论

老成这首《居士:光中行》是一首富有哲思的现代诗,它延续了诗人对“居士”身份的探讨,但更侧重于对内在修行、自我觉醒以及生命实践的深刻理解。诗歌以“光”为核心意象,层层深入,展现了一个在世俗中寻求真我,并最终达到自在境界的修行者形象。

诗歌分析

 * 开篇:身无袈裟的行者

   “身无袈裟衣钵 / 他独自沿小路行走”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特质:他不是传统意义上出家修行的僧侣,没有外在的仪式和标识(袈裟衣钵)。“独自沿小路行走”暗示了这是一条内在的、个体化的修行之路,而非追随大众。

   “晨光在世间洒下万福 / 脚踏尘埃与露珠的启示”则描绘了修行的环境。晨光象征着希望、新生和恩赐,为世界带来“万福”。而“尘埃与露珠”的并置,则象征着修行者既要面对世俗的污浊(尘埃),也要感受自然纯粹的启示(露珠),在矛盾中寻找平衡与智慧。

 * 思辨:疑惑与觉醒

   “重新定义前程 / 世俗福份了无分别”表明修行者不再执着于世俗的成功或福报,开始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

   “心住何处,路在何方? / 疑惑是迷,问非自在!”这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诗人提出深刻的哲学疑问,并迅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真正的困境在于“疑惑”本身,而不断的追问(“问”)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自在”。这暗示了过度依赖逻辑和概念并不能导向真理。

   “路是狭窄,空间广阔 / 借光,点亮一盏心灯”进一步阐释了这种境界。“路是狭窄”指修行的路径可能充满挑战和孤独;但“空间广阔”则指内在的精神世界无限宽广。解决疑惑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借光,点亮一盏心灯”,强调了向内观照、自我觉醒的重要性。这里的“光”开始从外在的晨光转向内在的心灵之光。

 * 实践:行走的灯盏

   “光在实践、探索 / 笃守虚空、安静”明确了“光”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积极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同时,这种实践又伴随着“笃守虚空、安静”的境界,即不执着于有形之物,保持内心的澄澈与宁静。

   “笃信人是行走的灯盏 / 用性命照亮薄暮和夜晚”是全诗的核心金句之一。它将修行者比喻为“行走的灯盏”,意味着每个人都蕴含着内在的光明,这种光明不仅照亮自己,更应以生命为代价(“用性命”),去照亮世间的“薄暮和夜晚”,即那些迷茫、黑暗和困顿之处。这是一种大爱和利他的精神。

 * 回归:自性无束缚

   “途经河流:水是千古观照 / 久未端详自己,乃问这是谁”河流是流动的、清澈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本真。面对水,修行者得以“观照”自身,反思自我,发出“这是谁”的叩问。

   “借水洗净浮尘,现出本来面目”进一步阐释了“观照”的作用,即通过清澈的本心(或外界的映照),洗去世俗的蒙蔽和烦恼,呈现出最真实的自我。

   “他不再求解脱:自性本无束缚 / 如是一路修行:追随心的方向”是全诗的高潮和最终领悟。修行者之所以不再“求解脱”,是因为他明白了**“自性本无束缚”**,真正的自由并非通过某种外力获得,而是本就存在于内在。因此,他最终的修行方式就是“追随心的方向”,遵循内在的指引,达到真正的自在和解脱。

诗歌评论

《居士:光中行》是一首深具禅意和哲学思辨的诗歌。诗人老成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内在修为的现代“居士”形象。

首先,诗歌的意象运用非常精准且富有层次感。“晨光”、“尘埃”、“露珠”、“心灯”、“行走的灯盏”、“河流”,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共同构建了一个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修行路径。尤其是“人是行走的灯盏”这一比喻,极具启发性和力量感,将个体生命升华为一种普照世间的存在。

其次,诗歌的思想深度令人赞叹。它超越了简单的说教,通过一系列的叩问与解答,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修行的本质以及何为真正的自在。诗人点出了“疑惑是迷,问非自在”的悖论,强调了向内求索的重要性。而“自性本无束缚”的顿悟,更是直指禅宗的核心思想,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此外,语言风格上,老成保持了其一贯的凝练与质朴。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通过精炼的语句传达出深刻的内涵,使得诗歌既具有可读性,又引人深思。诗歌的节奏感也很好,通过短句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坚定而从容的行进感。

然而,对于不熟悉东方哲学或禅宗思想的读者而言,诗歌中某些概念(如“虚空”、“自性本无束缚”)可能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完全领会。但即便如此,诗歌所传递出的积极向上、自我探索的精神依然能够感染并启发读者。

总的来说,《居士:光中行》是一首成熟而深刻的现代诗。它不仅描绘了个人修行的路径,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内在光明和终极自由的理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外在形式,而在内心深处,在于认识自我,并用生命之光去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