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高溫相關事件而罹難 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在這場人類與氣溫對抗的無聲戰爭中
某些國家首當其衝 在今天的影片裡 我們所要盤點的,不是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10個國家 而是在過去的2024年中,因為最熱高溫而遭受最慘損失 最多氣溫疾病、最可怕罹難人數 以及最恐怖高溫的致命國家,今天就跟著世界之最TOP,一起來看看 10個2024年的全球“最熱”國家
在馬利,冰塊的價格 竟然比麵包和牛奶還要高 這聽起來像是荒謬的玩笑 但卻是現實
2024年,馬利的溫度打破紀錄 冰塊在這個西非國家成了
比糧食更珍貴的生活必需品 一小袋冰的價格 可以達到100至500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也就是0.2到1美元之間 對於普通馬利家庭來說 這意味著連降溫都成了一種奢侈
可能你會感到很奇怪 為什麼需要降溫不開空調? 家裡的冰箱不是也能製冰嗎?
事實上,停電問題已困擾馬利近一年 國家電力公司因累計超過5億美元的債務
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 燃料昂貴、私人發電機並不普及
於是整個城市陷入黑暗與高溫的雙重摺磨 許多人徹夜無電扇可用
只得在戶外過夜 忍受46°C的酷熱 在這場熾熱的攻勢中
最容易被擊垮的是老人和嬰幼兒 自2024年3月至4月初
馬利部分地區氣溫飆升至48°C 更有消息稱 三天內熱浪就有高達250人罹難
僅巴馬科大學醫院一家 平均每天都有15人住院 該國南部城市凱伊斯甚至在4月4日
創下非洲歷史上最高氣溫 ——48.5°C 堪稱“非洲火爐之心”
為何馬利會如此炎熱? 除了全球變暖的影響外 主要原因是馬利位於
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邊緣 是一個內陸國家 超過一半的國土被沙漠覆蓋
年平均氣溫高達37°C 這聽起來或許並不特別
但由於當地的低溼度、貧乏的植被 以及日復一日的熾熱陽光
這種熱是直接作用於人體的“乾熱” 極度致命 熱浪不僅僅是身體的不適
更是生命的威脅 醫學研究表明 當人體核心體溫超過40°C時
心臟、肺部等器官就會逐漸衰竭 熱射病甚至可能導致癲癇、幻覺和意識喪失
在這場酷熱危機中 基礎設施的脆弱更是火上澆油
由於經濟共同體西非國家 先前對馬利實施了 包括凍結公共服務在內的嚴厲制裁
國家能源系統瀕臨癱瘓 雖然2024年2月底 ECOWAS宣佈解除制裁
理由是出於人道考慮與地區安全 但對於民眾而言 供電問題仍未得到根本緩解
國家電力公司EDM坦言 需要超過5.1億美元的資金 才能購買足夠燃料以支撐發電所運作
民眾曾期望政府能宣佈某種轉機 緩解漫長的電力危機
但這一願望遲遲未能實現 與此同時,當局開始調整學校作息時間
以保護學生免受高溫侵害 國家廣播電視臺不斷提醒公眾
老人與兒童是最易中暑的高風險人群 建議儘可能待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
然而對於那些連一臺風扇 都無法啟動的家庭來說 這樣的建議無異於奢望
在菲律賓的氣候歷史中 有一個數字始終讓人記憶猶新 ——42.2攝氏度
這是1912年4月29日 呂宋島卡加延省圖格加勞市創下的
全國曆史最高氣溫 這一紀錄已過去百年 卻在2024年的四月被頻繁逼近
菲律賓的高溫並非偶然 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
它常年經受高溫的考驗 菲律賓靠近赤道 處在太陽輻射極為強烈的區域
每年接收到的太陽能量遠超許多其他國家 此外,熱帶海洋性氣候
讓這裡溼度居高不下 空氣彷彿被熱氣和水汽填滿 悶熱感時刻籠罩
而每年的三月到五月 更是菲律賓傳統意義上的炎熱旱季 氣溫本就容易飆升
2024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 如同給炎熱的局勢火上澆油
使得情況雪上加霜 高溫給菲律賓社會帶來了諸多難題
教育領域首當其衝 據菲律賓教育部統計 超過47600所學校受其影響
2024年4月24日 近6700所學校無奈暫停了線下課程
大馬尼拉首都區就有超過 400所學校緊急切換到遠程學習模式
在炎熱的環境下 學校擁擠且通風不佳的教室 已然成為學生們難以忍受的場所
更令人驚訝的是 在Cavite省南部的一個海濱度假勝地 本該人滿為患的泳池卻空空如也
人們因酷熱而不願踏出家門 位於呂宋島西部的 奧西棉多羅省也深受其害
儘管室內有空調的上班族還能勉強應對 但對於那些戶外工作者而言
每次外出都是一場煎熬 與此同時,呂宋島和米沙鄢群島的五個電網
因無法滿足激增的用電需求而發生故障 為緩解用電壓力
勞工和就業部 只能建議僱主允許員工居家辦公 全球變暖的大背景
無疑是加劇菲律賓酷熱天氣的根源之一 聯合國氣象組織指出
亞洲正在以特別快的速度升溫 而菲律賓則是最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國家之一
2023年被認為是全球氣溫創紀錄的一年 而2024年的形勢更為嚴峻
儘管在2024年5月7日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宣佈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最糟糕的階段過去 溫度恢復正常 但往後的每一個三四月份是否會越來越熱
越來越難熬呢? 如果你剛到泰國
或者正計劃去那裡旅遊 你首先會注意到的就是炎熱
炎熱可不只是持續寥寥幾個月 泰國的炎熱在一年中幾乎能持續八個月
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每年的四月,泰國熱浪尤為猛烈
2016年4月28日 夜豐頌府創下了44.6攝氏度的 國家歷史最高溫紀錄
令人咋舌 據泰國發電局和美聯社數據 這一年泰國全國能源消耗
激增至29004.6兆瓦 其中大部分就是為了降溫
而2024年4月30日 曼谷的氣溫也達到了41.1攝氏度
幾乎逼近歷史紀錄 極端炎熱不僅僅是令人不適的問題
還可能致命、熱疹、中暑 甚至熱射病都時有發生
2023年3月30日 知名政治人物兼賽車愛好者 Chonsawat Asavahame
在武裡南參加賽車練習時因熱射病突然罹難 引發廣泛關注
2024年截止到5月10日 有61人因高溫而罹難 遠遠超出2023年全年37人的罹難數字
為了在酷暑中生存 人們不得不調整生活方式 住在曼谷的人尤其會感受到
所謂的“城市熱島效應” ——由於水泥與瀝青建築密集 熱量被大量吸收並儲存
夜間也難以降溫 在這樣的環境下 每天至少攝取1.9升清水
成了必須的健康習慣 而在超過35攝氏度的高溫下 即便是手持風扇也無法有效降低體溫
此時便攜噴霧瓶或溼毛巾 更能帶來實際的降溫效果 然而,高溫帶來的挑戰並不止於人身健康
水資源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2016年,《曼谷郵報》曾報道
全國約有4%的村莊面臨用水短缺問題 北部、中部平原和東北部13個府的
3092個村莊被宣佈為乾旱災區 包括清邁、清萊、北碧、孔敬、瑪哈沙拉堪
那空帕農、呵叻、帕堯、彭世洛 黎逸、沙繳和素林等農業重鎮
都遭遇嚴重水危機 2024年,泰國省級供水局啟動了
“2024年旱災救助計劃” 試圖在全國234個分支機構中
免費分發用水 然而,在呵叻府的叻達空水壩 和叻蒙河的水位卻急劇下降
主要水源面臨乾涸危機 引發了人們對未來飲用水安全的擔憂
同時,化學品倉庫的檢查工作 也因高溫而被迫暫停 以防儲存的化學品在高溫下引發火災
在這樣的背景下 人們甚至開始求助於傳統信仰 2024年4月下旬
那空沙旺府居民舉行了一場“求雨儀式” 不過不同於以往用活貓的方式
這次他們用的是 被關在籠子裡的哆啦A夢玩偶 這樣的景象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面對日益嚴峻的高溫和乾旱挑戰 泰國社會正在艱難適應與求變
未來是否真的會如2020年徐馳等人的 研究所警告的那樣 泰國可能在2070年
成為“無法居住”的國家之一? 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 就藏在現在的每一個選擇之中
通過當地殯葬服務 和醫療人員處整理的數據顯示 2024年3月至5月
緬甸每天約有40人 因氣溫飆升所引發的炎熱相關疾病 而被迫去見了上帝
整個四月,全國至少有1473人因此罹難 究竟是怎樣的酷暑才會引發如此多的悲劇呢?
數據顯示,四月份曼德勒地區的 喬鎮氣溫高達47°C 良烏達45°C
馬圭地區的明鞏、敏布和辛漂郡也達到了44°C
仰光的一個慈善機構一個月為 至少100位熱傷害患者提供救助
而在全緬15個最熱城鎮中 馬圭的喬鎮連續數日高居榜首
4月7日,當地氣溫達到47.4°C 打破了近50年來的歷史記錄
這一連串令人震驚的溫度數字 不僅是統計上的異常 也真實地影響著緬甸人民的
生活節奏和生存方式 在這片酷熱炙烤下 許多老人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
白天外出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絕大多數居民都選擇待在陰涼處不出門
有些人不得不調整作息 以適應這種無法抵禦的高溫 他們將所有活動
安排在每天晚上6點至早上10點之間 白天則躲在家中最涼快的房間裡
然而建築工人和日薪勞動者沒有這種選擇 只能在高溫中苦苦勞作
位於緬甸中部的曼德勒地區尤為嚴重 僅一個地區就有大約900人因酷熱而亡
據當地志願救援組織稱 很多人是在步行或騎摩托車途中 甚至在車內時突然倒下
因高溫而離世 而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 四月間提供免費殯葬服務的機構報告稱
他們當月共辦理了441場免費葬禮 相較於三月的340場明顯上升
其中,許多罹難者是年邁體弱者 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此外,位於薩甘地區的流離失所者營地中 也有大量兒童出現中暑症狀
極端高溫帶來的不僅是罹難 還有更廣泛的生活困難 許多村莊的水塘乾涸
居民連飲水和洗澡的水源都難以保障 當地慈善組織雖然向受影響的村莊
分發飲用水 卻是治標不治本 而在孩子們中間 痱子、水痘等熱病也接連出現
進一步加劇了健康問題 截至2024年4月底 緬甸氣象水文局記錄顯示
全國有13個鄉鎮打破了歷史高溫紀錄 馬圭、敏布、東籲、卑謬等地皆榜上有名
六個省區——馬圭、仰光、曼德勒 勃固、薩甘和艾耶雅瓦底
——經歷了異常的前雨季高溫 極端天氣正在加劇社會的不平等 也揭露出基礎設施與救援體系的不足
在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今天 緬甸所承受的熱浪 或許只是全球變暖冰山一角的顯現
但對這個國家而言 它已經是一場生存考驗
2023年,日本僅夏季就損失 高達22億個勞動小時 比1990年代的年平均水平增加了50%
經濟損失更高達375億美元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極端高溫
到了2024年 日本的高溫態勢愈演愈烈 日本氣象廳宣佈
2024年6月至8月的全國平均氣溫 比往年高出1.76攝氏度
與2023年並列為自1898年現代氣象記錄 開始以來最熱的夏天
在7月的一天 全國竟有六個地區氣溫突破40攝氏度 令人難以置信
炙熱的高溫不僅是對人的折磨 更對農業和漁業造成重大打擊
北海道函館市錄得自1872年 以來最多的高溫日數 農作物受損嚴重
包括數十噸因日照過強變色的南瓜被丟棄 超過60000株玉米為穩定價格被直接銷燬
番茄產量雖高 但因品質不達標 許多農民被迫棄耕
在千葉縣松戶市 一種名為“巨峰”的葡萄 原本應該在夜晚20至25度的氣溫下
逐漸轉為深紫色 但因夜間氣溫持續接近30度 葡萄依舊青綠
導致採摘期不得不推遲一週 雖然味道並無差別 但消費者普遍不願購買顏色未成熟的葡萄
迫使果農將其作為加工品處理 在鹿兒島縣 養殖“勘八魚”的水產養殖業也遭遇重創
勘八魚最適宜的水溫為28度左右 但自2024年8月中旬後
水溫多日超過30度 魚群進食量驟降至原本的50%至80%
體重增長明顯放緩 長得慢還不是最關鍵的 高溫一旦持續太久
魚肉可能因“發白”而影響品質 甚至無法銷售 同時,高溫還導致全國範圍內的
中暑患者大幅增加 據消防廳統計 2024年4月29日至8月25日期間
全國共有83238人因中暑被送醫 較2023年同期增加5200餘人
其中108人遇難 另有28682人出現重症或中度症狀
特別是7月中旬 日本多地氣溫連續飆升 約有24300人被送醫
建築工人由於長時間暴露在戶外 成為遇難人數最多的群體
為了應對這一局勢 日本政府於8月恢復了天然氣和電費補貼
並計劃持續三個月 然而有政策研究機構呼籲將補貼延長至年底
以減輕居民負擔 日本各地學校也採取了應對措施 不僅要求學生每日填寫健康記錄表
還配發能監測體溫的手錶 一旦核心體溫超過38度便會報警
並提供冷卻包及空調教室供學生休息降溫 面對日益嚴峻的高溫挑戰
從節能減排到調整農業漁業生產策略 從完善城市規劃到加強公共衛生保障
日本正多管齊下 以應對這一關乎經濟、民生與環境的重大危機
2024年5月 一場大規模熱浪席捲了整個印度 當時,拉賈斯坦邦的楚魯市
錄得高達50.5°C的氣溫 創下印度八年來的最高記錄 高溫並非侷限於個別城市
5月28日,北印度多地 如楚魯、菲洛迪和西爾薩 均突破50°C
而德里的納雷拉和納賈夫加爾也接近這一溫度 這種反常的熱浪天數與往年相比翻了一倍
主要由於非季風雷暴的減少 以及來自周邊乾旱地區的熱風流入
熱浪的直接後果極為嚴重 截至2024年6月3日
有219人因高溫罹難 其中包括33名 正值全國大選最後階段而執勤的工作人員
奧迪沙邦報告了147起罹難事件 拉賈斯坦邦有12人罹難
此外,超過4萬人因中暑送醫 單是在德里的一家醫院
5天內就有11人因中暑罹難 每日都有新增患者入院 除了令人心痛的生命
極端高溫還重創了印度的社會運作 由於氣溫升高導致飲水需求大增
而河流水位卻持續下降 當時的德里面臨嚴重的供水危機
許多社區的水龍頭乾涸 只能依賴水車定時輸送飲用水
在拉賈帕特納加爾等地 居民抱怨電力中斷頻繁 空調無法運作
連水都燙得難以下嚥 城市的高溫還因“城市熱島效應”
而進一步加劇 大量混凝土建築和柏油路面吸收 並儲存太陽熱量
使得夜晚降溫緩慢 德里甚至錄得35.2°C的“最熱夜晚”
人們在日落之後 仍然無法獲得身體和精神上的休息 這種夜間高溫對健康的影響也在加劇
研究指出,高溫夜晚會削弱人的深度睡眠 與快速眼動睡眠
妨礙身體恢復 沒有空調的貧民窟居民更是首當其衝
一位名叫薩加爾·曼達爾的 自行車人力車伕表示 他不得不將床鋪搬上屋頂
期望夜間稍有涼風 但也只能勉強睡上幾個小時 很多工廠為了保障員工安全
只能在五月縮短工時 導致全國新訂單增長率 降至三個月來最低水平
極端高溫的背後 是地理和氣候的多重作用 印度位於赤道附近
終年接受強烈陽光輻射 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來自中亞的冷空氣
加之西北的塔爾沙漠 和熱帶暖溼氣團的共同影響 使得印度長期處於高溫環境之中
氣候變化的加劇也使得這一現象 更加頻繁而劇烈 數據顯示,在過去50年裡
印度共經歷700多次熱浪事件 累計造成超過17000人罹難
單是在2024年6月中旬的9天裡 德里就有192名無家可歸者因熱浪去世
是過去五年同一時期罹難人數的最高紀錄 這場空前熱浪
是對其社會、健康、基礎設施 乃至生態系統的一次嚴酷考驗
而這種熱浪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在2024年5月的一個酷熱清晨 墨西哥南部塔巴斯科州與恰帕斯州的叢林
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 至少157只吼猴因持續高溫和脫水罹難
而在聖路易斯波託西州的 塞爾瓦特內克生態公園 至少有100只鸚鵡、巨嘴鳥、蝙蝠等動物
也因缺水而罹難 人類尚未脫離酷熱帶來的威脅 連野生動物都在這場無聲的浩劫中倒下
2024年5月底至6月初 墨西哥及其周邊地區 經歷了一輪極端高溫
全國十座城市創下了歷史高溫記錄 首都墨西哥城也不例外
這個位於高海拔、氣候溫和的北美最大都市 在5月9日達到了34.3攝氏度的高溫
比一個月前剛創下的紀錄還高出0.1度 而鄰近的普埃布拉州
更是突破1947年以來的高溫紀錄 達到了35.2度 位於北部邊境的
塔毛利帕斯州首府維多利亞市 氣溫飆升至47.4度
打破1998年的歷史高溫紀錄 聖路易斯波託西州 則成為此次熱浪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當地一度達到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50度高溫 在如此酷熱的背景下
全國多地電力供應陷入緊張狀態 引發長時間的停電 特別是北部地區受影響嚴重
由於電網負荷過大 墨西哥國家電力系統監管機構 不得不多次發佈警報
而且這場酷熱發生在墨西哥 正面臨嚴重乾旱之際 使得水資源危機也愈發緊迫
聖路易斯波託西州部分學校因高溫被迫停課 水資源短缺
也成為總統大選中的熱門議題之一 這場席捲整個墨西哥中北部
以及中美洲北部國家的熱浪 被認為是由“熱穹”現象所引發的
熱穹是指高壓系統持續覆蓋某一區域 導致熱空氣被困在地面附近
陽光強烈照射使地表溫度不斷上升 一個由墨西哥、巴拿馬、荷蘭
英國、美國和瑞典科學家 組成的研究團隊指出 在當前全球溫度已上升1.2度的氣候條件下
這種5天極端白天高溫的事件 大約每15年就會發生一次 而在2000年時這種事件
平均需60年才會出現一次 夜間高溫雖然沒有白天那般極端
但現在每年發生的幾率也達到了50% 遠高於2000年的13%
更令人擔憂的是 研究還指出,若沒有人類活動 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這輪極端熱浪的強度將下降約1.4度 而其發生的概率也會降低約35倍
對於夜間高溫 人類活動的影響更顯著 導致氣溫升高1.6度
發生幾率增加200倍 隨著全球氣溫持續上升 像這樣的熱浪事件在未來將變得越來越常見
2024年6月 巴基斯坦南部的錫德省迎來了一個 駭人聽聞的高溫紀錄
——莫亨佐-達羅氣溫飆升至52.2℃ 成為去年夏天的最高讀數
要知道該國曆史最高氣溫也才54℃ 短短几天內
全國已有568人因高溫遇難 僅6月25日就有141人喪命
城市的停屍間一度爆滿 醫院人滿為患 這個史無前例的熱浪席捲了整個南亞地區
而巴基斯坦首當其衝 根據巴基斯坦氣象局的數據 5月21日至31日
全國大部分地區遭遇嚴重熱浪 尤其是錫德省、卡拉奇、塔塔
巴丁和蘇賈瓦爾等地 氣溫普遍突破40℃至44℃
引發2547例中暑報告 並造成133頭牲畜罹難
6月20日開始 新一波熱浪再次襲來 卡拉奇連續數日氣溫超過40℃
25日更是飆升至47.2℃ 高溼度使體感溫度達到了49℃
人們彷彿置身煉獄 災難的規模遠不止於此
在卡拉奇,一家家醫院收治了 數百名因中暑、脫水 或熱射病症狀而入院的患者
僅市立醫院在6月23日至26日間 就收治了267名熱射病人
其中12人不治身亡 醫生指出,大多數罹難者 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
但也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包括不少從事戶外工作的勞動者
民眾被告誡儘量待在家中 補充水分、避免外出 但對許多低收入家庭來說
這是無法執行的“奢望” 伴隨這場高溫的 還有頻繁的停電
許多地區的空調和風扇停止運轉 使得原本熾熱的環境更加難以忍受
政府設立了高溫救援營地 並開放醫院緊急應變中心 為成千上萬的熱病患者提供治療
莫亨佐-達羅 一個擁有數千年曆史 以印度河流域文明遺址聞名的小鎮
在烈日下變得冷清異常 要知道,巴基斯坦是全球第五個
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 雖然該國碳排放量不足全球總量的1%
卻承受著氣候災難最沉重的代價 早在2022年 巴基斯坦就曾因氣候變異遭遇毀滅性洪災
造成全國1739人遇難 而2024年4月 該國又經歷了自1961年以來最溼潤的四月
降雨量超過歷史平均兩倍 接踵而至的乾旱與洪災
加劇了糧食安全危機 國際救援組織指出 高溫使2600萬人中的860萬人
面臨食物短缺威脅 未來恐怕難以避免更嚴重的人道危機
極端高溫還帶來了次生災害 例如毒蛇和蠍子逃離野外
進入居民家中避暑 又或者液化氣罐暴露在陽光下產生爆炸
各地學校被迫停課 旁遮普省一度宣佈全省停課一週
超過52%的學生因此無法上學 如果往後這樣的趨勢持續
巴基斯坦未來將面臨更加頻繁 更具破壞性的熱浪 成為全球氣候變化最慘烈的見證者之一
在一年一度的伊斯蘭朝聖盛事麥加朝聖中 數百萬名穆斯林匯聚沙烏地阿拉伯的聖城麥加
履行伊斯蘭信仰中神聖的義務 然而,2024年的朝聖之旅
卻蒙上了慘痛的陰影 在6月14日至19日短短六天內
至少有1301名朝聖者因極端高溫而罹難 其中多數的罹難原因是中暑與脫水
尤其是在6月16日一天內 就報告了2764起與高溫有關的疾病案例
如此規模的熱災悲劇 將沙烏地阿拉伯的極端氣候 再次推向了世界目光的聚焦中心
沙烏地阿拉伯 被公認為是地球上最炎熱的國家之一
每年夏季,從四月開始直到十月之後 氣溫常年維持在令人難以忍受的高位
甚至頻繁出現高達54攝氏度的酷熱天氣 這樣的極端高溫已成為常態
人們不得不採取極為緩慢、悠閒的生活節奏 來適應惡劣的氣候條件
尤其在夏季正午時分 街頭人影寥寥 彷彿城市在高溫下陷入休眠狀態
而2024年朝聖期間 麥加大清真寺內最高氣溫記錄 達到51.8攝氏度
成千上萬的朝聖者 需要在這酷熱之下完成宗教儀式 其中包括步行穿梭於聖地之間
攀登阿拉法特山、繞行克爾白七圈等 每天行走3至9英里不等
然而,極端的氣溫加上身體負荷、脫水 和設施不足 使得朝聖者面臨前所未有的生理挑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大量未註冊的朝聖者 因無力支付官方許可費用
而選擇非正規渠道參拜 這些人得不到空調帳篷、水源
及官方醫療救助 使得他們更容易因中暑或相關疾病倒下
據報導,僅來自埃及的遇難人數 就超過600人 還有約700人下落不明、約旦有60人遇難
印尼報告132人身亡 突尼斯遇難35人 其他來自伊朗、塞內加爾、印度
和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的朝聖者 也在名單之上 有些官方雖然安排了空調帳篷
但許多帳篷也並無冷氣運作 冷風機常常缺水 朝聖者依然在高溫中煎熬
加上由於人滿為患和管理混亂 許多人在帳篷中昏厥甚至身亡
更有甚者,即使是支付了 官方朝聖套餐的旅客 也面臨服務不足與熱害影響
據稱合法朝聖套餐價格 從8632美元到14387美元不等
而非法低價團甚至不到一半的價格 但這些非法團因無正式許可
缺乏基本保障 其成員在災難中成為最脆弱的犧牲者
儘管沙國政府設立了緊急醫療站和住宿 並在災後承擔了罹難者的喪葬費用
包括髮放罹難證明 及埋葬於無名墓地甚至集體墳墓中 這一切並未能安撫人們對管理混亂
與高溫應對措施不足的質疑
罹難谷,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不好惹 它位於美國加州的沙漠谷地
加州與內華達州州界 其惡水盆地海拔高度為海平面以下約86米
是北美大陸的最低點 而它的氣溫,更是屢屢突破極限
1913年空氣溫度曾經達到56.7℃ 1972年地面溫度93.9攝氏度
幾乎常年不下雨 更有過連續六個多星期氣溫 超過40攝氏度的紀錄
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地方 2024年在罹難谷 一名摩托騎士在53°C的極端高溫下中暑身亡。當然,美國並非只有一個罹難谷能帶來罹難 這一年的熱浪
其實為全美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熱浪從5月就已然進入美國
7月後,高溫愈演愈烈 當月5日,加州棕櫚泉創下51°C的新高
當月6日,Redding更達48.3°C 僅僅一天之內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報告 已有13人因高溫罹難 另有160起疑似相關罹難案例
7月7日,拉斯維加斯以49°C 打破歷史紀錄 並在隨後的三天中
繼續維持在前所未有的高溫之上 紐約市的第三大道大橋 在7月8日因高溫膨脹故障而被迫關閉。高溫還擾亂了交通 7月16日,新澤西交通再度因酷熱延誤
當日華盛頓特區氣溫高達40°C 是2012年以來最高的一次
連續三天突破38°C後 7月17日再創紀錄達38°C
同一天,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 也追平高溫紀錄 7月成為美國多個西部城市歷史上
最炎熱的一個月 包括拉斯維加斯、棕櫚泉、弗雷斯諾 Redding、塞勒姆和聖何塞在內的多個城市皆打破月度平均高溫紀錄 而隨後的8月亦如人間煉獄
截至9月27日 僅鳳凰城已有664人 因高溫相關疾病而意外罹難
拉斯維加斯也達342人 至少造成了1006人罹難 超過2023年的紀錄
極端氣溫不僅威脅健康 也帶來嚴重安全問題 得州東南部在颶風“貝里爾”之後大面積斷電,一人因高溫罹難 多個州發生車內高溫罹難悲劇 包括亞利桑那、喬治亞、德州與內布拉斯加與此同時,俄勒岡州也報告 至少10起疑似熱致罹難 其中大多集中在波特蘭
高溫帶來的災難、遠超我們的想象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
不知道今天介紹的 這10個世界上最熱的國家 哪個讓你印象最深刻呢?
歡迎在下面評論區告訴我們 如果您也喜歡這期視頻
歡迎點贊加訂閱以及分享給您的朋友 感謝您的收看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