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
2023-03-16 11:59:57
去 AGO 看 Leonard Cohen 特展三次了。最近的一次是留学生小 C 约我,那天她穿深灰色羊绒衫配一条白色印花半裙,欧洲刚回来,裙褶之间,好像未散去西斯廷的光尘粒子。
小 C 熟悉 Cohen ,初一开始读他的书,讲来头头是道,包括他的风流韵事。高中语文课堂上背诵他的诗,磕磕绊绊二十分钟,老师耐心等着。小 C 在温哥华读的高中,再考入多大数学系。一个浑身自带文艺气息却读理科的女孩子。
我们是两年前在城中最大的墓地偶遇的。她特意去拜祭古尔德,那个九月秋日是古尔德的生日。小 C 从小被逼苦练钢琴,后来巴赫成为她失眠时的音乐。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是她的必选。我们是去寻找古尔德的墓。墓地大,难寻,直到我见到一个女孩子站在一块平置在草地上的墓碑前,我百分百确信肯定是古尔德的碑。果然。那一刻,这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墓碑前是寂寞的,没有一个本地人,除了我们三个华人,还不停唠叨。后来想古尔德地下有知,开心的,他生前爱煲电话粥。这一刻他要辨听中文了。
秋阳透过树隙落在小C身上,她穿一件白色马海毛的宽松对襟衫,我多年前有过类似的一件啊。她配黑裤、平底黑鞋。很多笑容很多坦白的故事,对着和她父母年纪相仿的我们说。我难以相信,这种巧合这份直性的坦诚。和风里有一根魔术棒在广袤的墓地间舞动,她是精灵。我们一起走了一段长长的路,才出了大门到外面分手。我与厨师长去坐一家咖啡馆的室外遮阳伞下,思定。
回家后我赶紧一笔笔写在日记里,怕脑海里失忆了这段奇遇。排进在字里句巷里密封,留待暮年追忆。
真正与小C交往要一年以后。厨师长劝我,好像我不能忘记曾经的师道。约她一起逛街,找小咖啡馆,进 Vintage 店。托她借多大的书,买书。连本地断货的笔芯,询问她,她都很快搞定顺风的快递。她特别有礼貌,我想象的老北京味道,我不敢对她说特别喜欢之类的话。小 C曾 说朋友间需保持距离。小小年纪如此老道,也是少小离家多年的历练。她独自去 PEI ,在那边旧书店淘到一本厚的中世纪艺术,绝版了。她拿到的价是网上价的三分之一。我还没有去看,就是想保持距离。
疫情第一年,我关心过一位离异单身朋友,她对我热情时送了不少礼物,后来又疏远到断了音讯。我不知哪里得罪人,她说没有得罪,反而感谢我们夫妇。万物皆有时,我在一个朋友远去时,又有新朋友出现。我是念旧的人,不爱喜新厌旧。仍然感恩有过的友情,现在还乐意戴着前者送我的德国玫瑰金项链。
我们在 AGO 二楼专场。我指着一张 Cohen 七十年代黑白照旁边摄影师的名字告诉小 C ,这位 Sam Tata , 1911 年出生在上海,受过郎静山影响。他是加拿大最有名的摄影师,渥太华国家美术馆有他拍的解放军进城照片。厨师长知道印度的 Tata 钢铁公司是世界第一。上次我们遇到一位女士告诉我们 Tata 家族来自伊朗,他们信奉拜火教,阿拉伯入侵后,被穆斯林压迫,十世纪逃到印度做难民,再有逃到香港和上海。
我查过上海的 Tata 家,只有英文报道。他们一九四九年后离开上海,在乌鲁木齐北路的房产最后被没收了。留有那幢大花园洋房前一张黑白照,Tata家人外,一群男女华人仆役在。漂亮的洋房被拆了,造起高级公寓。至今有Tata家后人在诉求。
小 C 与我都留意 Cohen 有保留纸张的习惯,罗圈活页小本子我也有,是三十年前的学生时代旧本子。连他一本诗集封面图,是笔记本里的图画而来的。那也是普通的划线本。信封上画图,倒是想起爱在信封内侧写诗句的狄金森了。我也有此习惯,收到的信封不舍得扔,写字。雇主家扔掉的小孩子生日得来的贺卡,我留下自用,也存一份纪念。有次寄出红色信封的贺卡,问对方,把信封还给我可以吗?对方答,不可以,她要保留。
鲁迅先生爱读毛边纸的书。买了纸与苏联木刻觉交换木刻画。鲁迅与郑振铎合作出版的《北平笺谱》是民国关于信纸收集的绝顶风雅。随手翻到鲁迅日记,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晚, “ 三弟来, ” 为鲁迅买了 “ 抄更纸一刀,一元二角 ” 。
十年之后, “ 鲁门大弟子 ” 萧军自我流放,从延安中央招待所的干部编制到了乡下,借粮度日。起因是曾经春风满面出入主席窑洞的萧军因为为王实味说句公道话被丁玲为首的党员在大会上批判。之后被冷落,仰慕过他的朋友都远离,迎面都当透明。在他为了申请区区纸张从春到秋都不果后。带着临产的妻子与幼儿愤然出走。然而过得只有更困苦。鲁迅地下有知 “ 大弟子 ” 的遭遇,不知有何感想。
上海的朋友喜欢我的读书摘抄,我说近来是埋头抄书,挤压在线上线下。
有一天,说不定我涂鸦过的小纸片也会被艺术家收集,变成有意义的一页。那天我把包里的小纸片举起在Cohen的笔记本边上留影。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我给它加个框。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3-03-21 04:26:30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觉晓,非常细致,记住了。:)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9 15:53:05
谢谢酒绿。等我约小C去过Dundas街上的葡萄牙店后再可推荐你。
今日又风大。走去图书馆短短几分钟都冷。然而三月就是三月,也看见周围院子里有花冒出来了。
酒绿春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9 12:49:51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你推荐咖啡馆。这几天很冷,没怎么出门,人都憋坏了。
希望今年春夏秋可以出门多走走,多看看美好的世界。
很欣赏小C这样的孩子。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8:49:07
谢谢海风老师。是呀,绝对赞同你。我以前顾上班顾家庭,也没有扩展朋友圈的欲望。现在得一个小朋友还能了解年轻人的思想,从一个角度帮助我学习和自己的女儿相处。同时,也了解留学生的一些生活状况。
记得读董桥书,提及老年人要养晦。我也在老去的过程里,与年轻人相处,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倚老卖老。所以,我感恩遇见这样一个小朋友。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8:43:23
谢谢老皮卡。我昨晚看电影时就想和你汇报一下,女儿帮我弄了一个Netfix,看电影又多了。昨晚随便点了一部九十年代的电影,是伊斯特伍德主演的Absolute Power 。说美国总统一场“意外”被男主角看见,总之还是体现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作为娱乐电影,倒是不必动脑。今晚看一部更不用动脑的Toscana ,2022年电影,当作风景片,或许你太太也会赞同。
问好!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8:36:49
谢谢弄弄。小C有大大咧咧的一面。但是我也喜欢她细致的一面,很体贴人。她从小爱读书,读的又深,考虑周全也是艺术性的自然流露。我们夫妇都喜欢她,难得她觉得我家饺子也好吃,本来都不敢让她尝。不敢在你们北京人前摆饺子。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8:32:39
谢谢酒绿。其实那日寻找很不方便,虽然我做了功课。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插曲以后写吧。
女儿今日推荐College上688号咖啡馆很不错。我还没有去过。也推荐给你。
今日挺冷,晚上公园散步不愿多走。
春寒料峭是真的,好好保重!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7:36:06
跟小朋友很投缘,大千世界,遇到趣味相投的不容易。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7:29:51
小C的观念有道理的,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就是这个道理。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6:00:37
小C这么年轻就世故,以后也是不得了:)我自己的感觉,我们北京人大大咧咧的人多,没心眼,比较诚实,不过也会因此得罪人还不知道。说我自己呢吧:)
酒绿春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12:45:29
你和小C的友情描述很有趣,年轻人可以让自己跟朋友保持距离,真是很不容易。你描述你们相遇的那一刻,很有画面感。我把那个墓地花园放在我今年春夏秋游荡的list里了。
跟朋友也因为疫情而很久没见,很想念曾经骑着自行车满城游逛的日子。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07:28:20
回复“麦姐”,如果你带一个笔记本,内里还可以夹一点收据等,有的笔记本可以拉起来防止遗失夹在里面的东西最好。或者自己用什么扎一下,一根细皮绳,棕色的鞋带,我用过。里面还可以夹一片树叶或干花,都会是给未来的点滴准备。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3-03-18 05:24:53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觉晓,很好的建议,我一定带个笔记本,土办法靠谱,我一般路上会带本书,这样不急躁。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7 05:50:56
谢谢花大姐。你太有能量、影评不断。我们安省有Munro,还有你,网笔耕不辍。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7 05:48:11
谢谢麦姐。如果你要回国,随身带着一本书可以安静你的心。或提前网购一本到了北京可读了。上飞机前再去买一本记事本,每天记录点滴,要做什么,去过哪里,吃了什么,见了谁,做了什么。因为到时会有很多事,烦恼的,激动的。三言二语记下来,以后再看,比手机管用。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7 05:39:09
谢谢沈香,去年上半年,AGO我们的美术馆有特展,一个艺术家收集了各种手写购物单,各式各样的用纸,各种字体,拼成一幅大的,裱上镜框。我每次去都被迷上。还有像电影《英国病人》,一本厚书里夹各种纸,迷人极了。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7 05:34:40
谢谢平等性。最近都写的少了,还是要坚持练习。读过你写的一篇长文,有教授风范。我就是你文章里没有显出博主名字却默默做过的。那手写的文字不会被网络消失。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7 05:30:21
谢谢竹风。读到过你写祖父的文章,没敢留言。民国人物身上的背影都是一层岁月的包浆。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2023-03-17 05:20:45
有同道的朋友真好,我也喜欢留下过去的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我的人生一部分。。。
麦姐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20:57:26
细腻的文字,恬淡的心情,佩服觉晓能够坚持手抄手记,感觉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了。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9:02:24
觉晓的小纸片很有艺术感,就是一副艺术品!很赞!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8:24:21
好细腻的文章,赞一个!
竹风_如火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7:04:45
心如止水,细腻。一如既往的淡雅。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6:05:41
谢谢码农。等你一锤定音。
看见你博文回复了。这是我重读董桥《小风景》(香港牛津大学版)里记下的。在我笔记本里,被我找到了那一段。是董桥六十年代在台北求学时认识一位朱老先生,展开的文字。第178页。我发一张照片给你。悄悄话。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5:13:34
“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我给它加个框。”, 嗯, 我可以看到,富比世一槌定音。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3:49:58
谢谢tobby_妈妈。春祺!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3:49:15
“买了纸与苏联木刻觉交换木刻画。”修改,鲁迅在上海购买宣纸等,又托内山完造代购日本纸,托人致苏联版画家换取他们的作品。
tobyd_妈妈07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3:38:04
问好!
觉晓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12:38:33
为什么说巧,因为我们去寻找古尔德墓碑前,根本不知道是他的生日。这句应该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