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风雨后》——英国贵族的挽歌

打印 (被阅读 次)

《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45年,到今年正好是75周年。

小说通过主人公查尔斯·莱德的回忆,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一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往事:上个世纪20年代,出身中产阶级的查尔斯·莱德(Charles Ryder)在牛津大学偶然结识了贵族子弟塞巴斯蒂安·弗莱特(Sebastian Flyte),两人十分投缘,结为挚友。通过塞巴斯蒂安,莱德又进一步结识了他的家人,与这个居住在布赖兹海德庄园(Brideshead)内的信仰天主教家庭的成员发生了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塞巴斯蒂安的父亲马奇曼侯爵因为酗酒和宗教原因,与妻子势同水火,避居国外,老死不相往来;他笃信天主教的母亲外表端庄贤淑,却工于心计,内心冷酷,对家庭和子女的一切严加管控。

父母的分歧离异让几位子女深感耻辱,缺乏家庭关爱更扭曲了他们的天性。敏感的塞巴斯蒂安,受不了压抑的宗教氛围,只能远离家庭,行为乖张,借酒浇愁。只有和好友莱德在一起的日子,才是两人一生中最快乐的青春时光。他们之间的友谊以及那种超乎友谊的朦胧之爱,在伊夫林·沃的笔下十分唯美,是贯穿小说前半部的主线。小说前半部,正如它的标题,Et in Arcadia ego(我也曾生活在世外桃源),是对那段青葱岁月的追忆,也似乎预示着后来的不幸结局。果然好景不长,因为酗酒塞巴斯蒂安被家里强迫休学,送到国外换环境。失去最后感情慰籍的塞巴斯蒂安终于彻底崩溃,他逃到北非,终日喝得烂醉,日益沉沦,最后在一家修道院中等待天堂的召唤。

与塞巴斯蒂安分手后,莱德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并结婚生子,但与妻子的关系却日趋冷淡,名存实亡。一个偶然的机会,莱德遇到了塞巴斯蒂安的妹妹朱莉娅。朱莉娅和塞巴斯蒂安不仅相貌谈吐相像,性格也有几分相似,简直就是男版的塞巴斯蒂安。莱德和朱莉娅两人都深爱着塞巴斯蒂安,各自有着不幸福的婚姻,由同病相怜到互生情愫,直至谈婚论嫁,但最终由于宗教的原因,却未能走到一起。

等到二战爆发,孑然一身的查尔斯·莱德成了军队中的一名上尉,“homeless, childless, middle-aged, loveless”,对生活和战争的厌倦让他精神倍感颓唐,“Here at the age of thirty-nine I began to be old.”一天,部队被转移到乡间一所空置的庄园,莱德从部下口中得知,庄园的名字叫布赖兹海德,这个久违而又熟悉的名字让他百感交集。”I had been there before; I knew all about it.“ 故园重返,却已物是人非,作者也不禁发出与旧约《耶利米哀歌》中先知面对圣城废墟时同样的感叹,Quomodo Sedet Sola Civitas(故城孤寂)。斯人已逝,繁华不再,一时间莱德思绪万千,往事历历,不堪回首。

伊夫林·沃的这部小说笔调深沉,文字简洁而略带忧伤,充满怀旧的伤感,让人读罢久久不能释怀,有读者将其比作英国二十世纪的《红楼梦》,两者虽不能简单类比,却同样是悲叹贵族没落和时代终结的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

小说还有这样一个副标题,“查尔斯·莱德上尉神圣的与渎神的回忆录”(The Sacred & Profane Memories of Captain Charles Ryder),宗教是贯穿整部书的重要主题,从这个副标题上可以看出伊夫林·沃对宗教充满矛盾的心情。塞巴斯蒂安的家庭,信仰天主教,这在普遍信仰新教的英国,是个另类,而父母因宗教分歧而造成的离异,以及宗教给家庭带来的压抑和束缚,给每个家庭的成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特别是在塞巴斯蒂安身上,直接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然而,历尽沧桑之后,饱受创伤人们又不得不从上帝那里寻求慰籍。长期自我放逐的马奇曼侯爵,临终前却选择返回故里,重新皈依天主。一直痛苦抗争的朱莉娅,最后却受到父亲临终行为的感召,放弃与查尔斯·莱德的结合,而选择服从教规,维持现有的婚姻。连自称为不可知论的主人公查尔斯·莱德,在多年以后重访布赖兹海德庄园,也在小教堂的祭坛前跪下祈祷,暗示他内心信仰的转变。小说的故事以玩世不恭开始,以回归宗教终结,仿佛是伊夫林·沃一生经历的写照。沃本人出身于新教家庭,在牛津求学时转向无神论,酗酒放浪,直到30年代第一次婚姻失败,转而改信天主教,观念也日趋保守,晚年甚至痛恨现代社会的一切,拒绝使用汽车电话等现代科技。

这部带有一定自传性的小说,创作于二战期间(1943年12月至1944年6月),当时在军队中服役的伊夫林·沃因为跳伞负伤而病休在家。关于创作的背景,作者在1959年的再版序言中这样说道:“在那样一个令人绝望,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 —— 充斥着罐头豆子和简化英语——这部作品充满了对逝去不久的奢华生活的怀念:佳肴美酒的饕餮,以及辞藻华丽的谈吐。”小说出版后大获成功,成为伊夫林·沃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但是不知是出于自谦还是矫情,作者本人后来却对这部作品不以为然,在给格雷厄姆·格林的一封通信中,伊夫林·沃这样写道:“当我重读这部作品时,我自己都感到无比惊骇”。尽管如此,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也为评论界所推崇,近年来更被BBC、《时代周刊》等权威媒体列入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文小说的名单。

1981年,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公司将这部小说改编为一部迷你剧集,共有11集。电视版的《故园风雨后》相当忠实于原著,制作精良,以优雅舒缓的英式节奏,准确地再现了小说所描述的那种繁华已逝物是人非的伤怀,为英伦末日贵族的沉沦,演绎了最后的一曲挽歌。

剧中的两位男主角,查尔斯·莱德由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扮演,扮演塞巴斯蒂安的是安东尼·安德鲁斯(Anthony Andrews)。两位演员当时还出道未久,特别是艾恩斯,与后来的大红大紫相比,尚属默默无闻的一个后起之秀,但是两人的演绎,非常精准地把握住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特征。通过眼神,艾恩斯将查尔斯·莱德的那种忧郁和失落表现的恰如其分。而安东尼·安德鲁斯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他俊朗的外形,完美的诠释了贵公子塞巴斯蒂安的顾盼生辉动人多姿,那是一种青春的美,风情万种,却不是惹人讨厌的那种娘炮。两人之间那种介于友情和同性之爱的朦胧和暧昧,也被表现的恰到好处,丝毫不过火。

电视版《故园风雨后》剧照(网络图片),两位男主角查尔斯·莱德与塞巴斯蒂安。在伊夫林·沃笔下,塞巴斯蒂安”美的令人着迷,那是一种具有双性特征、极度青春的美,高声唱着情歌,而遇到头一阵寒风便凋谢了。“

电视剧集中经常出现的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Hertford College),主角查尔斯·莱德和作者伊夫林·沃曾在这所学院就读。

塞巴斯蒂安就读的牛津基督学院(Christ Church College)。

电视剧集中的配角也很出色,特别是扮演塞巴斯蒂安父亲马奇曼侯爵的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和扮演查尔斯·莱德父亲的吉尔古德(John Gielgud),两位老戏骨戏份不多,塑造的形象却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凸显奥斯卡影帝的功力。

2008年又出了电影版,虽然片子拍的亮丽光鲜,却少了些原著的韵味,让人喜欢不起来,也许是对电视版先入为主的印象太深了。有时不免感叹,那些老版的制作,虽然节奏有些缓慢,技巧难免落伍,很多却是难得的精品,true masterpieces,岂是如今快餐文化所能相比的。格雷厄姆·格林曾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两类,严肃主题的一类称为艺术(Art),讨巧取悦读者的一类成为消遣(Entertainment),也许可以拿来套一下电视版和电影版的《故园风雨后》。其实即便是格林的所谓“消遣”类作品,比如《斯坦布尔列车》,拿今天的标准,也不输任何严肃题材的艺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视版的主题曲,舒缓悠扬而略带一丝淡淡的忧伤,完美地烘托了情节。乐曲的风格和以前看过的另一部英国迷你剧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似曾相识,过后一查,果然出自同一位作曲家。《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改编自勒卡雷的同名小说,片中阴冷色调的画面将原著中对冷战时期谍报阴郁压抑氛围的渲染表现的淋漓尽致,“千面人”亚历克·吉尼斯对主人公斯迈利精彩演绎,也得到原著者勒卡雷的首肯。而前两年好莱坞重拍的电影版,虽然阵容强大,也颇得一些评论界好评,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全不对味,好象“熊猫快餐”里冒充的中餐。特别是主角斯迈利,电影版里鹰顾狼视、霸气侧露,哪有一丝原著中窝窝囊囊的老学究的影子。

以前对伊夫林·沃,只有过耳闻,通过一个相当偶然机会,才对《故园风雨后》这部书和电视剧集得以关注。去年为准备英格兰行程做功课时,从曾一度考虑是否将约克郡的霍华德城堡(Castle Howard)列入行程。这座十八世纪的巴洛克风格的古堡,这样的古堡在英格兰不能说多如牛毛也为数不少,引起我注意的是DK旅游书上的一句简单的介绍:Castle Howard was used as the location for the television version of Evelyn Waugh's novel Brideshead Revisited. (根据伊夫林·沃的小说《故园风雨后》改编的电视剧曾在霍华德城堡拍摄)。最后虽然舍弃了霍华德城堡,但是小说和电视剧的名字却记了下来。其实在《故园风雨后》电视剧集拍摄之前,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巴里·林登》(Barry Lyndon),就在那里取过外景,2008年电影版的《故园风雨后》,那里也是主要的取景地。不过这座城堡近年来在华人旅游圈被炒的很热,倒不光是因为上述原因,更主要的可能是因为周杰伦几年前在那里举办过婚礼,不过这个连消遣也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八卦。

霍华德城堡(网络图片)。

 

 

aranjuez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epton' 的评论 :

谢谢量子,老朋友久违了,问好!

非常高兴你也是同好,可能女生都会更喜欢这书和剧,我家LD也是,她现在还常埋怨我去年去英国的时候没有安排Castle Howard。

刚刚在你的博客里看到很多精彩的书评介绍,以后要常去学习,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多交流。
lepton 发表评论于
真开心看到也喜欢“Brideshead Revisited”的朋友。 两年前在威尼斯旅行时,正在读这本书。

写在博客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810/4583.html
手邊正在讀 “Brideshead Revisited” by Evelyn Waugh。 我原以為這是個英倫“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故事,沒想到其中也有威尼斯的篇幅。 Evelyn Waugh的文筆優美圓潤,把1920年代的威尼斯寫的這樣缠绵:
“The fortnight at Venice passed quickly and sweetly-- perhaps too sweetly; I was drowning in honey, stingless. On some days life kept pace with the gondola, as we nosed through the side-canals and the boatman uttered his plaintive musical bird-cry of warning; on other days with the speed-boat bouncing over the lagoon in a stream of sun-lit foam; it left a confused memory of fierce sunlight on the sand and cool marble interiors, of water everywhere, lapping on smooth stone, reflected in the dapple of light on painted ceilings”
然而威尼斯再難以尋見那樣兩個19歲美少年的翩翩身影。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810/4597.html
Brideshead Revisited里, 男主人公回憶,“These memories, which are my life—for we possess nothing certainly except the past—were always with me. Like the pigeons of St. Mark’s, they were everywhere, under my feet, singly, in pairs, in little honey-voiced congregations, nodding, strutting, winking, rolling the tender feathers of their necks, perching sometimes, if I stood still, on my shoulder or pecking a broken biscuit from between my lips; until, suddenly, the noon gun boomed and in a moment, with a flutter and sweep of wings, the pavement was bare and the whole sky above dark with a tumult of fowl. Thus it was that morning.”

Evelyn Waugh文笔实在太妙。 这本书,叫我叹气。
aranjuez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萍民' 的评论 :

多谢到访!电影版的确差很多。
萍民 发表评论于
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后来找了后来拍的电影来看,大失所望,看了开头就放弃了。 你的评论写的很好。谢谢分享。
aranjuez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vie' 的评论 :

问好La-Vie!去年去爱尔兰,重点参考了你的行程,一直没来得及道谢。你的波兰行程更精彩,以后准备照抄作业。

今年就当间歇年吧,在家养精蓄锐,来年一起找补回来。
la-vie 发表评论于
谢谢A兄介绍。看着照片心又痒,打算夏天去的呢。今年是哪都去不了了。
aranjuez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黑猫' 的评论 :

多谢猫版点评!我们后知后觉,错过了这部好剧/好书这麽多年,这次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让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一直想做却又抽不出时间的事情。

小黑猫 发表评论于
不好意思Tailor拼错了:(
小黑猫 发表评论于
赞A兄大作。非常非常喜欢故园风雨后这部剧,也喜欢里面的音乐。但当年没完全看懂,尤其是结尾。现在看了你的介绍才恍然大悟。Castle Howard放到单子上了,有机会一定去visit。
Tinker Taylor solider spy只看过电影,还蛮喜欢Gary olderman演的Smiley的。估计小说写得更好,有时间我也该读读书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