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制造业对比——美国制造业降低的原因(图)

来源: 戏说金融 2019-11-18 22:50: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16 bytes)

中国被媒体成为“世界工厂”,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现在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中美制造业”这一关键词,弹出来的全部是“中国制造业世界排名第一”“中国制造业产值是美国的N倍”这类新闻资讯。

中美制造业对比——美国制造业产值降低的真实原因
当笔者查询国外的经济数据统计机构时,发现有不少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制造业产值为8.4万亿美元左右,而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大约为28万亿人民币。

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数据差距呢?或者说为什么在我们了解的资讯中美国制造业产值出现下降呢?

主要时统计口径的原因,我们的媒体采用的是最终产品价值落地为计算口径。

举个例子,我们生产了一批手机,市场价格为10亿人民币,这个时候便将这10亿计算为我们制造业产值。

似乎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仔细研究之下,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就上面这个例子而言,比如说我们这批手机是苹果品牌,这10亿人民币中,真正利润收入属于中国的有多少?属于美国的又有多少呢?
中美制造业对比——美国制造业产值降低的真实原因
于是,这产生了一个概念上的分歧,所谓的现在意义上的“工厂”或“制造业”是指单纯的组装加工还是从技术设计、生产加工到品牌营销一整个产业链?

如果只算单纯的生产加工,在产品最终落地方面,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产值毫无疑问,世界第一。

在国际消费市场中,几乎有超过一半的产品,“中国制造”都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而且这些产品几乎都是日常生活必须品居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劳动力优势和组装加工效率。

美国呢?他们的制造业便没有那么“接地气”了,正式因为如此,对于很多普通民众来说,美国制造下滑的印象日益加重。甚至很多人发出疑问:美国现在有制造业吗?

对于这一点,《纽约时报》一个专栏作家给出了答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相信美国的工厂已经关门了呢?这或许是因为销售者日常购买的商品中,大家极少看到“美国制造”的标签。但是消费者所看到的是产品巨大版图中小小的一个角落,因为消费者不可能去购买飞机,不可能去购买先进的工业机械设备,不可能去购买发电厂用的涡轮机,也不可能去购买科技专利和专业的原材料。

是的,美国的制造业直接生产的就是这类,我们普通消费者极少去直接购买的东西。

举个例子,美国有一家叫新田的公司,注册资本仅仅只有900万美元,只做石油开采中的一项小技术产品,但是全球有一半以上的石油公司却依赖于它,其中包括我们中国的两桶油。

中美制造业对比——美国制造业产值降低的真实原因
美国有三大非常有名的产业基地:五大湖汽车产业基地、西雅图航空产业基地和硅谷的IT产业基地。

这类基地贡献的制造业产值低吗?肯定不低,但是被列入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却不多。为什么?因为他们很多组装工厂以合资的方式搬到了发展中国家。

以我们的汽车行业和医药行业为例,有多少品牌是中外合资的产品,在中国最终落地和销售,又有多少核心技术属于中资所有?

所以,在美国的制造业中,它们“工厂”生产的是技术设计和商业品牌,而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更多还停留在贴牌、组装和小商品制造中。

核心产品是技术设计和商业品牌的时候,所拥有的优势不仅仅是利润上的“大头”,更多还体现在控制力上。

它可以选择将技术授权给你,又可以在关键时刻形成技术垄断和技术限制,比如芯片;它可以选择在这个国家设置代工厂,也可以随时将代工厂搬离,比如前段时间美国很多代工厂搬到了越南、印度和泰国,甚至当美国失业率上升,劳动力成本下降的时候,美国政府还可以软硬兼施将它们召回本土。

更加可怕的控制力在于,它们掌控了行业的话语权,可以以“权威”的姿态去对同行产品发表评价,甚至制定标准。

中美制造业对比——美国制造业产值降低的真实原因
因此,在聊到制造业的时候,或许我们的眼光应该更深入一些,范围应该更广些,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衣服鞋子。

可喜的是,几年前开始,中国制造也看到了这一点,不断进行升级,在进行产品生产的同时注意核心技术的研发。高铁、客机、无人机、工程机械、家电等方面有不断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攻破,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成长,“中国创造”战略逐渐成为主流。

这,才是“实体经济”更为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