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系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随想和随笔,耕耘为一块自留地,送给自己,奉给天地,结识一起同行的伙伴们。。。
个人资料
博文
(2019-11-29 02:20:09)
梭坡古雕堡群无系之舟,2019。11。29我们2015年春天的旅行总是透着幸运!无论是天气,计划内的向往,还是计划外的收获!我们就是带着这种幸运走进了梭坡古雕堡群。我们穿过丹巴县城,隔河张望了在对岸山上的古雕堡群,太吸引人了!我们决定过河走进眼前这个古山镇。过了河之后却是再也无路可循,几条所谓的路充其量也就是在山边开出来的一条大大小小的碎石覆盖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1-28 18:19:32)
(2)甲居藏寨,藏族和木雅民居无系之舟,2019。11。29要看农耕藏族的生活,可以说在丹巴的甲居藏寨和这一带藏区还保持的较真实!我们是在2015年五一节下午进的村庄,很快看到从许多旅游者的照片上看到的画面。整个山坡上,绿色树海中,以白色为基调的五彩的藏居散落在从山顶到山脚的斜坡上,袅袅的炊烟从房顶上升起,一片祥和,宁静。。。尽管是这种事先看了多次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1-25 04:59:47)
川西行趣事(I) 无系之舟,2019。11。25 因网络的飞速发展,我正感到世界越来越小的时候,川西之行却让我一下又感到世界其实依然很大,。。。2015年,我和丈夫及两个朋友,四个人一起开车行驶了15天,但看看地图上,只是画了很小很小的一个圈儿,只有一千多公里,当我们要真正去感知这个世界时,世界变的真大! (1)磨西小镇 磨西小镇是中国海拔最低的(3800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11-23 01:32:56)
各类神的保佑? 无系之舟,2019。11。23 这样一个小庙,任何人看了都不会忘记! 我称之为小庙的地方座落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旧而简陋的单元建筑的三层楼上。一进门,在狭窄的通道一转弯,一块巨大的红布扑面而来。。。打开红布联,啊,是上百个大大小小,做工粗糙,色彩斑斓的各式人物雕塑,房子的窗被遮挡上了,天花板上昏暗的灯光,有几只电蜡烛稀疏插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1-21 01:52:22)
命算得出来吗?无系之舟,2019。11。21最有趣的两次被拉去算命是大师不给算!在纽约时,一个要好的台湾朋友,1949年,她是母亲怀她八个月时,随曾是留学日本的抗战将领的父亲奔上了逃难的路。。。她在台湾是个小学教师。父亲竭尽全力将她送到美国,一家安定而快乐。因为父亲对日本餐饮的喜爱,她开了一家很好的日餐厅,曾很旺盛。十年后,父亲去世,不幸的是她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19-11-19 01:10:06)
讲课和做饭(2) 2011.8.31落笔太平洋西海岸,西雅图 2019.11.17修改南太平洋东海岸,悉尼 说到做饭,就比做老师的过程轻松了,我曾一向认为我的做饭是无师自通.我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到北京和父母团聚后,小学,中学都是在学校吃饭为多,文革中怎样吃的饭我根本不记得.最开始做饭是有点惊险的,因为是先要偷厨房钥匙…..那是在西藏的部队农场,每天的劳动之后,我们这些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11-18 04:40:02)
讲课和做饭(1) 2011.8.31落笔太平洋西海岸,西雅图 2019.11.17修改南太平洋东海岸,悉尼 我常常对朋友开玩笑说,对于我来说世间有两件事最容易,一是做饭,只要有东西做;另一是讲课,只要脑子里有话可说.这或许是在我师大读书四年以及过后职业生活得到一点智慧的积累。 说到讲课,就要从在1977年高考,在北师大读书,继而在四川一所大学当老师和如今云游四方的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我经历的柏林墙倒塌前后和所认识的奔向自由的人们,2019。11。17柏林墙倒塌的瞬间,人们只向一个方向的奔跑,真正明白为什么是在离开中国之后。1986年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去探访在西德的一所大学里做访问学者的先生。几个月后回国,一点不想翻看旅行日记,也没有愿望谈起,更没有愿望象当时的访问学者一样上台去讲国外的见闻,因为没有勇气说自己真实的见闻,思考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9-11-15 04:15:58)
可敬的读者们,我总在习惯性地写什么,但只是写给自己和天地。就是作为以往的科普领域,也在五年前决定不再继续出版作品。十月中从东欧回来,一直有一种不同于以往这些年旅行的异样的感觉。纪念柏林墙倒塌30年的11。9也许是“催化剂”,让我在拿起笔后,再次有了和同行的伙伴们交流的渴望,于是,就是你们所看到的以上三篇旅行随笔。感谢上天的眷顾,出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从曾经是兄弟的几个国家归来(III)2019。11。13往昔旅行的BB到此次兄弟国家的几个民俗房东毫无疑问,今天遍布世界的“民宿”是起源于欧洲后在北美兴盛了的“B.B”(为Bed&Breakfast的缩称),为自由行的人们提供早餐和睡觉的地方。有点遗憾的是,在约十年前,这种方式的住宿原有的味道已经不翼而飞了,商业的乐曲完全重新演绎了这类古老的情调!说起来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21]
[22]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