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闲人西游记 巴黎圣母院 卢浮宫博物馆

打印 (被阅读 次)

         巴黎圣母院  卢浮宫博物馆

 

      第二天上午,我们沿着协和广场行走一段路,右转进入杜乐丽花园。如今外出旅游,最不受待见的就是花园,因为住家的小区,奇花异草多得是,乔木有许多都是珍贵树种,没必要在花园里耽搁时间。又走了好几百米,大儿子指着前面一个建筑群说那儿就是卢浮宫,但我们现在不进去,先去巴黎圣母院。

      在卢浮宫门口,我们又向右转,穿过一条宽马路,见到了波光粼粼的塞纳河。赛讷河宽窄恰到好处,没有圣马可广场前的威尼斯运河宽,也不像苏州河那样窄。河水清澈,水的清洁度达不到威尼斯大运河,但比苏州河要好。只是河谷较深,但沿河边都修建了宽宽的人行道。河面上游船较多,两岸满是大型建筑,几乎都是巴洛克风格,宏伟、热情、奔放,巴黎的浪漫,在塞纳河两岸尤为显著。

      沿河行走一公里多路,经过桥梁,便进入一个小岛(西岱岛),西行几百米,终于看见巴黎圣母院。见到巴黎圣母院的瞬间,我本渴望的热情骤然冷落下来。它没我想象的那样高大雄伟瑰丽,而是灰苍苍的,几近破旧,加之它附近都是一些古老的发黑的建筑,形成了阴森神秘甚至略有恐怖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中世纪,即便是在费拉拉,也没这种感觉。如果拿一个物体来比喻巴黎圣母院,似乎可以用塞纳河边流浪老汉这句话。

       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我心仪之地,几曾暗想如果到巴黎,第一时间就去观赏。之所以产生这种思想,是因为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我曾买过这本书,好像是贵州出版社出版的,翻阅几次竟没读完,可见翻译之烂。令我对巴黎圣母院感兴趣的是1956年让·德拉弄瓦导演、吉娜·劳洛勃丽吉达扮演艾斯米拉尔达的电影,以及相关评论。电影中,巴黎圣母院的雄姿在我心中记忆尤深,不能否认,那时没机会亲眼目睹异域建筑,所见的全部是画片或摄影作品,摄影师怎么展示,就会在心中留下印象。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进去了,哪知道,里面的场景带来的却是震撼。整个大堂朴素、严整、肃穆。许多道垂直的线条,给人以高山仰止的感觉,彩色玻璃的大窗户和梦幻天般的藻井,闪透着神秘莫测的信息,天国仿佛近在咫尺。和一路上所见的文艺复兴时期所建的华丽得臃肿的教堂相比,宗教气氛更浓,更具摄魂效果。

      巴黎圣母院是当今西方世界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哥特式建筑,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人看着哥特式建筑的旷世之作。它始建于1163年,直到1345年方才建成,拖延了近二个世纪。它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此时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了。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 年书出版后,在社会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工程持续了23年。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主持修复的大匠重新诠释的。

      参观巴黎圣母院,如果能知道下列历史知识,应当对游览心情大有裨益:

      * 西岱岛是巴黎的市中心。历史上,巴黎就是从西岱岛开始的,这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凯撒一世时期,这个小岛当时的名字叫吕岱安,属罗马帝国的高卢省。罗马人在这里修道路,挖水渠,筑宫殿,建医院,当然还有神庙。为纪念最早在此生活的西哥特人祖先——巴黎希人,凯撒皇帝下令给罗马高卢总督,将这个岛改名巴黎。

      * 1455年平反圣女贞德诉讼。民族女英雄贞德为法国领兵征战大获全胜,但后来被出卖,遭火刑处死。多年后圣母院教会予以平反昭雪,举行平反仪式,在院内竖立贞德的雕像,从此后人尊称为"圣女贞德"。

      *1804年12月2日教皇披耶七世莅临加冕拿破仑帝王。

      *1944年8月26日在圣母院里举行巴黎解放纪念典礼。

      *1945年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

       *1970年11月12日在此举行戴高乐将军的国葬。

 

 塞纳河

塞纳河

巴黎圣母院

下两图为巴黎圣母院内景

      参观完巴黎圣母院,我们原路回走,来到卢浮宫。

      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根据什么标准?是建筑面积、还是馆藏数量?不得而知。但我认为在这些博物馆的展品差不多都是掠夺的结果。以大英博物馆而言,日不落帝国时期,是他们的骄傲,在当今,则是他们的耻辱。祖上曾当过强盗,子孙后代脸上无光,只要女史箴图和从王道士手中骗走的敦煌书卷还被英国人当成宝贝收藏,英国人就还是被钉在耻辱柱上。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等6个门类。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馆内有一百多个宽敞且富丽堂皇的展厅,许多展厅四壁及顶部都有精美的壁画及精细的浮雕。

      卢浮宫原本是皇宫。喜爱艺术的皇帝,每每将自己珍爱的文物收藏其间,这些文物有的是买来的,也有的是搜刮来的。其中对卢浮宫藏品增加贡献较大的是弗朗西斯一世、亨利四世和路易十四。他们经常购买名人画作,其中包括达芬奇伦勃朗等人的作品,其中包括《蒙娜丽莎》。

      使得卢浮宫藏品飞量增加的是拿破仑。对拿破仑来说,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拿破仑在这座建筑的外围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强了宫殿的两翼,还在竞技场院里修建了拱门,拱门上的第一批雕刻马群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上取下来的。拿破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装饰卢浮宫,他把欧洲其他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艺术品搬进了卢浮宫。拿破仑不断地向外扩张,并称雄于欧洲,于是几千吨的艺术品从所有被征服的国家的殿堂、图书馆和天主教堂运到了巴黎。拿破仑将卢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巨大的长廊也布满了他掠夺来的艺术品。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后,被抢的意大利人、德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来到卢浮宫,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这不是全部,不知道什么原因,仍然有许多他掠夺的艺术品被留在了卢浮宫。

      我们走到卢浮宫广场,看到这是一栋三层U形建筑,华人引以为傲的金字塔在主门前面。其实,华人根本没必要为贝聿铭骄傲,他是美国人,华裔不是值得国人骄傲的理由。如果以此类推,北京的大裤衩是谁的骄傲?又是谁的羞耻?掌握媒体的公知和一些掌握权力的精英,他们喜爱用后殖民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和当今社会现实,目的很明显,无非是通过歌颂所谓的自由,歌颂腐败透顶的民国,歌颂汉奸(诸如胡兰成、张爱玲、周作人之类),来从侧面否定当今。郭沫若和胡适,邓稼先和杨振宁,我们应当赞扬谁?这本是一塘清水,却被公知和精英们搅混了。在公知们的眼中,胡适几乎成为共和国的教主,而杨振宁则成为清华的镇校之宝。

      走进展厅,发现这儿和佛罗伦萨的乌菲兹、学院博物馆以及梵蒂冈博物馆不同的是,卢浮宫博物馆的展厅非常宽敞,展品间距大。游走其间,轻松爽快。由于连续数日行走于著名博物馆之间,审美稍有疲劳,加之展品都是法文说明,许多展品不明就里、不明出处。因此就直奔镇馆三宝而去。

     最先见到的是《蒙娜丽莎》,大失所望。幅面不大,距离较远,看起来和印象派作品差不多。至多到此一游吧!

      断臂的维纳斯以及无首的胜利女神,值得细细欣赏。

      其他的如埃及馆也值得一看。

      值得欣慰的是,在卢浮宫我没见到抢来的中华文物,看来八国联军中的法国人不太爱抢劫。或者是抢了却不愿拿出来。

      行文到此,不得不说一句题外话。记得2014年,我和老伴以及孙女去参观位于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家博物馆,对里面的展品之多、档次之高尤为感慨,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应当有这样的文物。遗憾之处是,为建新馆,停馆很长时间,也花了许多钱,据说还请了德国人参与,但整个展览馆建造和装修得还不如建国初期修建的上海展览馆(中苏友谊大厦),和当今的中国极不相配。看来,扒了重修是早晚的事。

 

卢浮宫入口

卢浮宫入口处底层,不知它和上面的金字塔是否对应?

蒙娜丽莎展厅

维纳斯展厅

维纳斯雕塑前合影

下两图为胜利女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