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见闻 – Salzburg (2)

打印 (被阅读 次)
西方的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宗教决定的,宗教主宰社会的前进,主宰人们的思想行动,也影响着建筑和艺术的发展演变。西方最好的美学艺术殿堂是教堂,泼金洒银,奢华无比。比如罗马的梵蒂冈(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比如巴塞罗那的圣家堂(Familia Sagrada)。哪怕是世界各地久负盛名的博物馆里摆放的精品油画、雕塑、器皿,也大半是从教堂里窃取的宝贝。游了不少欧洲城市,这点算是看明白了,教堂文化是欧洲人文中的人文,核心中的核心。Salzburg附近不仅有非常美丽的风景,作为欧洲宗教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教堂林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洗礼受教。华丽的外表和充实的内涵相结合,这种地方能让人趁兴而来,尽兴而归。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教堂的外部景观和内部装潢有取之不尽的题材,八仙过海就是了。
1. Salzburg众多的教堂里,个人比较心仪Kollegienkirche教堂,这里最开始是为教学建立的。

Salzburg
2. 去的时候天色已晚,进到里面空无一人。欧洲的教堂内部大多晦暗,这里的墙壁却是全白,简朴纯洁,非常独特。前方教堂中间有个圆圈,站在圈心发声,四周有回音,很奇妙空灵。不过纯白色对摄影是一个挑战,想拍出层次感、立体感、轮廓感不容易。

Salzburg
3.

Salzburg
4.

Salzburg
5.

Salzburg
6.

Salzburg
7.

Salzburg
8. Salzburg Cathedral,完成于1628年,替代774年建成并烧毁的Virgil Dom教堂。教堂门前有四个圣徒(Four Saints),St Rupert holding a salt barrel St Virgil with a churchSt Peter with keysSt Paul holding a sword。三个大门分别是the gate of faith the gate of love the gate of hope。教堂里有总主教(prince-archbishops)的起居博物馆Dom Quartier,曾经是Salzburg的统治中心。

Salzburg
9. 进了教堂,这个位置在教堂后面的乐管旁拍的。莫扎特曾经在这里当了两年的钢管乐师,可他最终受到教主们的排挤,离乡背井,客死他乡。

Salzburg
10.

Salzburg
11.

Salzburg
12.

Salzburg
13.

Salzburg
14. 总主教的起居Dom Quartier,里面大部分地方不让拍照。

Salzburg
15. 主教议事厅,Salzburg权力心脏。据说莫扎特小时在这里表演过。

Salzburg
16. St Peter's cemetery里有个小小Abbey

Salzburg
17.

Salzburg
18.

Salzburg
19. 临河Kapuzinerkirche高坡上的小教堂。

Salzburg
20. 旁边的圣母像

Salzburg
21. Linzer Gasse街上的St Sebastianskirche教堂

Salzburg
22.

Salzburg
23. 不让进,将相机伸进去拍,难不倒翻转屏:)

Salzburg
24. 不记得路边哪个教堂了

Salzburg
25. 街头随拍

Salzburg
26. Kapuzinerkirche

Salzburg
27. 呵呵,教堂旁边一景,基本都是女士合影:)

Salzburg
28. 手机夜拍街景

Salzburg
29. 下面两幅图片和Salzburg无关,不喜可跳过。          我对教堂有种特殊的感情,与信教无关。整理这组图片时,忽地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个小教堂,前几年回中国时用傻瓜相机拍的,曾经在里面居住了8年。当年就是在这里考取的大学。教堂是外国传教士建的,解放后为当地医院的一部分,用作居民宿舍。现在其它房屋都拆了,唯有这座教堂被当做历史文物保留了下来,得以瞻仰故居。在我心中,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没有之一。

随县
30. 这是教堂内部。父亲下放五七干校后,我们一家从省城迁来这里同母亲蜗居。这里当时被木板分隔成许多小单间,住了5-6家人。我们刚来时住一间,房间的宽度位于两个条幅之间,3米,长度相当于教友坐的长凳,3米。一家4口就居住在9平方米的斗室之中,加上父亲从五七干校回来探亲,就是5口人了。如何在里面住得下对现代人的想象力是一个考验:)正是在这里我从一个不懂事的顽童成长为一位早熟上进的少年,挑灯夜读,悬梁刺股,逆境而上。窗外是一个非常气派的四层青砖楼,当时为传教士住,后来也改为宿舍。我的一个中学同班同学住在上面,他告诉我,晚上转钟起来解手,常常看见下面这扇窗子亮着灯,能看得见我夜读的影子。家里实在太小,几无插足之地,于是我常常到县城边上的一个桃红柳绿的河边去读书,与鹤鸟河鱼为伍,那读书无用的年代。

            林彪摔死后,过了一段时日单位将紧挨着的左边一间同样大小的房间给了我们,取名“苟安室”。然后就是文革结束,父母地位重新提高,又在左边加了一间。再然后我们全家78年回到了省城,父亲分到了三居室带客厅厨房的单元,单位给装了电话。现在我的住房比这整个教堂大了去了。可是不管以后的日子如何惬意,这个教堂小屋永远难以忘怀,带着甜蜜苦涩的记忆,有钱难买少来贫。教堂庇护了寒士,最困难的时候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当时的几家邻居非常友好,像个小教会互相帮扶。一面整理Salzburg教堂图片,一面胡乱感叹一番,自画一下自己的少年时代。

【七律】读书郎

淫雨秋风侵教堂,剔芯灯爆夜苍茫。胭桃水畔闲云鹤,细柳丛中吟诵郎。

不忘张弓擒大雁,还需敛志刺悬梁。劫波历尽鲲鹏翅,遍地黄花桑梓香。

SuiXian
谢谢观看
[flickr images are scripted by http://yourflickr.daliphotography.de/wxc.php]
蔡田田 发表评论于
暗夜里的温暖,从来让人记忆尤新。喜欢你心中最美的教堂----没有之一
好酒 发表评论于
文明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