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钟爱的一座山---安徽枞阳浮山摩崖石刻

打印 (被阅读 次)
今天凤凰网头条是一则暖新闻---80岁失智老人雪夜失踪,发现时在老伴坟前扫雪http://news.ifeng.com/a/20180109/54946622_0.shtml#p=1
这是我的家乡的一则新闻,很让人感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老人是传统的老人,家乡是传统的家乡。
 
今天的我们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大多对我国古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印象不深,知道的不多。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师事、私淑或服膺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现代。明清五百余年间,古桐城勒记于《明清进士题名碑》上的共有进士300余名。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为什么古桐城这么丁点大的一个县,会孕育出这么个大文化?看过我的帖子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地方风水不错,地杰人灵(你们可以看看地图,长江中下游这种群山飞峙大江边的地方真不多,要知道古代靠水运,长江黄河大运河就是当时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家乡枞阳是古桐城的一半。中国有五岳五湖长江黄河,我们小小的安徽省枞阳县居然也有五山五湖一大江(浮山、白云岩、三公山、岱鳌山和大青山,白荡湖、陈瑶湖、枫沙湖、菜子湖和莲花湖,和84公里的长江...),可以说是我们大中国的一个微缩景观吧。古桐城的另一半桐城市的山水人文也十分丰富,都很美丽漂亮,可以全域旅游,但是太多了说不过来。这里只给大家看看其中一座山的一样东西---摩崖石刻,这一点就很能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生根发展在怎样的土壤里。我的家乡文学戏曲在左,武术美食在右,是汉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地方,欢迎大家有机会的话去我的家乡吃喝玩乐。

浮山是一座沉睡1亿年白垩纪时期的古火山,36岩72洞正符合古代的洞天福地之说。枞阳浮山摩崖石刻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时间跨度大。现已发现唐至民国时期共计483块,其中唐代1块,北宋15块,南宋17块,元代2块,明代87块,清代75块,民国26块,建国后1块,年代不详的有91块,全部是文人墨宝,历时1100余年。像唐代孟郊,宋代陆元钧、宋用臣、杨杰、张同之、孟侯珍,明代雷鲤、王阳明、强存仁、黄辉、齐之鸾、于若瀛、吴应宾、钟惺、林古度、林兆珂、方见、丁铉、刘东星、方大镇、刘汝佳、吴用先、齐鼎名、钱元善、赵鸿赐,清代方以智、戴移孝、江恂、陈度、吴元澄、朱筠、胡传、刘凡、叶酉、程仕、丘五典、朱吾弼,民国方守敦、张淦、汪吟龙等近百位历史名人。有诗词歌赋、景物景观命名、纪事、佛教用语等不同体裁,楷、行、真、草、篆、隶等诸多书体,字字珠玑,笔法万千;篇篇精湛,文华烂漫;内涵丰富,别具风采。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石刻书法艺术宝库之一,堪称“中华文化瑰宝”。字字珠玑,笔法万千;篇篇精湛,文华烂漫;内涵丰富,别具风采。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可是应该去看看。

浮山
唐代诗人孟郊在烂柯石上题的“烂柯亭”

很古以前,有一童儿,上山打柴归来,见两个鹤发童颜、银须拂胸的老人,对坐在此大石上下棋。于是放下柴担,丢下斧头,在此观看。一棋尚未结局,童儿见夕阳西下,转身回家,弯身去拾斧头,谁知斧已锈蚀,柄已腐烂;再去挑柴,扁担和柴俱化成灰烬;回头再望二老者,已不知去向。童儿回到村庄,找不到家门,见不到亲人。原来朝代已改,亲人已故了。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后人认为:童儿所见,乃是南斗、北斗二仙翁。“柯”者,斧柄也。有晓事者将烂斧柄的地点取名“烂柯石”,并建“烂柯亭”。唐朝诗人孟东野在上面刻“烂柯石”三字,并作了一首诗,诗曰:“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变局,万物了皆空”。

宋代陆元钧(陆游的爸爸)题的“陆子岩”。陆游的故事这里也有。
记载各种历史事件的纪事作品。例如,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秋,郑州高僧远禄公来浮山讲佛,著名诗人欧阳修慕名而来与远禄对弈,远禄连胜数局后,即以棋理解说佛教,阐明佛法,欧阳修大为折服,故明官员于若瀛在会圣岩内题刻“因棋说法”4个字,以记其事。
在浮山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会圣岩区域,有石刻210多块,王阳明摩崖题诗石刻,即在此区域的潜龙峡西侧朝阳洞内石壁上。石刻篇幅为长方形,纵163厘米,横150厘米,刻文右起竖式,分6行竖写五言诗2首。其一:“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何时拂衣去,三十六岩栖。”旁置款:“桐城生高上舍来访,谈浮山形胜,书此。阳明山人。”其二:“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期,三十六岩内,惟选一岩奇。”旁置款:“王元卿谈浮山,欣然书此,归见钱素坡,并书此致意,阳明居士。”诗句双钩线刻,落款均为阴刻。初步考证,此刻约题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前后。

枕流岩浩笑廊内,有明书画家雷鲤所题《浮山纪游》诗1首:“已从浮山来,更觉浮山好。万壑染秋云,乾坤怪未了。游人无古今,天风醉花鸟。我欲煮烟霞,呼童拾瑶草。”以诗颂景,脍炙人口,读来使人飘飘欲仙。“共下虚舟墙,收藏浪里人。路通天上眼,石转地中轮。钟鼓生风雨,龙蛇自屈伸。借来庄子斧,削去古今尘。”此五言诗刻在隐贤崖,是明代著名学者方以智、书画家戴移孝等4人联手所作的一首很感人的哲理诗,寓理藏巧,造诣深远。

明代方以智亲题的“行窝”、“吴观我先生指天处”等多块摩崖石刻。

浮山数量最多的则是用2至4字命名景物景观类的石刻。枕流岩下的一条终年不绝的涧水,时而湍急,时而平缓,野趣横溢,因而陡壁之上有明学者赵寿祖题刻的‘枕流岩’和明书法家强存仁亲书的‘九带遗踪’等大字。
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
那时候是安徽江苏合称江南省,还没有安徽省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