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中国计算机之母去世 当年的她是海归美女博士(组图)


2014-08-28 19:08:22 by beijingchina

服务国防建设事业

  计算所在前二十多年里,发展方向和任务十分明确: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制计算机系统,为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服务。在这个发展阶段,研制了几十台计算机,包括高性能通用计算机、各种专用计算机以及各种配套设备,提供给国防部门在研制两弹一星工作当中使用。

  在104机仿制工作后期,于1959年夏,开始了119型通用计算机的自行设计和研制工作。这台机器立足于当时国内的技术条件,用电子管和晶体二极管构成逻辑元件,吸收国外新型计算机设计上的长处,改进了104机编程和使用上的不便之处,着眼于提高机器的实际解题效率。119机在1964年4月研制成功,经国家科委组织鉴定后交付使用。119机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是我国计算机领域里的一项重大创造,它标志着我国自主发展计算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获得过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在119计算机上完成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全国首次大油田实际资料动态预报的计算任务等。

  109丙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台通用大型晶体管数字计算机,其技术指标和主要设备都具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水平。1967年9月研制成功,经国防科委组织鉴定后,交付二机部九院使用。这台机器为九院工作了十五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它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定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国防科委领导誉为功勋计算机。按照国防科委要求,1968年又复制成功一台109丙机,交付七机部使用,机器代号为015机。这台机器在704所运行十六年,工作稳定,总共开机9万多小时,有效机时8万多小时,交机率历年平均90%。它为我国航天战略武器、运载火箭的多个型号从方案设计到定型生产多个阶段的理论计算,提供过大量重要数据和决策依据。015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所最早研制的专用计算机是18010车载数字计算机,用于遥测数据自动记录与处理。1964年研制成功,鉴定后交付七机部一院使用,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奖。

  1966年,研制出了156组件计算机,它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控制导弹弹体的专用机,提供国防部五院(后改为七机部)使用。为了这项任务,1962年在所内成立了专用机和固体电路两个研究室。1965年,中国科学院将这两个研究室由计算所分立出来,与物理所、电子所、应化所、西北计算所、东北物理所等单位的有关研究室合并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学研究所,代号156工程处(开始称计算所二部)。后来迁往陕西临潼,划归七机部,编为771所。

  1967年到1975年,计算所划归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领导,代号为1013研究所,部队番号是京字116部队。这个时期主要是为国防任务研制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其中,为通信兵部研制的五台717型计算机装备了8367部队的地面测控站,在我国早期卫星发射、卫星回收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二机部提供的最后一台通用机是757大型向量计算机。这台机器在1983年通过了由国务院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领导小组组织的鉴定,198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计算所不仅为国防部门提供整机,还研究出了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供国防任务使用。计算所的计算数学研究室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流体力学计算队伍,承担着国防工程和尖端武器研制当中的重要计算任务,研究和应用领域包括:粘性与无粘性高速绕流、内外流场、爆炸波与低速流等。

  他们的计算成果为增强国防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初边值问题差分方法和绕流计算”是一套有独创性的数值方法,在理论上深入研究了方法的数学基础,用此方法为导弹、卫星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计算数据,这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计算

  方法的研究和首次平差计算任务的完成,对我国解放三十年来积累的大量天文、大地、重力等测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和全面整理,为我国空间技术、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测地基础,使我国在大规模天文大地网平差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计算数学研究室(不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测试部分)在1978年由计算所分立出来,划入了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

  计算所为我国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伴随着整机研制任务的完成,科研工作水平显著提高,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数值计算方法、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外围设备、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等学科领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109乙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所整机研制技术已进入第二代;1971年研制成功的111型通用计算机是我国第一批集成电路计算机;1976年交付使用的013计算机综合体现了计算所在第三代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与水平。该机为二机部九院服务了14年,稳定运行时间13万小时以上。1978年,计算所有14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在那段历史时期,为了满足大型高速计算机系统配套的需要,计算所还研制出多种型号的记忆磁心和磁心存储器、浮动磁头磁鼓、不同类型的磁盘机、宽带磁带机、宽行打印机、静电印刷机、控制台、显示器、符合国际标准的五、八单位通用的纸带光电输入机、多种类型的直流稳压电源、不同型号的宽带示波器和取样示波器、八层印制电路板以及高速电流开关电路等。它们在技术水平上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许多设备和部件已由工业部门接产。进入70年代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测试技术在整机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明显效果。编译技术日趋成熟,算法语言被用户广泛使用;在软件技术、工具和开发环境方面取得许多开创性研究成果。在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包括可计算性理论、自动机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程序设计理论等方面,发表过一系列有创见性的论文和专著。特别应该提到的是,60年代前期,冯康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独立于西方创立了有限元方法,方法的创立和应用被公认是二十世纪计算数学、计算力学和工程计算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这项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58年成立的计算所实验工厂为全所科研工作服务了三十多年,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主机和外围设备的生产加工能力,人员编制最多时达500多人。计算所完成的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以及实验设备研制任务和获得的科研成果当中,都包含着实验工厂的贡献。

  从1960年到1966年,计算所在国内招收培养了24名研究生。文革时期招生工作被中断,直到1977年再次恢复。1978年,计算所择优录取了64名首批硕士生,其中41人在国内培养,23人分赴国外的大学和科研单位攻读学位。在国内取得学位的硕士中,约有半数人选择在计算所工作;在国外的留学人员,从1983年起,陆续有人学成回国。在六七十年代,计算所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知名的企业家,有些人还当选为我国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