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重庆街头出现多处庆祝薄熙来生日的标语与宣传单(图)


2012-07-05 14:00:55 by cere401


薄熙来同志的共富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时间:2012-7-6 2:18:55 作者:山顶洞人 来源:大民主促进会

理论创新,按照党的传统,历来是把总的特权,如果把总确实有智慧和实力,自然是兆民之幸,共党之福。如果把总间或缺氧,言不及义,按照通常的潜规则,在下也只能唯唯诺诺,大颂主上圣明了。薄熙来同志作为地方干部,只有执行的份儿,却要做只有最高层才有资格做的理论探讨,岂不犯了官场的大忌吗?相信薄同志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为何薄同志还在不同场合不断的宣传自己的思想呢?这才是真正的“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福祸避趋之”吧。这两句诗用在薄同志身上再好不过。若被汉奸老是引用,汉奸们的大言不惭且先不管;如果诗词的作者九泉有知,也会愤愤不平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应用在社会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核心是社会发展的原理,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原理;而发展的前提又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开始就宣明自己的学说是为最广大的劳苦大众服务的。

马克思根据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此后近一个多世纪的无产阶级斗争实践和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完全的计划经济,并不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最佳良方,反而有可能造成对社会创造力的某种束缚。因此,才有了中国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改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以各种手段,从国企私化,政府工程等方面得到好处。现在,他们还在通过他们在关键位置的代言人,宣传“全盘私化”,以求其集团利益最大,而枉顾普罗的死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论在信仰和实践方面,都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这个时刻,薄熙来同志提出的共富理念,无疑是在迷茫中给人投来一道曙光。虽然此前“共富”的字眼在中共的文件中出现过,但是,把共富思想系统地付诸实践的,把共富理论系统做总结的,只有薄熙来。

薄熙来同志认为,共富不是劫富救贫,共富不是平均主义, 共富是要给绝大多数人公平发展的机会,共富是要使全体人民都能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共富是个动态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也是激励社会发展的动力。国企是共富的社会经济基础,国企、外资和私营要齐头并进。薄熙来同志从理论和实践上尝试解决了社会主义在面临危机时涅槃再生的问题。

薄熙来同志说,“共富”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什么要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只有社会的每个成员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这个社会才有勃勃生机!如果只是一小撮社会集团成员得到发展,永作富贵,甚至不劳而获;其它社会成员只是作为被永久劳役的对象,这个社会还能有充分的创造力吗?这个民族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吗?

薄熙来同志把“共富”理念放在人类制度文明中来考察,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走出一条共富之路,要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这需要多大的理论勇气啊!

其实,共富本来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创立时就打出的口号。并以此为号召,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劳苦大众进行了不懈的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现在开放的条件下,面对许多诱惑,许多共产党人对自己的价值理念反而缺乏自信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除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条敢毫不动摇以外(或许因为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吧),其它都是言必称“接轨”。他们忘记了自己立党时的誓言,忘记了自己应该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对西方的一些文明垃圾顶礼膜拜,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甚至于鱼肉人民,成为腐败分子——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再赘述。

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共富,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显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薄熙来同志认为,共富也是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如果没有社会消费能力的相应提高,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社会再生产则可能无法继续,这就是西方的所谓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吧。

这里有一个问题,在真的经济危机到来时,是急穷人之所急,先提振穷人的消费能力呢,还是努力创造更“高端”的消费产品,促进富人的“消费”呢?而我们的许多化解“危机”的方法,似乎是使富人更富有,穷人更穷了。结果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更深重了。三个代表,首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的要落到实处,何其难也。

薄熙来同志试图探索一条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什么是民生导向?看看当时重庆的一些具体做法就很好理解了。“五个重庆”,无一不是围绕民生展开;修公租房,更是使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石。我想,是否可以用一句简单而又带点时髦词汇的话来概括民生导向:就是GDP增加,老百姓的民生福利也同步增加。既然薄熙来同志在重庆倡导和探索民生发展导向,我想现实中必然存在非民生优先的发展导向。

有没有呢,俯拾皆是。让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中国许多地方修铁路似乎不是为了解决百姓的出行难,而是为了追求“高精尖”,本来两地已有城际铁路了,有高速公路了,为了“再缩短行程二十分钟”,还要规划所谓磁悬浮。如此置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于不顾,花费数百亿以上,其边际效益到底有多大?不是浪费钱吗?百姓认可吗?投资不少,GDP 也将增加不少,百姓的福利能增加多少?

还有中国电信业的分家改革。以前十三亿中国人只需承担一家电信网络成本,现在要承担三家电信网络成本。中国电信业的GDP成长三倍,这只是消费者老百姓的负担增加三倍,单位国企资产的利润变为原先的三分之一。GDP增加,并没有带来国民福利的增加。这不是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民生导向的典型例子吗?

想想重庆能让国企分出三成利润服务民生,成为第三财政,中国电信业的现状是多么令人深思啊!

2010年中国联通还出现亏损呢!

薄熙来同志以自己卓越的思想智慧,以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以一颗服务普罗大众的拳拳之忠,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